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姐是皇帝白月光,我:让他去和情人颐养天年,和亲自然是嫡姐去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4 16:50 1

摘要:这日,嫡姐家中正为儿女议亲之事忙碌,皇帝却背着本宫,将本为女儿精心筹备的丰厚嫁妆,一股脑儿拿去给嫡姐撑场面,好让她在亲家面前不失体面。不仅如此,皇帝还私自做主,退了儿子的亲事,竟想将那等良缘佳配,让给嫡姐一家,全然不顾我儿心中所愿。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嫡姐乃皇帝心中那抹皎洁无瑕的白月光,自夫君早逝,她一双儿女,便全赖皇帝暗中悉心照料,方得平安长大。

这日,嫡姐家中正为儿女议亲之事忙碌,皇帝却背着本宫,将本为女儿精心筹备的丰厚嫁妆,一股脑儿拿去给嫡姐撑场面,好让她在亲家面前不失体面。不仅如此,皇帝还私自做主,退了儿子的亲事,竟想将那等良缘佳配,让给嫡姐一家,全然不顾我儿心中所愿。

女儿闻此消息,私下里匆匆来找我,眼眶微红,委屈道:“母后,儿臣本已应下远赴塞外和亲之事,如今没了嫁妆,如何再能远行?塞外苦寒,若无丰厚嫁妆傍身,儿臣怕是难以立足啊。”

儿子亦是阴着一张脸,满心不悦,愤愤道:“父皇此举,实乃糊涂至极!儿臣要娶的,可是抚国大将军之女,她爹手握七十万大军,权势滔天。若她一怒之下,反了朝廷,这天下可如何是好?

父皇怎就不为儿臣,为这江山社稷想一想!”我闻言,却不急不躁,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又安抚地看了儿子一眼,缓缓道:“反就反了罢,你父皇如今身子骨还算康健,不如就放他出宫去,与那老情人双宿双栖,颐养天年,也算是成全了他一番心意。”

“至于那和亲之事嘛,”我微微一笑,目光坚定,“自然是有嫁妆的人去嫁。本宫的女儿,岂能因无嫁妆而受此委屈?本宫定会为她再备一份更为丰厚的嫁妆,让她风风光光地远嫁塞外。”

1

自我封后,皇帝便很少宠幸后宫。外人都道皇帝对我情根深种,连三千佳丽都可舍弃。却不知,我不过是他用来应付世人的幌子。真正令他情根深种的是我那命薄丧夫的嫡姐。这么多年,嫡姐有皇帝亲赐的令牌,一向可以随意进出宫门,每晚她的肚兜都会挂在皇帝身上。只要嫡姐入宫,我便自觉避让。并非全然忍让,不过是看清他碍于礼教不敢废后的软肋,且我的儿女需借皇家尊荣立足,没必要过早撕破脸。

左右嫡姐身上背着诰命,他再怎么也不可能将她纳入宫中。虽然皇帝不爱我,但我的一双儿女始终享有皇恩,是天底下最尊贵的皇子公主。而我稳坐后位,在外该有的体面和尊荣也丝毫不差。

但这一回,皇帝属实过了。动用嫁妆是断女儿后路,退婚事是拿儿子前程、甚至江山安危赌私情,我不得不讨人嫌来养心殿找他把话说清。

我来时,正巧看到她捏着一块糕点送至皇帝嘴边。媚眼如丝,恨不能整个人都依在皇帝怀里。

“臣妇多谢陛下,待日后疏影和景然成家,必定会铭记陛下圣恩。”“臣妇命苦夫君早亡,在孩子们眼里,陛下如同他们亲生父亲,往后他们只会对您百般孝敬。”她的女儿沈疏影也在一旁娇滴滴唤着。“皇帝姨夫,娘亲手做的桂花糕香甜可口,您可要多用几块。”皇帝被这母女俩围着,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重影。

却在看到我的一瞬间眉眼沉了沉。他下意识地避开嫡姐的碰触,轻咳一声后开口道。“皇后怎么有空来看望朕。”听到皇帝的话,嫡姐方才不情不愿地放下手中糕点,转身欠了欠身,虚虚向我行了个礼。

