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咱老家那村今年乡村振兴省检拿了满分!前几天回去瞅见,以前的破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荒坡沟改成了采摘园,连俺二大爷都学会开直播卖山货了——这变化,搁三年前想都不敢想!今天就给你们唠唠俺村的“满分秘籍”,真不是靠“摆样子”。
家人们,咱老家那村今年乡村振兴省检拿了满分!前几天回去瞅见,以前的破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荒坡沟改成了采摘园,连俺二大爷都学会开直播卖山货了——这变化,搁三年前想都不敢想!今天就给你们唠唠俺村的“满分秘籍”,真不是靠“摆样子”。
先说说俺村的“老病根”哈。以前俺们村是出了名的“穷窝子”:路是“晴天扬灰、雨天粘脚”的土道,年轻人全出去打工,剩下的老人守着几亩薄地,一年到头挣不了俩钱。前年省检,俺村排倒数,驻村书记急得嘴上起泡,说“再这么下去,咱村就真没啥盼头了”。
结果去年开春,书记带着村干部去邻县“取经”,回来就搞了个“三招鲜”:
第一招是“把荒坡变钱袋子”。俺村后有片荒坡,以前没人管,书记找了农业专家来看,说适合种软籽石榴。他牵头搞了合作社,让村民拿土地入股,县里还给了种苗补贴。现在那片荒坡变成了200亩石榴园,今年头茬收了8万斤,直播一卖就空了,俺二大爷光分红就拿了5千块,逢人就说“这荒坡以前连草都长不好,现在成了‘金疙瘩’”。
第二招是“把土路改成‘致富路’”。以前俺们村到镇上得绕10里山路,卖菜的三轮车都不敢开快。去年书记跑了仨月,申请到了“村村通”项目资金,把土道修成了3米宽的柏油路,还安了路灯。路一通,镇上的收购商直接开车到村口收山货,俺婶子家的土鸡蛋,以前得走2里路去集上卖,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卖,价格还涨了5毛一斤——这路不光是“走路的路”,是真真切切的“致富路”啊!
第三招是“把老人变成‘新农人’”。俺村留守老人多,书记联系了县里的电商培训,教大家开直播、拍短视频。俺二大爷60多岁,以前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现在天天拿着手机拍石榴园,直播间里喊“家人们,俺们这石榴甜得流蜜,现摘现发啊”,最多一天卖了200单!他说“以前觉得老了没用了,现在天天忙得脚不沾地,还能挣养老钱,越活越精神”。
这可不是俺村吹牛皮,邻村的王支书来取经,说“你们村以前比俺们还穷,现在咋就成了样板?”其实没啥秘诀——就是“不搞虚的,专干实的”:修路是真给村民方便,种石榴是真让大家挣钱,教直播是真帮老人找活儿干。省检的时候,验收组问俺二大爷“你觉得村里变化大不?”俺二大爷直接掏出手机给人看直播订单:“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前几天俺回去,看见村口墙上写着“日子越过越红火”,真不是空话——以前没人愿意回村,现在俺堂弟辞了城里的工,回来搞石榴深加工;俺婶子开了个农家院,周末来吃饭的游客坐满院。这就是乡村振兴的实在劲儿:不是刷墙摆花,是让老百姓真真切切过上好日子。
你们老家乡村振兴有啥实在的变化?或者觉得村里还该咋改?评论区唠唠,我把俺村的致富小妙招整理给你们!
来源:包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