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售卖6万多份海底捞代金券被判赔30万,海底捞:加大对“黑灰产”的治理力度,顾客需警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4 21:49 1

摘要:消费者购买代金券后,在海底捞门店就餐时,拍下付款码,联系朱某的网店,客服便可以使用朱某控制的海底捞会员账号进行付款,同时使用该会员账号的代金券。因此,消费者能以较低的价格就餐。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法院作出了一项民事判决,朱某因在网上销售海底捞代金券,并为消费者低价代付订单,构成不正当竞争,被判赔偿海底捞经济损失30万元。

余杭区法院出具的民事判决书显示,2023年3月起,朱某在海底捞直播间等官方平台购买了100多张不同类型的代金券,随后,在网上开设店铺售卖这些代金券。

消费者购买代金券后,在海底捞门店就餐时,拍下付款码,联系朱某的网店,客服便可以使用朱某控制的海底捞会员账号进行付款,同时使用该会员账号的代金券。因此,消费者能以较低的价格就餐。

而根据海底捞会员规则,朱某控制的会员账号在支付完消费者的就餐订单后随即获得“捞币”,当“捞币”达到一定数量便可以兑换新的代金券。朱某即可通过售卖这些由“捞币”兑换的代金券获得收益。

法院认定,朱某从亲友处搜集了二三十个海底捞会员账号进行运营,并在网店中售卖这些账号拥有的代金券,其网店销量超过6万。

法院认为,朱某通过订单代付行为,将本应由消费者登录的会员账号,变更为由其所控制的会员账号获取、集合并利用捞币的行为,降低了海底捞会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海底捞的正常经营,侵害了海底捞的合法权益。判决朱某赔偿海底捞经济损失30万元。

11月14日,海底捞相关方面就此案回复九派新闻,近年来,海底捞持续加大对“黑灰产”的治理力度,并通过多渠道提示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优惠活动权益,警惕“低价券”“代付”等风险。

去年5月,海底捞发布的《关于禁止黑灰产不正当牟利,维护顾客权益的声明》,对违规擅自出租、出售会员权益等进行不正当牟利的行为,公司将采取冻结/封禁账号、平台投诉、法律追责等举措,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掌握滨州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