末了目光看向沈疏影。沈疏影立时凑过来搂着我的胳膊,亲切地叫了声“皇后姨母”。这孩子一向嘴甜,从前我再怎么不喜嫡姐作派,也从未迁怒过她。但这次她贪得太多了,那是昭宁和亲的救命嫁妆,不是寻常赏赐。我不动声色地敛下眸中冷意,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听闻你母亲为你相看了人家,你可还满意?”沈疏影刚要答话,嫡姐便出声打断。“婚姻大事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家懂什么。”

“皇后娘娘问她还不如问臣妇呢。”我看着嫡姐那张得意张扬的脸,往前迈了一步。“巧了,本宫正有此意,不知姐姐对陛下给疏影添置的嫁妆单子是否中意。”“若有不足之处尽管告诉本宫,毕竟姐姐的孩子若视陛下为亲父,那也该一视同仁,把本宫当成嫡母一般孝顺才对。”

2

我的话令嫡姐面上浮起几分难堪。她面上显出几分凄苦,眼神幽幽地看向皇帝。皇帝果然沉了脸,声音较之刚才又冷了几分。“皇后究竟找朕有何事,若无事便先退下吧,朕还有公务要忙。”他这样明晃晃地下逐客令,我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问他。

“陛下把本该给昭宁的嫁妆给了疏影,可知昭宁心中会如何想?”“难道说在陛下心里疏影重过昭宁?若非此,本宫想不出陛下究竟为何这般做法。”“更何况,塞外使臣已在进京途中,明言求娶当朝长公主,昭宁的嫁妆本是为和亲体面准备,如今被换,难道要让她赤手空拳去蛮族?”

我声音清冽,带着显而易见的不满。嫡姐抽泣声更甚,沈疏影也在一旁委屈出声。“皇后姨母千万别为了影儿和皇帝姨父争执,都怪疏影不好,是疏影不配。”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皇后姨母,疏影愿意将昭宁妹妹的嫁妆归还,还望姨母别再让皇帝姨父为难了。”她越是这样委屈求全,皇帝面上的怒火更甚。他忽地一拍桌案。“皇后僭越了。”阴沉着脸说他只不过是看在沈疏影生父为国捐躯早亡的份上,才对她格外关照。

“皇后若觉得疏影如今的身份不配得昭宁一样的嫁妆,那朕即刻封疏影为靖安长公主,着礼部记她入皇家祖谱。”“如此,皇后还有什么要说的?”我垂眸掩下眼底冷意,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恭声道。“一切听从陛下安排,臣妾告退。”

转身时,我清晰听见嫡姐母女压抑的窃喜。她们怕是以为得了天大的便宜,却不知,塞外使臣求娶的本就是“当朝长公主”。如今沈疏影入了皇家祖谱,成了名正言顺的靖安长公主,这和亲的担子,自然该落到有嫁妆、有“长公主”名分的她身上。而我那被退亲的儿子,只需静待抚国大将军的怒火传到宫中,届时,皇帝自会明白,他为白月光赌掉的究竟是什么。

只是以我一人之力恐怕很难做成此事。从养心殿出来,我又径直去了太后宫中。太后并非皇帝的生母,却是我嫡亲的姑母。她宠爱我和一双儿女远超过嫡姐一家。当初便是她做主把我指婚给皇帝。太后常说,幸亏当初嫁给皇帝的人是我,若换了嫡姐,这后宫指不定要鸡飞狗跳成什么样。

因知晓太后心中不喜皇帝对嫡姐的娇宠,我命昭宁先一步来找太后哭诉皇帝的不公。此刻太后正搂着昭宁一口一个乖孙地心疼着。看到我红着眼眶走进来,太后气得指着我身后破口大骂。“那猪油蒙了心的王八羔子,还是不肯把我昭宁的嫁妆还回来么?”

