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明珠这半年来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应酬,几乎不出府门。外头的流言渐渐平息,人们开始谈论别的新鲜事——比如太子如何独宠柳良娣,如何为她破例许她参与政事,如何与皇上屡次争执。
下篇
第三章 宫宴风波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深秋。
沈明珠这半年来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应酬,几乎不出府门。外头的流言渐渐平息,人们开始谈论别的新鲜事——比如太子如何独宠柳良娣,如何为她破例许她参与政事,如何与皇上屡次争执。
这一切,沈明珠只当耳旁风。
直到中秋宫宴,她不得不再次踏入那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宫中张灯结彩,歌舞升平。沈明珠坐在女眷席中,安静地看着场中表演,偶尔与身旁的郡主命妇们寒暄几句。
“明珠近日可好?”长公主关切地问。
“劳殿下挂心,一切都好。”她微笑回应,举止得体,无可挑剔。
席间不少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她,带着好奇与怜悯。她都坦然受之,仿佛那些目光与她无关。
直到太子与柳莺莺入场。
顾昭衍一身杏黄朝服,俊朗依旧,眉宇间却添了几分沈明珠不熟悉的温柔。他小心搀扶着柳莺莺,后者腹部已明显隆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众人起身行礼。
沈明珠随着众人拜下,目光平静无波。
“平身。”顾昭衍抬手,目光扫过席间,在沈明珠身上顿了顿,很快移开。
柳莺莺却笑着走向女眷席,特意在沈明珠面前停下:“沈姐姐,许久不见。”
沈明珠微微颔首:“柳良娣。”
“姐姐何必如此生分?”柳莺莺亲热地去拉她的手,“我一直惦记着姐姐,总想着什么时候能请姐姐入宫一叙。”
沈明珠不动声色地抽回手:“良娣厚爱,不敢叨扰。”
柳莺莺还要说什么,顾昭衍已走过来:“莺莺,该入席了。”
他看向沈明珠,眼神复杂:“明珠……近来可好?”
“劳太子殿下挂心,一切安好。”她行礼,规矩周全,却也疏离冷淡。
顾昭衍眼底闪过一丝失落,扶着柳莺莺转身离去。
宴至中途,沈明珠离席透气,漫步至御花园中。秋夜凉风拂面,带来阵阵桂花香气。
她站在一株金桂下,仰头望月。月圆如盘,清辉遍地,却照不亮人心深处的角落。
“明珠。”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
她身形微僵,缓缓回身行礼:“太子殿下。”
顾昭衍站在几步外,月光将他身影拉得修长。他看着她,眼中情绪翻涌:“你非要如此与我生分吗?”
沈明珠垂眸:“礼不可废。”
“我知道你怨我。”他上前一步,“这半年来,我没有一日不在后悔。”
她抬眼看他,忽然觉得有些可笑:“殿下后悔什么?后悔求得圣上退婚?还是后悔与柳良娣相识?”
“我……”他语塞。
“殿下既已做出选择,就不该再说后悔。”她语气平静,“柳良娣身怀六甲,殿下该好生照顾她才是。”
顾昭衍苦笑:“莺莺她……与我想象的不同。她单纯率真,不懂宫中规矩,时常惹母后不快。若是你……”
“殿下,”沈明珠打断他,“人不能什么都要。您选择了赤诚真心,就该接受它的不拘小节;若选择规矩方圆,就该忍受它的刻板无趣。这世间,从无两全之法。”
他怔怔看着她,仿佛第一次认识她一般。
曾经的沈明珠,从不会用这种语气与他说话。她总是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仿佛没有脾气。而今夜的她,冷静理智得让人心寒。
“若我后悔了呢?”他低声道。
沈明珠笑了,那笑容在月光下美得惊心,也冷得刺骨:“殿下可听说过一句话?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她施了一礼:“臣女告退。”
转身的刹那,她脸上的平静终于出现一丝裂痕。
十五载情谊,岂是轻易能放下的?只是她比谁都清楚,破镜难重圆,覆水难再收。既然他选择了别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保留最后的尊严。
刚回到宴席,便见一片混乱。柳莺莺倒在顾昭衍怀中,面色苍白,裙摆上染了一片暗红。
“传太医!快传太医!”顾昭衍厉声喝道,打横抱起柳莺莺,匆匆离去。
经过沈明珠身边时,他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中有慌乱,有焦急,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众人都窃窃私语起来,目光不时瞟向沈明珠。
长公主轻声道:“明珠,你方才去了何处?”
