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郓城 邻里沐新风——文化社区建设绘就城市幸福底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21:16 1

摘要:秋日午后,郓城县河东新村文明实践广场上的暖阳正好,孩子们在新建的儿童乐园里尽情嬉戏,笑声如银铃般清脆;东城社区书院内,十几位老人正屏息凝神地练习书法,墨香与茶香交织弥漫;不远处的舞蹈室里,一群中年人正跟着专业老师练习交谊舞,欢快的节拍传递着生活的热情……这样的

秋日午后,郓城县河东新村文明实践广场上的暖阳正好,孩子们在新建的儿童乐园里尽情嬉戏,笑声如银铃般清脆;东城社区书院内,十几位老人正屏息凝神地练习书法,墨香与茶香交织弥漫;不远处的舞蹈室里,一群中年人正跟着专业老师练习交谊舞,欢快的节拍传递着生活的热情……这样的生动场景,如今在郓城县已随处可见。一座座文化书院正成为社区居民“愿意来、留得下、还想来”的精神栖息地。

▲书画爱好者在东城社区文化活动室里练习

从“空间再造”到“情感共鸣”:文化阵地成为社区“新客厅”

“以前总觉得文化活动是‘阳春白雪’,离我们普通居民很远。现在好了,社区书院就在家门口,活动丰富多彩,邻里关系也变得更融洽了。”家住东城社区的李阿姨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共同感受。这一深刻转变,源于郓城县对社区公共空间的系统性重塑与创新实践。

郓城县通过实施“空间微更新”计划,系统盘活闲置公共用房、小区边角地等“沉睡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了7处功能复合、特色鲜明的社区文化空间。唐塔社区将闲置用房改造为集阅读、舞蹈、书画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书院”;盛平社区把旧仓库升级为配备专业器材的社区健身房;河东新村则利用闲置空间创建了兼具展示与体验功能的“非遗工坊”,让传统技艺在社区重焕生机。

▲唐塔社区唐塔商城小区读书阅览区

在空间改造过程中,郓城县坚持“既要面子美,更要里子活”的理念。以东城社区悦府书院为例,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文化综合体,创新规划了“朝阳厅”“暖阳厅”“夕阳厅”等六大功能区域,精准对接上班族、银发族、少年族的差异化需求,并实行“朝九晚八”的弹性开放制度。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文化空间真正实现了从“物理叠加”到“功能共生”的质变。

▲东城社区悦府书院

如今,这些精心打造的文化空间已成为居民“抬脚就能到、来了不想走”的社区“第二客厅”,完成了从单纯的物理空间到情感联结空间的深刻转变,成为社区凝聚力生成的重要载体。

从“独奏曲”到“交响乐”:多元主体共谱文化新篇章

文化社区要保持持久活力,关键在于激发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变“旁观者”为“参与者”。郓城县通过机制创新与平台搭建,成功将文化建设的“独奏曲”演绎为多元主体参与的“交响乐”。

在“郓育心灵”直播间里,心理教师张培忠正在录制亲子沟通课程。“通过直播间与家长们分享教育心得,既发挥了我的专业特长,也让更多家庭受益。”张老师的这番话,正是郓城县“社区文化合伙人”计划的生动写照。目前,全县已建立完善的“文化书院师资库”,吸纳各类文化能人、专业人才78人,组建了书法、舞蹈、声乐等12支文化团队,形成了扎根社区的文化生力军。

▲“‘郓’育心灵——中小学生共上心理健康直播课”现场

与此同时,郓城县创新“流动课堂”服务模式,推动专业力量下沉,统筹县文化馆、图书馆、老年大学等专业资源,选派28名文化指导员定期进驻社区,开展艺术辅导与团队培育。在此基础上推出的“文化点单”服务,通过社区网格员、楼长等渠道收集居民需求,实现“按需配菜”,彻底改变了以往“我送什么你听什么”的单向供给模式,形成了“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精准服务新格局。

▲“喜文乐郓·阅享经典”文化社区暑期合作人系列课程走进中央悦府

在培育本土文化品牌方面,郓城县充分挖掘各社区历史文脉和地域特色,打造了东城社区“邻里节”“艺暖周末”、唐塔社区“唐韵歌声”“剪绘唐塔”、八里河社区“悦动沙湾”等21个特色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从最初的几十人参与发展到每场吸引数百人,形成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互动”的生动局面。

从“服务供给”到“幸福共生”:文化治理浸润日常见实效

文化建设的深远意义,在于让居民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郓城县推动文化社区建设,其核心是要让文化的力量渗透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实现从“服务供给”到“幸福共生”的升华。

在唐店新村的“美德信用积分超市”里,居民刘女士正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积累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参加活动既能丰富生活,还能赚积分换东西,真是双赢!”她高兴地说。这套融入日常的“美德信用积分”体系,将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社区治理的行为量化存储、兑换激励,目前参加居民超600余人次,成为社区治理的“隐形引擎”。

▲唐店新村“美德信用积分超市”

更令人欣喜的是,文化正在成为促进社区和谐的“润滑剂”。各社区在文化空间内设置的“居民议事厅”,让社区事务在温馨的氛围中共商共议;针对特殊群体开展的“文化暖心”行动,让独居老人、残疾人在文化活动中找到归属感;通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传统文化成为连接邻里情感的纽带。

▲乐园社区“我们的节日·元宵”文明实践活动

“现在社区不仅环境变美了,更重要的是人心更暖了。”王沙湾社区老党员王大爷感慨道,“通过一起参加活动,邻居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互助,真正体会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

来源:菏泽广电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