“好好好,他这是要逼着哀家拿先皇的龙头拐去与他好好比划比划,哀家如了他的愿便是。”“姑母,您别动气,再有天大的事也没您的身体要紧。”我忙几步上前将太后安抚住,把在养心殿发生的一切都说了出来。在皇帝面前从来不会掉半滴泪的我竟伏在太后膝头哭声震颤。“姑母,皇帝他今日能立沈家女儿为公主,明日怕不是就要把沈家的儿子立为太子。”

“至于我,他若还念着旧情把我打入冷宫兴许都是好的,就怕他心狠容不得我再活在这世上。”太后年轻时也曾被先皇冷落,最是能明白我的苦楚。“什么狗屁长公主,哀家不认,她便是入了玉碟也做不得数。”我早知道太后不会同意此事,且她若出面阻拦皇帝必然不能得逞。为免太后好心办错事,我只能先把这马蜂窝捅了。

再哭着引出和亲一事。“昭宁实在命苦,被人夺了长公主头衔抢了嫁妆,却还要身负使命远嫁和亲以保江山社稷。”“只是她就这样孤苦无依地嫁过去,岂非要被那些人生吞活剥了不可。”话说到这份上,太后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她当下握紧我的手,冷道。“如此说来,她既抢了属于昭宁的一切殊荣,那她也该承担起昭宁肩负的使命。”

3

静等太后写下和亲懿旨,看着上面盖着的“太上皇之宝”,我一颗心总算落回肚里。将懿旨收好,我求太后暂时先不要让皇帝知道此事,否则他一定不会同意。“你放心好了,哀家知道分寸。”出了慈宁宫,昭宁仍有些不敢置信。她问我。“母后,皇祖母的懿旨真能大过父皇的圣旨去么,万一到最后……”我笑答。“母后做事从来不赌结果。”我故意命人将我和昭宁前来找太后哭闹的消息散播到皇帝和嫡姐耳中。

并添油加醋让他们认定太后会出面阻止此事。嫡姐心里本就怨恨太后当初选我入宫不选她,这些年仗着皇帝的宠爱,她对太后也一向不敬。当晚,有侍候皇帝的小太监传出信来。说嫡姐在床笫间格外卖力,竟耸勇皇帝追封自己的生母为圣母皇太后。

还要皇帝下旨以修缮为由挪太后出慈宁宫,搬到太妃们居住的寿康宫。原本太后还没想着对她和沈疏影赶尽杀绝。疏不知她这一举动彻底惹恼了太后,当天太后将沈家长辈全部叫进宫闲聊。等他们再离开时个个面色惊惶,回去就找借口禁了嫡姐的足。连带沈疏影也被看管了起来。

使臣进京后的第一日,我亲自带人将太后懿旨颁发到沈家。嫡姐得知沈疏影要和亲时,整个人都慌了神。她抱着沈疏影哭成了泪人。“我可怜的女儿啊,那边赛小国民风粗蛮你如何嫁得。”

沈家人却欢喜得很,接旨谢恩,一再保证和亲之前会看好沈疏影,绝不会让太后和我失望。嫡姐气不过,挣脱众人嚷着要见皇帝。“我不信陛下会如此狠心。”“江晚吟,一定是你在背后做手脚,是你嫉妒疏影得陛下宠爱,故意想出这毒计要毁了她。”她满眼愤恨,面容扭曲,我却不恼不怒。反倒轻轻将她拉起,语气温和。

“正是因为陛下待疏影亲厚,才会恩赏赐封她为长公主。”“疏影远嫁和亲,与你与沈家都是无上的荣耀。”“姐姐,你该知足才对。”今日我之所以亲临沈家,都是做戏给外人看的。

好教各府上知晓我对她这个嫡姐是如何看重,又是如何体贴爱护她的女儿。为了彰显我的诚意,我又足足添了十箱嫁妆不止。那一箱箱抬进沈家的朱红箱盖,可都是我这个皇后对她们母女的恩赐。嫡姐还想再闹,她的公婆早已命人将她按倒在地对我们叩头谢恩。沈疏影毕竟年轻不经吓,竟不等谢恩一头晕死过去。

