13亿招标引爆核聚变市场,七家企业争夺订单,万亿产业暗流涌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23:08 1

摘要:11月12日,合肥物质院在政府采购网挂出四份核聚变项目招标公告,总预算近13.45亿元。项目包括液态包层氚提取、内燃料循环等四大系统,都是核聚变反应堆的关键环节。其中三个涉及氘的利用,说明这次招标重点在解决氚燃料提取难题。

11月12日,合肥物质院在政府采购网挂出四份核聚变项目招标公告,总预算近13.45亿元。项目包括液态包层氚提取、内燃料循环等四大系统,都是核聚变反应堆的关键环节。其中三个涉及氘的利用,说明这次招标重点在解决氚燃料提取难题。

招标文件显示,四个系统共同构成核聚变核心燃料循环体系。液态包层负责“造氚”,内燃料循环负责“用氚和循环”,安全系统则要全程控制放射风险。这些技术突破意味着中国可控核聚变离实用又近了一步,预计2027年能实现发电演示。

这次有资格参与竞标的国内企业仅7家,全是行业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国光电气生产过ITER计划所需的偏滤器组件,杭氧股份为核聚变装置提供低温制冷系统,四创电子曾中标托卡马克电源模块。

多家公司三季度机构持仓数据透露端倪。国光电气获北上资金连续加仓,社保基金买入杭氧股份超千万股。久立特材股东名单里出现五个社保组合,显示资金对这批企业的长期看好。

技术层面,可控核聚变材料突破是关键。钨基偏滤器和高温超导带材国产化率已超96%。比如斯瑞新材研发的铜合金材料用于核聚变核心部件,王子新材薄膜电容配套磁体电源系统。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零件,实际关系到反应堆能否稳定运行。

招标结果直接影响企业未来几年业绩。前三季度亏损的国光电气,机构预测全年盈利有望翻倍。久立特材营收增长36%,净利润同步上升,显示订单落地带来的现金流改善。

值得关注的是,核聚变商业化进程正加速。EAST装置刚刷新长脉冲纪录,BEST装置计划2027年发电演示。多家券商报告指出,未来五年内全球核聚变领域投入将达万亿规模,这次招标不过是开端。

七家企业背后是政策与资本的双重推动。国家将核聚变列为能源安全战略,社保基金、养老金持续增持相关股票。这些动作释放明确信号——谁能拿下这13亿订单,或许就是下一个十年能源赛道的领跑者。

来源:嘿嘿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