沈明珠坦然回视:“御花园赏桂。”
“可有人证?”
她微微一笑:“殿下是怀疑我?”
长公主叹了口气:“不是本宫疑你,只是这当口……你还是早些回府为好。”
沈明珠施礼告退,面色如常。
出宫路上,知书低声道:“小姐,柳良娣她……”
“与我们无关。”沈明珠淡淡道。
马车行至半路,忽然被拦下。东宫侍卫包围了马车,赵风的声音在外响起:“沈小姐,奉太子之命,请您回宫问话。”
知书脸色煞白:“小姐,他们不会是怀疑您吧?”
沈明珠平静地整理了一下衣袖:“清者自清。”
第四章 牢狱之灾
沈明珠被软禁在东宫偏殿。
柳莺莺小产了,太医诊断是中了毒。而所有证据都指向沈明珠——她离席的时间与柳莺莺中毒时间吻合;她在御花园中无人作证;更致命的是,在柳莺莺的酒杯上,发现了沈明珠的指纹。
“我没有碰过她的酒杯。”沈明珠面对顾昭衍的质问,只有这一句话。
顾昭衍面色疲惫,眼中满是血丝:“明珠,我知道你恨我,但莺莺腹中的孩子是无辜的。”
沈明珠看着他,忽然觉得无比可笑:“殿下以为,我会为了报复你,去害一个未出世的孩子?”
“证据确凿。”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她淡淡道。
顾昭衍沉默良久,道:“在查清真相前,只能委屈你了。”
沈明珠被移往大理寺监牢。
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她抱膝坐在草垫上,望着高处那小窗透进的月光。
她想起很多年前,她和顾昭衍偷偷溜出宫玩,在京郊迷了路。那时也是这样的夜晚,她害怕得直哭,顾昭衍握着她的手说:“明珠别怕,有我在,绝不会让你受委屈。”
而今,让她受尽委屈的,正是他。
第三日夜里,牢门忽然打开,一个披着斗篷的身影悄然入内。
来人掀开兜帽,露出柳莺莺苍白的脸。
“沈姐姐,别来无恙?”她微笑着,哪还有半分病弱之态。
沈明珠平静地看着她:“柳良娣身子恢复得真快。”
柳莺莺轻笑:“自然,因为我根本不曾有孕。”
沈明珠瞳孔微缩:“你说什么?”
“从一开始,就没有孩子。”柳莺莺抚着自己的腹部,“那不过是一点药物造成的假象,为的就是今日。”
“为什么?”
“为什么?”柳莺莺笑容转冷,“因为我要彻底毁掉你在他心中的位置。只要你在,他就永远忘不了你。哪怕他选择了我,心里也永远有你的一席之地。”
沈明珠难以置信地看着她:“就为了这个,你不惜假孕,不惜服毒小产?”
“值得。”柳莺莺眼中闪着疯狂的光,“如今证据确凿,你百口莫辩。昭衍再爱你,也不会原谅你害死他的‘孩子’。”
“你疯了。”
“我是疯了!”柳莺莺逼近一步,“从我看到他书房里藏着的你的画像那一刻起,我就疯了!他嘴上说爱我,可睡梦中唤的都是你的名字!沈明珠,你凭什么?就凭你有个好出身?”
沈明珠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柳莺莺,你可知你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是什么?”
“是你费尽心机,却只得到一个心里装着别人的男子。”她轻声道,“而我,早已不屑要了。”
柳莺莺脸色骤变,扬手便要打她,却在半空中被人抓住。
“住手!”
顾昭衍站在牢门外,面色铁青。他身后跟着沈丞相和几位朝中重臣。
“殿、殿下……”柳莺莺吓得魂飞魄散,“您怎么……”
“我怎么来了?”顾昭衍眼中满是痛楚与失望,“若不是赵风发现你偷偷出宫,我竟不知你如此恶毒!”