皇宫里,皇帝同样为此事震怒不已。却还不等他发怒,总管太监上前禀报。“陛下,沈家世子沈景然被人打了。”皇帝急道。“何人敢如此大胆,快宣世子入宫,朕定要为他做主讨回公道。”太监一脸为难时,恰好我从宫外归来。因已知晓了此事,我好心地告诉皇帝。“说来也是惭愧,本宫那不争气的外甥竟妄想与抚国大将军家攀亲,在诗会上大放厥词说他即将成为大将军的女婿。”“也是他运气不好,刚好遇到大将军的几个弟子在场,几人怒斥他毁人清誉,不由分说便把人狠狠打了一顿。”

皇帝越听脸色越沉。“皇后倒是有话直说,景然他现下何处,伤得可要紧。”我指一指身后。“知道皇帝关心景然,本宫已经命人将他抬进宫来医治。”我话音未落,皇帝已经急得迈过门槛走出去。只见侍卫们抬着的单架上,沈景然浑身是血,早已昏迷不醒。

4

谢家三朝元老谢将军与太后曾有青梅竹马之情。他老年得一女,取名谢惊澜,一家子都宝贝得紧。太后常召谢惊澜进宫,后谢惊澜成了昭宁的伴读。和临舟也渐渐走近,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太后瞧着欢喜,亲自为他们指婚,并许诺惊澜将来可替父掌兵。谢将军年少时的遗憾也算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了成全,暗中向太后表忠心,只要临舟不负惊澜,谢家七十万大军永远是他最艰实的后盾。

谁能想到皇帝会背着太后写了一纸退婚书交到谢家,不问谢家意愿,转头竟把谢惊澜暗许给沈景然那个空有世子之名的废物。此刻,沈景然伤得极重,太医诊治后确定断了三根肋骨,手臂和小腿骨折。好在没有性命之忧。皇帝怒不可遏。“反了反了,天子脚下他们竟敢如此猖狂。”

“把打人者统统给朕抓起来,朕要亲自审问。”“传令下去,命谢将军亲自进宫来向朕谢罪!”皇帝好大的口气,一旁的宫人早已跪地瑟瑟发抖,却没人敢轻易传令下去。他忽地转头又看向我。“皇后,朕命你即刻出宫去谢家,把谢惊澜给朕叫进宫。”

“朕要当面给她指婚,往后景然不论如何都是她的夫君,从今日起她便留下好好照顾景然直到康复。”他越说越离谱。我不得不出声提醒道。“陛下,谢将军在外征战尚未回京,谢惊澜前些日子随着临舟前往南方治理水患也不在京中。”“至于打伤沈景然几人此刻就在宫外候着,陛下若要召见传进来便是。”

“只是有一条您别忘了,谢家手握七十万大军,谢家的子弟个个家世显贵,皇帝要为了一个沈家得罪半个朝堂么?”皇帝面色稍稍一怔,可仍坚持要审问几人。

很快,几个人高马大的青年便齐齐刷刷地跪到了殿外。他们跪得笔直,不像是来受训,反倒像是来示威的。皇帝问他们为什么要打沈景然,几人齐声答道。“腌臜玩意,也敢肖想谢将军爱女,打死活该!”皇帝气得身形一晃。“尔等当众行凶竟敢如此理直气壮,既是不知错,全部拉下去打二十军棍。”几人仅愣了一瞬,便齐齐解开外衣脱下。露出里面先皇衙赐的黄马卦。他们可都是跟着谢将军东征西战、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勇士。行刑的侍卫再不敢动手。皇帝又是一阵雷霆怒火。干脆把几人下了大狱。他本想扣下这几个人,等着各家找来说情时他再彰显宽容给各家几分薄面。如此,他既帮沈景然报了仇,也让各家欠下他的人情。日后几家也会帮着他一起抗衡谢家。

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各家竟沉得住气,一个也不来见他。两天后,儿子沈临舟带着谢惊澜结束公务回到京中。按章程,他们先去向皇帝述职,随后才来到宫中见我。

不等他们开口,我已经知道了皇帝对他们的态度,他仍旧坚持让谢惊澜嫁给沈景然。好在临舟稳重,并没有当面和他撕破脸发生争执,谢惊澜也只说一切听从谢将军安排,她一个闺阁女子不便做主。

