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要丰产,冬剪是关键!如何正确冬剪?早剪好,还是晚剪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8:56 1

摘要:俗话说:“果树不修剪,来年果子少;冬剪如施肥,剪好胜追肥。”冬季修剪,是果树管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剪对了,树势健壮、通风透光、花芽饱满,来年果满枝头;剪错了,轻则减产,重则毁树。

俗话说:“果树不修剪,来年果子少;冬剪如施肥,剪好胜追肥。”冬季修剪,是果树管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剪对了,树势健壮、通风透光、花芽饱满,来年果满枝头;剪错了,轻则减产,重则毁树。

可是,很多果农对冬剪是又爱又怕——知道它重要,但又拿不准到底该怎么剪。尤其是关于修剪时间,是早点好还是晚点好?众说纷纭。今天,咱们就一次说清,带你掌握冬剪的核心要领!

冬剪,不是随便剪掉几根枝条那么简单。它是在果树休眠期进行的一次大手术,目的是调整树体结构,平衡营养,为来年的高产优质打下坚实基础。

调控树势,平衡营养。果树生长一年,会生出许多无用的徒长枝、竞争枝和过密枝。这些枝条不结果,还跟结果枝争抢阳光、水分和养分,就像家里有几个“只吃饭不干活”的闲人。冬剪就是把这些“闲人”请走,让养分集中供给给能结果的花芽和结果枝。

改善光照,提升果品。果树有“无光不结果”的说法。枝条太密,内膛叶子见不到光,无法制造养分,花芽分化就差,结的果也着色不均、糖度低。通过冬剪打开光路,让树冠里外都能见到阳光,果子才能结得多、长得甜、颜色好。

优化结构,减轻病害。密闭的树冠不通风,湿度大,容易滋生病虫害。冬剪后,树体通风透光,湿度降低,像褐斑病、腐烂病等病菌就失去了温床。同时,合理的树体结构也能提高抗风抗压能力,避免结果多了劈裂大枝。

因枝条过密导致的病虫害-黑斑

因枝条过密导致的病虫害-白粉病

这是冬剪最大的争议点。有人说“入冬就可以就剪”,有人说“发芽前剪就行”。其实,这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要看你的地区、树种和修剪目的

优点:此时树体完全进入深度休眠,营养已回流到主干和根系。此时修剪,对树体的营养损耗最小,剪口不易受冻,且能促进来年春梢萌发,树势长得旺。

缺点:如果冬季气温过低,剪口愈合慢,有受冻风险。对于葡萄等伤流严重的果树,剪得太早,来年春天一升温,伤口会像开了水龙头一样“流伤”,浪费营养,削弱树势。

适用:北方寒冷地区,应在最严寒期到来前完成修剪。主要用于树势较旺,需要促发新枝的年轻果树。

优点:此时树液即将开始流动,剪口愈合最快,不易感染病菌,也能很好地避免冻害。对于判断花芽质量非常有利,能精准保留饱满花芽,实现看花修剪,避免误剪

缺点:树体储存的营养已开始向枝条顶端输送,此时修剪会损失部分已输送的营养。

适用:南方温暖地区或北方开春后。特别适用于树势弱、需要复壮的的老树,以及葡萄、核桃等易发生伤流的树种。

核心结论:对于大部分落叶果树(苹果、梨、桃等),“宁晚勿早”是更稳妥的原则。建议在果树萌芽前4-6周进行,具体时间请参考当地物候期。

记住一句农谚:“春剪树要哭,冬剪树要笑”,这里的“春剪”指的是发芽后修剪,营养损失大,应尽量避免。

该从哪下手?哪些该留?哪些该剪?理论懂了,具体怎么操作?记住这五个步骤,你也能成修剪高手。

第一步:绕树三圈,做到心中有“树”。别上来就动剪子。先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仔细观察树的整体结构,分清哪些是主干、主枝、侧枝和结果枝组,找到明显的病虫枝、枯死枝(表皮皱缩、无光泽)和过密大枝。在枝条基部做简单标记(如系红绳),避免修剪时遗漏。

第二步:先大后小,这一步要优先解决骨架问题,这叫“开天窗”,是解决光照问题的根本。下手要狠,但要保证剪后整体结构平衡。

目标枝型:重点疏除交叉枝(两枝交叉摩擦,易形成伤口引发病害)、重叠枝(上下枝重叠,下部枝光照完全被遮挡)、反向枝(与主枝生长方向相反,破坏树体平衡)。一般每棵树一次疏除1-2个大枝即可,最多不超过3个,避免过度修剪导致树势衰弱。

第三步:去坏留好,清理“门户”。毫不犹豫地剪掉所有病虫枝、干枯枝、细弱枝和风折枝。这些是病虫害的大本营,必须彻底清除,带出果园集中烧毁。

第四步:疏密透光,精剪枝组。在结果枝组层面,要遵循“去直留斜,去强留弱,去远留近”的原则。疏除过密的背上直立旺枝(徒长枝)、背下弱枝,以及过密的侧生枝,使枝条分布均匀,间距保持在20-30厘米为宜。

第五步:回缩复壮,更新换代。对于过长、过弱、结果能力下降的衰老枝组,要进行回缩修剪,找到其下部一个强壮的分枝处进行短截,刺激萌发新的健壮结果枝,实现枝组的更新换代。

怎么剪没有固定,核心逻辑是“勘察-定骨架-清杂枝-优枝组,结合果树的品种和树势灵活调整

需剪掉的树枝(上图红色线条部分)

徒长枝:长势过旺、直立且消耗大量养分,会挤占结果枝的空间和资源,需修剪。直立枝:与主枝生长方向冲突,易造成树冠内部密闭,影响通风透光,应剪。干生枝:从树干直接长出,如果位置不合理会破坏树体结构,需处理。平行枝:与其他枝条平行生长,会导致枝条间竞争养分、光照,保留一条即可,多余的剪掉。下垂枝:长势衰弱,结果能力差,可以修剪。内生枝:长在树冠内部,光照不足,难以结果,可以修剪。腹枝:长在主枝腹部,易造成枝条过密,影响通风透光,可根据情况修剪。孽枝:从根部或树干基部萌发的无用枝条,消耗养分,必须剪掉。

误区一:重剪就是大丰收? 错!过度短截和疏枝,会刺激树体在春天爆发大量徒长枝,这些“水条子”只长叶不结果,反而消耗大量养分,导致果少质差。修剪量一般不超过全树枝量的30%。

误区二:剪子消毒没必要? 大错!修剪工具是传播腐烂病、溃疡病等病菌的主要途径。每剪完一棵树,尤其是病树后,必须用酒精或开水对剪子、锯子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误区三:留桩有利愈合? 这是老观念了。修剪时一定要平切、贴根,不留短桩。因为留下的短桩不会愈合,只会慢慢干枯坏死,成为病菌入侵的门户。正确做法是从枝条基部的“轮痕”处或与母枝平齐的下刀。

准备一套好工具,能让修剪事半功倍。

修枝剪:用于剪断直径2厘米以下的枝条,要求刀口锋利。高枝剪:用于修剪高处枝条。手锯:用于锯除粗大的枝干,锯口要平整光滑。果树修剪神器

剪后护理:对于直径超过2厘米的剪口、锯口,务必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或防腐涂料,封闭伤口,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菌侵入。这是很多人忽略但极其重要的一步!

最后总结:果树冬剪,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时间上把握“宁晚勿早”,操作上牢记“因树修剪,随枝作形”。别怕剪错,敢于动手,多观察,多总结,你也能成为冬剪行家。

来源:李三十的农情笔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