原来,赵风一直对柳莺莺心存疑虑,暗中调查,发现了她假孕的证据。今日见她偷偷出宫,便知不妙,急忙禀报了顾昭衍。
真相大白,柳莺莺被押回宫软禁。顾昭衍想要扶起沈明珠,她却避开了他的手。
“明珠,我……”他喉结滚动,眼中满是悔恨。
沈明珠看向父亲:“父亲,女儿想回家了。”
沈老丞相老泪纵横:“好,好,我们回家。”
经过顾昭衍身边时,他拉住她的衣袖:“明珠,再给我一次机会。”
她轻轻抽回衣袖,没有回头。
“殿下,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第五章 岁岁长相见
一年后,北境大捷,镇北侯世子陆沉舟凯旋回朝。
宫宴上,皇上论功行赏,问陆沉舟要何赏赐。
年轻的将军单膝跪地:“臣别无他求,只求陛下赐婚,求娶沈相千金沈明珠。”
满殿哗然。
顾昭衍手中酒杯猛地一顿,酒水洒了满手。
皇上看向沈丞相:“沈爱卿意下如何?”
沈丞相笑道:“小女的婚事,但凭她自己做主。”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席间一直安静坐着的沈明珠。
她缓缓起身,行礼:“臣女愿意。”
陆沉舟是她儿时玩伴,后来随父镇守北疆,一别十年。这半年来他回京述职,数次邂逅,他的心意她看得分明。
他不像顾昭衍那般热烈张扬,他的爱是沉默的守护。会在她咳嗽时默默递上披风,会在雨天提前备好伞,会在她父亲病时寻来良药。
经历过惊涛骇浪,她才懂得细水长流的美好。
顾昭衍猛然起身:“父皇!”
皇上看了他一眼,淡淡道:“太子有何事?”
他看着沈明珠,她站在陆沉舟身边,般配得刺眼。那一刻,他忽然明白,他永远地失去了她。
“儿臣……恭贺沈小姐与陆将军。”他艰难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刀割在心上。
沈明珠微微颔首:“谢太子殿下。”
婚期定在三月后,正是海棠花开时节。
出嫁前夜,沈明珠在院中整理旧物,无意中翻出一个木匣。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顾昭衍这些年送她的礼物——泥塑的小人,褪色的红梅,泛黄的信笺……
一件件,都是年少的欢喜,也是成长的代价。
她拿起最上面那方帕子,上面绣着那首《长命女》:“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如今看来,竟是如此讽刺。
她将木匣合上,交给知书:“烧了吧。”
知书惊讶:“小姐,这些都不要了吗?”
“不要了。”她望向窗外明月,“人总要向前看。”
翌日,沈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沈明珠凤冠霞帔,由兄长背出闺房。经过前厅时,她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角落。
顾昭衍穿着常服,远远望着她,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痛楚。
她微微颔首,便转开目光,走向那个等在门外的男子。
陆沉舟伸出手,小心翼翼地将她扶上花轿,动作轻柔得像对待稀世珍宝。
起轿时,一阵风吹起轿帘,她看见顾昭衍仍站在原地,目光追随着花轿,仿佛要將她的身影刻进骨子里。
她放下轿帘,遮住了所有过往。
街角处,一个形销骨立的身影望着远去的迎亲队伍,痴痴地笑着。那是柳莺莺,她被废去良娣之位后,就疯了。
“殿下,你看,桃花开了……”她喃喃自语,伸手去抓空中的花瓣。
顾昭衍站在原地,久久不动。
赵风低声道:“殿下,该回宫了。”
他望着那远去的红色队伍,轻声道:“赵风,你说,若是当初……”
若是当初没有跪在宫门前求退婚,若是当初能看清自己的心,若是当初能多信她一分……
可惜,这世间从无若是。
他想起那日在牢中,她说的那句话:“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原来,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是一生。
花轿中,沈明珠握紧手中的苹果,听着街上的喧闹声,忽然觉得内心平静。
曾经她以为,失去顾昭衍就像失去了全世界。如今才明白,那不过是一场成长的代价。
她掀开盖头一角,透过轿窗看见陆沉舟骑马的背影,挺拔如松。
前路还长,但好在,有人愿与她同行。
春日的阳光透过轿帘洒进来,暖意融融。
她轻轻哼起那首童谣:“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这一次,她相信,会实现的。
来源:阎紫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