我不忍夸赞道:“你们做得很好,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急燥。”“你们放心,有母后、太后,还有谢老将军在,绝不会允许任何人强迫你们做自己不愿意的事。”临舟转身看了谢惊澜一眼,扑嗵一声跪在我面前。“母后,儿臣愿以皇族之名起誓,儿臣此生非惊澜不娶,若有违誓言,便叫儿臣万箭穿心。”

5

临舟的话令惊澜十分动容。她也表示她此生愿意和临舟风雨同济,不离不弃。我将自己的凤印交到惊澜手上,让她带话给谢老将军。“本宫就算背负天下骂名,也要为舟儿博一个前程,还请谢老将军助本宫一臂之力。”当夜,谢老将军的亲信潜入太后宫中打探太后的心思。太后表示支持我的决定。在皇帝一心想着嫡姐一家时,谢老将军的七十万大军早已暗中布署,将各地要塞控制。

另一边,嫡姐也在为沈疏影筹谋。她被沈家人死死看住,没了进宫见皇帝的机会,但皇帝却是自由的。他一旨调令将沈侯爷调派出京,又却指派了亲信的嬷嬷去沈府。打着为公主出嫁做准备的由头,帮着嫡姐从婆母手中夺回了管家权。沈家再次落入嫡姐的掌控中。可她却没有急着入宫来和皇帝私会,而是在沈府动起了歪心思。

没几日,沈府老夫人病逝的消息传进了宫。皇帝当即有了借口亲自前往沈府吊唁,见到了思念许久的嫡姐。灵堂内,嫡姐一身素缟跪在棺木前哭红了眼。模样更显怜弱。皇帝不受控制地向前迈了迈步子,嫡姐瞬间滑落一滴眼泪。隔着人群,他二人深情对望。

这一幕落在沈家人的眼中何其讽刺。嫡姐适时跪到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恳求道:“陛下,婆母突然病故,臣妇伤心欲绝。”“疏影更是守着祖母的灵柩几日不肯合眼。按我朝律法,疏影当为祖母守孝三年,恐不能再出嫁。”“还请陛下体谅疏影的难处,撤回和亲旨意。臣妇愿将陛下和皇后娘娘赏赐的嫁妆全部奉还。”

早在听闻沈夫人病逝时,我就已经猜到嫡姐打的什么主意。可她忘了,沈疏影如今早已是皇家人,别说是老夫人过世,就是她死了,沈疏影也不必为沈家守节。但还不等我开口反驳,皇帝已经弯腰将嫡姐扶了起来。他佯装无奈道:“此事不难,左右朕还有昭宁。”“她是朕和皇后嫡出的公主,理应担负起和亲重任。”“至于疏影,待她守孝期满,朕自会为她再寻一门好亲事。”“嫁妆也不必退了,留待日后再用吧。”他三言两语便想扭转局势。

嫡姐眼里还噙着泪,看向我的眼神里却带了几分得逞。“只是如此一来,皇后娘娘怕是要伤心了。”“毕竟娘娘苦心经营让疏影替昭宁远嫁,想必心里定是舍不得昭宁的。”她故意抬高音量,是想前来吊唁的宾客都听到这话,好让我在众人心里落一个精于算计的名声。

心知皇帝大势已去,我也不再忍让,上前一步扬手一巴掌狠狠打向嫡姐。“啪”的一声脆响,连皇帝都惊在当场。他本能地将嫡姐护在怀里,转头与我怒目相视。“江晚吟,你怎敢对卿儿动手!”他动作熟捻,一声“卿儿”更是令人无限遐想。一时间,满堂寂静,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皇帝和嫡姐身上。嫡姐方才后知后觉地从皇帝怀中退出,装出一脸惶恐地跪在地上。

6

“不知臣妇做错何事,竟惹得皇后娘娘如此动怒。”江绾卿一脸无辜。我垂眸冷冷地看着她。“本宫问你,那日本宫前来宣旨时沈夫人身体康健,何故才几日便发生这样的事。”“若是疾病,怎么也不见你差人来请太医?”“沈夫人身故前,你又为何阻拦不让沈家众人来见她最后一面,甚至阻拦下人知会沈侯爷?”“江绾卿,你虽是本宫的嫡姐,可本宫身为皇后不得不禀公处理。”说罢,我从袖子里掏出一封状纸递给皇帝。

