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这几年在国家安全上动作不少,2024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公布了新一轮通缉名单,这次针对六名已经跑到海外的反中“乱港分子”,每人悬赏100万港元。
香港这几年在国家安全上动作不少,2024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公布了新一轮通缉名单,这次针对六名已经跑到海外的反中“乱港分子”,每人悬赏100万港元。
名单上有钟剑华、钟翰林、刘珈汶、何良懋、郑敬基、张晞晴,这些人涉嫌的罪名主要是煽动分裂国家罪、颠覆国家政权罪,还有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
警方说,这些人虽然逃到国外了,但还在通过社交媒体、视频节目,继续散布“分裂言论”,联络外国政要,搞一些危害香港稳定的活动。
通缉令一发出去,就通过国际渠道传到海外,呼吁全球知情人士提供线索,抓捕他们。
钟剑华是1958年出生,早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当助理教授,主要搞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参与过不少民意研究项目。
后来他跳槽到香港民意研究所做副行政总裁,继续设计问卷,解读公众意见。2021年,他离开香港去了英国,在那边通过社交平台和媒体发布针对香港的言论,被指涉嫌煽动分裂。
钟翰林2000年出生,是“学生动源”前召集人,这个组织以推动香港独立为目标。他从青少年时候就活跃在街头集会,分发宣传材料,号召年轻人参与激进行动。
2020年,他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捕,获释后马上潜逃到英国,在海外建新团体,发视频文章,继续鼓动“分裂”,涉嫌煽动分裂和颠覆政权。
刘珈汶1993年出生,当过黄大仙区议员,本来处理社区事务,但同时卷入反中活动,组织示威,联络海外团体。
2021年,她去英国,通过社交媒体发针对香港政府的言论,被指煽动分裂。
何良懋1954年出生,早年在香港媒体圈混,当过《亚洲周刊》创刊编辑,后来移居加拿大,做广传媒行政总裁,利用媒体平台报道香港事务,采访海外人士讨论相关话题,被指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
郑敬基1972年出生,是前无线电视台艺员,演过不少剧集,有点知名度。后来他创办“香港台”节目,当主持人,邀请嘉宾聊时事。
2021年移居英国,继续运营网络节目,采访反中人士,被指煽动分裂和勾结外国势力。
张晞晴2005年出生,还在高中就参与街头活动,后来加入“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做成员。2021年去英国,通过基金会和社交平台发言论,被指煽动分裂。
这些人背景不同,有学者、艺人、学生、媒体人,但共通点是逃到海外后没停手,继续从事被指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同一天,香港特区政府还刊登宪报,把许智峯、郭凤仪、袁弓夷、郭荣铿、许颖婷、邵岚、蒙兆达七人列为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潜逃者。
政府对他们施加措施,包括撤销护照及其申请资格,禁止提供资金、财产处理,冻结他们在香港的资产。这些人之前已经被通缉,这次是加码限制他们的活动空间,避免他们用资源继续搞事。
政府说,这一切都符合《香港国安法》,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稳定,不会因为他们跑到国外就放过。
通缉令一出,国际上很快就有了反应。短短四天内,加拿大、欧盟的27国加上美国,总共29国先后发声,谴责香港的行动,试图给这些“乱港分子”撑腰。
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在12月24日发声明,说香港当局的做法是“威胁”、恐吓加拿大人,还把那些通缉对象说成是为民主和人权发声的。
加拿大有两名公民在名单上,何良懋和郑敬基都在加拿大,所以他们反应特别快,要求香港撤销通缉令。
欧盟有官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香港的通缉行动加重了他们的担忧,损害香港作为国际商业中心的吸引力。这代表了欧盟27国的立场,很快就扩散开来。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在12月26日或27日发布了书面声明,称香港的通缉是跨国镇压,“威胁”到“美国主权”和“全球人权”。
他们还说,不会容忍这种做法。这些国家看起来协调一致,想逼香港和中国大陆让步,放过这些潜逃者。
其实这些回应不是孤立的,背后有政治算计。
加拿大和美国有不少香港移民和活动人士,他们用民主人权当幌子干预中国内政。欧盟也跟着掺和,担心香港法治影响他们的商业利益。
但说白了,这29国就是想通过联合施压,搅浑水,支持那些“乱港分子”继续活动。他们的声明很快就传开,媒体大肆报道,试图制造国际舆论压力。
中方对这些施压一点没退让,马上就一一回击,立场很坚定。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了回应,指出加拿大对香港正当执法说三道四,是赤裸裸的政治操弄和虚伪双标,强调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干涉。
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也发声明,说香港是法治社会,警方对逃到海外从事反中乱港活动的人员执法,顺应民意,合理合法,敦促欧盟停止为这些分子撑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2月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直接回应相关提问,她说个别国家就香港警方执法行动说三道四,是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要求他们尊重中国主权和香港法治。中国不会容忍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内政。
这些回击迅速传播开来,显示中方寸步不让,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依法行事。
这件事的深层意义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长治久安。如果纵容这些海外势力抱团施压,影响香港法治,那香港的稳定就麻烦大了。
中方拒绝妥协,就是为了守护香港的和平,避免那些“乱港分子”借外国势力搞乱香港。
那些通缉对象虽在海外,但护照被撤,资金被禁,活动空间越来越小。国际上那些撑腰的国家,其实自己也有类似通缉和制裁措施,却对香港双标,这暴露了他们的虚伪。
2025年2月份,香港法院就下令没收部分潜逃者的财产,包括银行存款和房地产,避免资产转移。
7月25日,香港警方国家安全处又公布悬赏“红色通缉”19名涉嫌干犯香港国安法罪行的人士,这些人涉嫌在境外筹组、成立或参与名为“香港议会”的颠覆组织。
其中9人包括袁弓夷、何良懋、霍嘉志、蔡明达、陈丽珍、冯崇义、龚小夏、吴文昕及曾伟藩,每人悬赏100万港元。
另外10人是钱宝芬、夏海俊、侯中宇、何永友、姜嘉伟、林千淦、吴文君、黄振华、黄修和及张信燕,每人悬赏20万港元。
警方说,这个“香港议会”组织试图颠覆国家政权,他们通过选举成立所谓议会,宣誓就任,散布分裂言论。法院发了拘捕令,通缉令又发往海外。
这次通缉引发更多国际回应。英国谴责香港警方通缉这些海外港人,说这是跨国镇压。
七国集团在8月9日发了联合声明,批评香港行动,但中方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回应,敦促有关国家和机构停止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强调香港执法合理合法。
中国外交部还说,美西方无权对中国香港内政置喙。
这些嫌疑人现在面临全球追捕,护照无效,资金冻结,无法自由活动。像罗冠聪在2025年9月试图入境新加坡时,就被移民局扣留几小时后遣返。
香港社会在这些措施下保持稳定,国家安全法发挥作用,避免外部势力干扰。
这系列事件反映出香港在国安法框架下追责的决心,不分境内境外。那些“乱港分子”以为跑到国外就安全了,但通缉令和措施让他们日子不好过。
29国的撑腰,看起来声势大,但中方回击有力,维护主权不妥协。
香港从乱到治的过程,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现在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大家日子过得踏实多了。那些海外势力想搅局,但事实证明,没那么容易。
参考资料:
1、外交部:有关国家应当停止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张目 中国青年报 2024-12-25
2、中方回应欧方官员涉港言论 敦促停止为反中乱港分子撑腰张目 中国新闻网 2024-12-28
3、个别国家对香港通缉外逃反中乱港分子说三道四,外交部: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澎湃新闻 2024-12-25
来源:古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