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哪是采访,简直是大型职场尴尬现场!”11月1日Self-Portrait的直播中,41岁的朱珠身着金色针织长裙优雅端坐,可对面00后主持人翁青雅的操作,却让全网观众看得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这哪是采访,简直是大型职场尴尬现场!”11月1日Self-Portrait的直播中,41岁的朱珠身着金色针织长裙优雅端坐,可对面00后主持人翁青雅的操作,却让全网观众看得脚趾抠出三室一厅。
忘词卡壳、抢座失礼,全程像被老师点名的“学渣”,反倒是被“刁难”的朱珠,用全程微笑hold住场面。网友怒赞:“这才是大女人的体面,对比太惨烈了”。
一场原本常规的品牌直播,意外演变成了全网关注的“社交灾难现场”,也引发了对流量与专业关系的深思。
直播开场即暴击,朱珠主动开门后,翁青雅未做任何寒暄便径直走入房间,将嘉宾留在门口。朱珠疑惑地望向工作人员询问“后面有人吗”,这一画面成了热议焦点。
如果说抢座是“小失礼”,那正式采访时的表现直接让直播弹幕炸了锅。
翁青雅拿着话筒半天说不出完整句子,要么两字一蹦,要么盯着提词器卡壳。原本该流畅的提问,变成了“嗯…那个…朱珠老师…您…觉得”的破碎表达。
更尴尬的是,她将品牌名“Self-Portrait”念错,把“解构主义”误读为“解狗主义”。她的提问局限于“今天穿得美吗”等浅层话题,导致多次冷场。
据统计,短短10分钟内她竟出现11次卡顿、5次道歉,工作人员不得不介入救场。
翁青雅并非普通网红,去年参加《心动的信号7》时,她靠着 “顶级白富美”人设圈粉,被观众称为“恋综白月光”。
她的教育背景也相当亮眼,本科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主攻媒体与传播,后又在伦敦艺术大学获得传媒硕士学位。
但光鲜的学历未能转化为现场的专业表现。
直播中,她几乎犯了每一个专业主持人不该犯的错:没有提前做功课,不清楚活动流程;串词既不承上也不启下,现场气氛全靠尴尬支撑。
作为伦敦艺术大学传媒学院的毕业生,翁青雅的提问全程卡顿、忘词,说到品牌理念的时候,活脱脱被老师抽查背书的样子。
事件发酵后,翁青雅于11月2日发布道歉声明,称因“太激动太紧张”导致失误,并用网友批评玩梗:“大家以后觉得自己闯祸了可以看看翁青雅的探访”。
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被指缺乏诚意。
相比之下,朱珠的应对被赞为“教科书级救场”。面对翁青雅那句“闯祸了”的自嘲式道歉,朱珠只用一句“没关系,早就翻儿啦”轻轻带过,既给足了对方面子,又没让场面陷入二次尴尬。
在直播现场,朱珠全程没黑脸、没摆谱,坐姿端正、笑容得体,连眼神都没露半点不满。当主持人卡顿时,她甚至主动接过话头引导话题:“你是想问我对这身礼服的搭配想法吗?”
一捧一托之间,优雅与局促的反差感拉满。
Self-Portrait中国运营方歌力思集团不得不公开回应,承认“这次事件让我们深刻反思,品牌在活动流程管理与执行细节上存在明显不足”。
这并非Self-Portrait第一次陷入争议。早在半年前,一位小红书博主吐槽品牌5000多元连衣裙“伸手就崩扣”的视频获得了400万次浏览,31.8万点赞,直指其设计缺乏实用性。
从品牌战略看,Self-Portrait对歌力思至关重要。2025年前三季度,该品牌收入4.24亿元,增速19.36%,是集团增长最快的品牌,毛利率高达80.4%,位居歌力思旗下所有品牌首位。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詹军豪分析,轻奢品牌的核心资产是“专业形象”,但直播翻车暴露的不专业,损害了品牌赖以生存的“精致调性”。
翁青雅的翻车并非偶然,而是行业现状的缩影。
在流量至上的当下,品牌活动、晚会盛典、综艺节目,都宁愿请艺人、网红、品牌代言人上去说两句,也不愿再花钱请一个真正懂控场、懂节奏的专业主持。
如果说过去当主持人是要过“三关”:表达、控场、临场应变,那现在似乎只剩下一关,会说话。
好的主持人,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无论是品牌发布会还是颁奖典礼,主持人的控场力决定了观众的体验上限。
一个冷场能否被化解,一个意外是否能被优雅地衔接,一个嘉宾是否被衬托得得体,这些细节,流量艺人很难做到,但专业的主持人一定手拿把掐。
这场直播最让人心堵的,从来不是翁青雅的尴尬,而是镜头外那些被忽略的普通人和被轻易浪费的机会。
翁青雅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她随口应付的20分钟直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她一句云淡风轻的“太激动太紧张”就能翻篇,自嘲几句就妄图化解所有问题。
屏幕外是小心翼翼不敢犯错的打工人,一次小小的失误,可能就意味着错失晋升机会,甚至丢掉工作。
职场终究是公平的。职场中那些靠背景上位的同事,或许能一时得势,没有能力的他们却很难走远。
就像资源咖可以靠背景抢占C位,但永远赢不了尊重,他们能浪费一次机会,却不能次次都靠别人兜底。
直播翻车事件后,有爆料称,该主持岗位原本由专业主持人竞选。品牌方为追求流量效应,忽视翁青雅毫无主持经验的硬伤,选择了有流量的综艺嘉宾。
然而,流量可以制造一时的热度,却无法支撑长久的发展。
朱珠用20年的职业生涯证明,真正的体面从不是靠身份压人,而是在突发状况里守住专业底线。相比之下,翁青雅的“慌”,源于对“主持人”身份的准备不足。
在这场流量与专业的博弈中,观众用脚投票,表达了对“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期待。
来源:米奇回来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