“陛下,沈家有人举告江绾卿毒害婆母性命,还请陛下尽早帮沈家讨回公道。”老夫人的死沈家人心里本就存了疑点,只因嫡姐有皇帝这个靠山一手遮天众人才不得不咽下这苦水。

此刻有我做主,众人纷纷跪地请求开棺验尸。匆匆赶回的沈侯爷更是跪在发妻的棺木前哭得老泪纵横。声称皇帝如果不能为他做主,他就一头撞死在这儿。皇帝手握状纸,面色冷沉。

他最清楚沈夫人是怎么死的,如果此时开棺无异于推江绾卿去死。江绾卿同样脸色煞白,她一双眼恨毒了我。“皇后娘娘,臣妇知道您一向不喜臣妇,可您也不能血口喷人,这般污我清白。”沈疏影也跟着跪到我面前求情道。“姨母,您饶过娘亲吧,疏影愿意替昭宁妹妹远嫁和亲,只求姨母放我娘亲一条生路。”母女俩还想拿和亲说事,让众人以为我是为了逼着沈疏影替嫁才故意冤枉江绾卿。皇帝更是顺着她二人的话怒斥我太过自私。

“皇后不舍昭宁朕心里何尝不知,朕也有一颗爱女之心。”“可皇后千不该万不该将主意打了疏影身上,她何其可怜,没了生父庇佑如今又失了祖母的疼爱。”“皇后竟还要逼着她与生母分离,你心肠如此狠毒怎配当一国之母!”他疾言厉色,话里对我失望至极。当场就要下令将我幽禁储秀宫思过。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声响,太后如及时雨般赶到。她手里握着先皇留下的龙头拐,身边跟着昭宁和行舟,还带来了宫中最有资历的太院院院首。以及京兆府尹、仵作等人。太后做主命人开棺验尸,皇帝急着想阻拦,昭宁和行舟立马一左一右上前劝道:“父皇,女儿知道您多年来对疏影姐姐疼爱一直都胜过对我,连带着对绾卿姨母也多了几分怜惜之情。”“可沈家的事毕竟事关重大,您可不能在这个时候偏私,寒了沈家众人的心啊。”

皇帝气得抬手指向昭宁。他刚要开口,昭宁身子一歪,捂着脸朝一边倒去。行舟立马一脸正义地挡在妹妹面前。“父皇,您尽可把母后为昭宁准备的嫁妆全数送给沈疏影,可昭宁毕竟是您的亲生女儿,您怎可动手打她!”他的话令皇帝一怔。“你这逆子胡说什么,朕明明……”他急着想要澄清,可手还举在半空。昭宁倒地太快,从旁人的角度看去,任谁也不会怀疑昭宁在做假。皇帝察觉到众人的目光有异,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他似乎掉进了我们母子三人设好的陷阱里。可已经晚了。

昭宁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学着刚刚沈疏影的话哭求道。“父皇,女儿知道您厌弃我,女儿愿意远嫁,不在父皇面前惹您不快。”“但求父皇能够还母后一个公道,别再冤了她。”行舟也跟着跪下。

“父皇,儿子知道您偏宠姨母一家,您既然能赐封沈疏影为长公主,自然也能封沈景然为皇长子,可您要儿子把谢惊澜让给沈景然,恕儿子万万不能听从。”“先不说儿子与惊澜是皇祖母亲自指婚,单论儿子与惊澜自小的情份儿子也做不到背弃于她。”“不若您将儿子与昭宁贬为庶人,如此往后再也没人碍了沈家兄妹的路。”行舟和昭宁一番操作下来,皇帝再也无法开口为嫡姐开脱。

只能任由京兆尹开棺验尸。7一个时辰后,京兆尹和宫中太医两方各得结论,沈夫人死于中毒。沈侯爷当场要求嫡姐偿命。“这个毒妇,你居然真的下毒。”“沈家待你一向不薄,你何故要如此狠毒?”人群中不知是谁开了个头,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还能为什么,不就是想以守丧的名义求皇帝免了沈疏影远嫁。”“可我怎么听说当初是她带着沈疏影进宫向皇帝讨要了原本为昭宁公主准备的嫁妆。”

