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说董宇辉英语差发音怪,“每一句都有严重语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7:03 1

摘要:“董宇辉口语翻车”那条热搜挂了一整天,点进去最热的评论只有七个字:李阳又出来咬人。

“董宇辉口语翻车”那条热搜挂了一整天,点进去最热的评论只有七个字:李阳又出来咬人。

11月8号,李阳在河北一个封闭营里,对着台下三百个嗓子喊哑的中学生说:“直播带货的英语,是麻醉剂。

同一天晚上,董宇辉在卖五常大米,顺口把“cultivate”读成“cultivite”,弹幕刷成一片哈哈哈,他摸摸耳朵:“嘴瓢了,大家别学。

就这么两句话,微博阅读量飙到3.8亿。

有人翻旧账,有人护主播,有人单纯想吃瓜。

可真正刺痛人的,是后面这组数字:

2024年第二季度,整个在线英语市场387亿,新东方在线拿走18.7%,疯狂英语只剩2.3%。

李阳直播间200万人围观,下单的不到两千;董宇辉那边,英语课程销量一个月翻两倍。

流量把“发音对错”拍在沙滩上,先问“你爱看谁”。

李阳不可能认输。

8月3号裁判文书网更新,Kim上诉,家暴案追加女儿伤情鉴定,9月再开庭。

风口浪尖,他还在抖音连麦,一遍遍示范“perfect的p要爆破”,像当年在长城上喊“学好英语,让民族更强大”。

评论区刷“家暴男闭嘴”,他当没看见。

有老学员留言:李老师,我当年被你吼会了音标,现在孩子却只想听董宇辉讲《小王子》。

李阳回了个抱拳表情,没说话。

董宇辉也没赢得多轻松。

2980万粉丝,每天睁眼就是GMV。

团队把“与辉同行”做成独立公司,7月刚拿“年度新锐企业”提名,转身就被写进论文当“知识带货”案例。

可只要镜头一开,他仍得把大米说成诗,把单词读成段子。

读错一个音,黑粉就涌进来:看吧,网红英语。

他只好自嘲:“我本来就是英语老师,不是播音员。

有人把两人剪进同一条视频,左边李阳青筋暴起,右边董宇辉温柔眨眼,弹幕飘过一句话:

一个把英语当武器,一个把英语当毛毯。

其实市场早就给出答案——

2024年,AI口语测评能瞬间给发音打八分九分,线下集训营还在用秒表计时喊口号。

家长不再问“发音标不标准”,而是问“孩子敢不敢开口”。

疯狂英语一天喊破嗓子,销售额抵不过“与辉同行”晚上十分钟的玉米链接。

可事情真的只是“新打败旧”?

北外周教授一句话点破:多元评价体系,重点在“用”,不在“纠”。

换句话说,谁能让普通人把英语用起来,谁就能站着把钱挣了。

李阳不肯认,因为他真的相信“肌肉记忆+爆破音”才是正道;

董宇辉也不敢停,他知道只要一天不讲,流量就去找下一张温柔脸。

屏幕外的我们,其实不关心谁占上风。

大多数人只想在地铁里刷到一条短视频,三分钟学会一句能救命的外卖口语,或者晚上陪娃写作业时,发现那个单词自己居然读对了。

至于是喊出来的,还是哄出来的,真没那么重要。

9月开庭那天,估计又会上一回热搜。

评论区肯定还是两拨人,一拨刷“家暴一生黑”,一拨刷“英语就该吼”。

夹在中间的,是正在偷偷练口语的普通人。

他们点开李阳的视频,跟着吼两嗓子,又溜进董宇辉的直播间,买袋大米,顺手把“cultivate”写进笔记。

第二天醒来,继续挤地铁,继续点外卖,继续把英语当成一把钥匙,而不是一面旗帜。

故事到这儿,胜负已经写在市场报表里,却还没写在每个人的嘴边。

有人问我站谁,我说:

先让舌头敢动,再让耳朵敢听,至于心,爱放谁那儿放谁那儿。

你呢,上一次开口说英语,是吼出来的,还是哄出来的?

来源:@沉默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