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的天津刚飘起零星寒意,家长群里的“请假条接龙”就先火了——和平区、南开区多所学校的班级突然停课,空了半排的课桌、暂停的社团活动,这波甲流咋来得这么猛?
11月的天津刚飘起零星寒意,家长群里的“请假条接龙”就先火了——和平区、南开区多所学校的班级突然停课,空了半排的课桌、暂停的社团活动,这波甲流咋来得这么猛?
要知道,学校停课可不是“拍脑袋”决定。天津市教委早有明确规矩:班级单日新增感染超5人,或一周累计超10人,就得启动临时停课,通常3到5天评估复课。这就像给病毒传播装了个“应急闸”,用最短时间切断链条,总比看着感染人数往上涨强。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美团健康防护指引显示,天津甲流指数较上一周猛增158%;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更直观,北方流感阳性检出率从第41周的3.5%,一路飙升到第44周的17.5%。虽然天津本地监测的ILI百分比(流感样病例百分比)是4.16%,略低于4.40%的季节基线,但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三毒并行”,医院里不少重症患儿都是多种病毒同时感染,这事儿真不能掉以轻心。
其实从11月初开始,官方就一直在“敲警钟”。11月4日,天津卫健委开冬季健康发布会,明确主力毒株是甲型H3N2,预计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进入高峰;11月7日,市环境气象中心和儿童医院联合发预警,说7日到12日是4级中低风险,13日后要升到3级中风险;到了11月10日,疾控局直接把流感分级从I级提到Ⅱ级,各部门防控节奏明显加快。
为啥今年甲流这么“凶”?关键是主力毒株换了“班底”。去年天津流行的是H1N1,今年换成H3N2,咱们身体里的免疫记忆对它没啥用,感染人数自然容易上去。而且这病毒专挑孩子和老人“下手”,5到14岁群体在学校里感染率尤其突出,孩子一旦中招,高烧来得又快又猛,几小时就能窜到39-40度,退下去没多久还可能反弹,喉咙痛、干咳、肌肉酸痛跟着来,年纪小的娃还会没胃口、恶心呕吐,别提多遭罪了。
医院最近也忙得脚不沾地。天津儿童医院优化了就诊流程、加了药品储备,但还是有家长说,孩子高烧时难挂到号。其实这时候大家别都往一个诊室挤,分流有序才能让真正急需的孩子尽快看上病,毕竟“扎堆焦虑”解决不了问题。
这会儿肯定有家长问:停课会不会影响学习?家庭该咋防护?别慌,学校早有安排——停课期间线上教学接上,校园消杀同步做,复课按班级评估,就是要让孩子离开高风险环境,却不耽误学习节奏。家里防护也不用搞“花里胡哨”的,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非必要聚会先缓一缓,勤洗手、多通风、规范戴口罩,孩子有症状早去医院,这些“老办法”反而最管用。
还有些网传消息得辨辨真假:说部分孩子出现罕见并发症,没权威机构的确诊数据支撑;说停课要持续到高峰结束,也不符合官方说法,临时停课一般就3-5天;说H3N2变异了,权威部门也没发布相关监测结论。咱们别被没根据的传言带偏,“不信谣、不传谣”才是帮自己省心。
医护人员反复提醒,流感疫苗是预防的好办法,不少家长已经通过“天津预防接种”公众号预约了。毕竟孩子免疫系统没发育好,感染甲流后可能发展成肺炎、脑炎等并发症,疫苗能实实在在降低重症概率,老人也一样适用,花点时间接种,换个安心多值啊。
老话常说“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现在天津正处于流感活跃期,11月10日到16日活动水平还会比较高。学校按规则快速处置,家庭用常识稳住节奏,医疗系统靠流程承接需求,这三方拧成一股绳,再凶的甲流也能被拆解得“可控可防”。
其实冬季流感每年都来,但今年的情况确实更复杂些。可复杂不代表失控,只要咱们相信权威发布、跟着明确规则走,少点扎堆聚集,多些防护习惯,就能让孩子少遭一次高烧罪,让家里的生活节奏少被打断。等这波高峰过去再回头看,你会发现,此刻的谨慎克制,都是在为安稳的日子铺路。
我可以帮你将这篇文章调整成适合朋友圈传播的短文案,方便你分享给身边有孩子的家长,需要吗?
来源:陆祎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