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00万?我一个月才六千,他一场球就顶我十年。”上周六,凤凰山外,卖烤苕皮的大姐把这话甩给排队进场的球迷,没人接茬,但大家都听进去了。同一天,俱乐部小会议室里,徐正源的经纪人把三年长约、年薪翻倍、转会一票否决权并排铺在桌上,像摆了三颗朝天椒,辣得财务总监直搓
“800万?我一个月才六千,他一场球就顶我十年。”上周六,凤凰山外,卖烤苕皮的大姐把这话甩给排队进场的球迷,没人接茬,但大家都听进去了。同一天,俱乐部小会议室里,徐正源的经纪人把三年长约、年薪翻倍、转会一票否决权并排铺在桌上,像摆了三颗朝天椒,辣得财务总监直搓手。
成都人不怕辣,怕的是辣完还胃痛。账本上明晃晃写着:工资已占营收六成,再抬就踩红线。红线那头,是隔壁武汉三镇的前车之鉴——去年他们给外教开到顶薪,结果母公司地产暴雷,工资差点发不出,最后教练组连夜打包走人,留下一地碎掉的亚冠梦。蓉城管理层把这份旧闻打印出来,没夹任何批注,只是放在谈判资料最上面,像火锅店里默默递来的唯怡豆奶:解辣,不劝,你自己体会。
可球迷不买账。3.8万人把凤凰山吼成地震带,第四名的旗帜刚挂上看台,谁舍得摘?数据网站WhoScored刚把蓉城中场转换速度标成联赛第三,直播弹幕刷疯了:徐教练别走!但他们不知道,直播镜头扫不到的地方,俱乐部小店一天才卖出17条围巾,而海港同款能卖170条。热情很满,钱包很瘪,这就是成都足球的B面。
有人支招:学鲁能,签“1+1”,成绩达标自动续约;学浙江,把一半薪水换成票房分成;甚至学英超,拉本地啤酒品牌做“主教练奖金池”,销量达标教练就抽成。方案一箩筐,核心却只有一个——得让成都人觉得“值”。800万不是不行,得拿奖杯、拿门票、拿周边来换,不能像前些年某些队,砸钱买热闹,热闹散了一地账单。
谈判桌上,徐正源没拍桌子,只把笔记本往前推了一寸,上面用红笔圈着:伤病率降28%,青年队四人上一队。意思是,我不仅带了分,还带了人。管理层没点头,也没摇头,只回赠一份新的商业计划书:明年衍生品目标占比提到15%,主教练形象授权分成另算。算盘珠子噼啪响,像火锅里涮到第七秒的毛肚,火候刚好,谁也不先动筷。
走廊尽头,梯队小孩在等签名,他们不关心年薪,只想继续跟韩国教练练传控。保洁阿姨路过,嘀咕一句:“反正我工资涨不涨,就看你们踢不踢得赢了。”话糙,却把整件事压回了地面——足球归根到底是一桩城市合伙生意,有人出吆喝,有人出钞票,有人出腿脚,盈亏都得算在明处。
天色晚,谈判灯还亮。成都的夜风吹不散麻辣味,也吹不散这场冷静又滚烫的拉扯。一边是烟火气,一边是资产负债表,像鸳鸯锅,红汤翻涌,白汤稳沉,哪边先溢出来,都得有人关火。至于最后签几年、签多少,外人急不得,成都人自己晓得:火锅七上八下,第九秒夹起的毛肚,才最对味。
来源:友爱麻酱h4vuWT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