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市·彭泽县,说点儿您不了解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6:53 1

摘要:晨雾未散,长江水裹挟着湿润的气息轻抚彭泽岸边,龙宫洞的钟乳石在光影中若隐若现,狄公楼前的广场上,非遗《赶野猫》的鼓点正敲响——这里是江西九江彭泽县,一座将山水灵秀、历史厚重与烟火气完美交融的宝藏小城。2025年,彭泽以“文旅融合”为笔,绘就了一幅“江湖交响”的

晨雾未散,长江水裹挟着湿润的气息轻抚彭泽岸边,龙宫洞的钟乳石在光影中若隐若现,狄公楼前的广场上,非遗《赶野猫》的鼓点正敲响——这里是江西九江彭泽县,一座将山水灵秀、历史厚重与烟火气完美交融的宝藏小城。2025年,彭泽以“文旅融合”为笔,绘就了一幅“江湖交响”的新画卷,吸引着八方来客。

山水奇观:自然与人文的对话

彭泽的“豁达”,始于天地馈赠。龙宫洞,这座亚洲罕见的水旱溶洞群,以1600米长的地下暗河与千姿百态的钟乳石闻名。洞内四季恒温18℃,石笋如林、石幔垂帘,宛如《西游记》中的东海龙宫。游客乘船穿越暗河,听水滴敲击岩壁的清脆回响,感受“别有洞天”的奇幻。洞外,玉壶洞的旱洞奇观与玉仙洞的幽深险峻,更添探险趣味。马当炮台则诉说着历史的慷慨悲歌。抗战时期,这里曾是长江要塞,三座炮台与百米战壕遗址静立山巅,与山下“纵囚墩”(狄仁杰释放囚犯处)形成时空对话。登高远眺,长江如带,昔日的烽火狼烟已化作今日的青山绿水,唯有石阶上的青苔诉说着沧桑。

文化浸润:千年文脉的现代重生

彭泽的“豁达”,藏于文化传承。狄公楼与五柳书院,一武一文,遥相辉映。狄仁杰纪念馆内,VR技术还原“除夕释囚”的仁政场景,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五柳书院内,陶渊明手植的菊花与《归去来兮辞》的竹简相映成趣,书院定期举办“开笔礼”“诗词雅集”,孩童诵读经典的声音与江风共舞。非遗文化更添烟火气。国家级非遗《彭泽板龙》舞动时,百米板凳龙穿梭古镇,龙身镶嵌的LED灯带在夜色中流光溢彩;《小姑与彭郎》实景演出中,渔家姑娘与石矶孤山的传说被赋予新生,观众乘船穿行芦苇荡,与“彭郎”共赏“江上明月共潮生”。

舌尖乡愁:美食里的慢生活哲学

彭泽的“豁达”,凝于一碗烟火。清晨的好吃街,蒸米粑的米香与锅贴的焦脆交织成晨曲。现磨米浆在竹匾上蒸成半透明粑皮,裹入萝卜丝、豆角或鲜肉,咬一口,软糯中带着田野的清香。彭泽鲫鱼更是“江湖一绝”——野生鲫鱼经古法糟制、柴火慢炖,肉质细嫩如豆腐,佐以彭泽老酒,鲜得让人直呼“巴适”!美食背后是生态的馈赠。太泊湖的活水养殖、雷峰山的有机茶园、棉船镇的万亩油菜花海,彭泽坚持“生态优先”,让每道菜都成为自然风物的诗行。游客不仅能“吃”,还能参与“做”:在蔓谷田园体验古法磨豆腐,在湖西村学做“小姑粑”,将乡愁打包带回家。

未来可期:文旅融合的彭泽答卷

2025年,彭泽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70亿元,文旅项目总投资突破50亿元。绿发观光园二期、归园田居民宿集群等新业态落地,让“农文旅”深度融合;全国“乡村网红”走进彭泽直播带货,带火“彭泽鲫”“雷峰茶”等地理标志产品;龙宫洞景区的4D探险项目、狄公楼的沉浸式剧本杀,更让传统文化“破圈”吸粉。“我们不做‘流量网红’,要做‘长红经典’。”彭泽县文旅局局长王筱娟说。这座城,正以陶渊明的淡泊、狄仁杰的担当、陶博吾的洒脱,在文旅融合的赛道上,书写属于江西的“豁达”新篇。

从龙宫洞的奇幻光影到狄公楼的仁政回响,从蒸米粑的烟火温情到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彭泽用山水、历史与美食,编织出一张独特的文旅名片。这里,既有“江湖襟带”的壮阔,也有“小城故事”的细腻。若你想寻找一处既能触摸千年文脉、又能安放乡愁的地方,彭泽,定不负此行。

来源:砚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