“对啊,皇帝封她为靖安长公主时难道没有想过和亲一事么,何故要在贪了别人的嫁妆后又毁约不嫁。”“真没见过这么一不要脸的一家人,女儿抢了公主的殊荣,儿子又想夺太后为皇长子亲定的婚事。”“要我说啊,怕不是她江绾卿想当皇后想疯了,这才让儿子女儿为她打头阵。”

皇帝脸色难看至极。他想要出声喝止,可他也知道此时他越是开口维护嫡姐一家,只会越描越黑。可就在大家都以为嫡姐难逃制裁时,沈夫人房中的一个小丫环突然站出来承认是她下毒谋杀沈夫人。理由同样荒唐至极。“我本是被老夫人卖进院里来的洒扫丫环,可老夫人看我长得清秀非要我给侯爷做通房。”“我不愿意却也无法与老夫人抗衡,这才错了主意闯下大祸。”江绾卿率先冲上去扯着那丫环的头发狠狠掌掴了她几巴掌。随后那丫环竟当着众人的面含住藏在指甲缝里的毒,当场毙了命。老夫人的事成了死无对证。

沈侯爷再如何恨江绾卿,也不能把她怎么样。就在沈家人愤愤不平时,我主动提出要带江绾卿回宫好好盘查。定会给沈家人一个交代。太后也表示赞同。“皇后一向处事公正,有她亲理此事,哀家也很放心。”说着太后又看向沈疏影。“哀家今日来还有一件事要当众说清。”

“沈疏影既然已经入了皇家玉碟成了正儿八经的长公主那便不再是沈家的人,出嫁前还是住在宫里比较合适。”太后的话再明显不过,沈疏影既不是沈家人,自然也不用守丧。她想以这样的借口逃避和亲是绝对不可能的。沈疏影再一次受不了打击晕倒,最后被宫人抬进了太后宫中等待出嫁。

江绾卿心里不情愿和我回宫,可她也知道,她虽然提前安排好替死鬼逃过眼下一劫,但如果继续留在沈家,指不定要被沈家人报复惨死。回宫后,她忽然一改先前的嚣张跋扈,对着我卑躬曲膝。说她想通了,沈疏影能以长公主的身份远嫁和亲也是她的殊荣。她愿意留在我身边一直侍候我,只求我能让她在沈疏影出嫁之前多些陪伴。

“再过月余景然的伤也该养好了,皇后娘娘可否再多疼一疼景然,让他以送亲使的身份送一送疏影可好?”我没说话,只静静地望着她。嫡姐像是想明白了什么,又开口道。

“娘娘尽管放心,景然与谢家的亲事本就是陛下一厢情愿,臣妇会去劝陛下收回成命。”我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借口小厨房炖了参汤让她给皇帝送去,好让她能和皇帝有机会见面商议对付我和太后的法子。也不知嫡姐和皇帝说了什么,登基后一向与太后甚少往来的皇帝居然一改性子天天跑去给太后请安。

还总吩咐御膳房做了太后爱吃的点心一并送去。

8

皇帝孝顺,太后也慈爱。每每皇帝来,都叫人提前备好参茶。这天皇帝邀我一同前去,想趁着太后这几日心情愉悦时说服她让沈疏影搬离慈宁宫。

这样一来,她也能和嫡姐母女团聚了。可还不等皇帝开口太后突然头晕目眩晕了过去。太医检查过后,竟说太后是中了毒。我当机立断命人检查太后吃食,果然在皇帝带来的糕点中验出了毒。太后宫中有先皇留下了的缉影卫,只为太后所用。我一声令下,缉影卫立时将慈宁宫围得水泄不通。皇帝沉了脸。“皇后这是要干什么?”

我扫了眼四周。“皇帝身边藏了下毒的贼人,本宫不得不谨慎处理。”皇帝也早有准备,手段和嫡姐在沈府下毒时如出一辙。他一番操作,很快从御膳房揪出了一名替死鬼,只是那人开口便指认是我让他下毒。

皇帝当场反咬一口,要以毒害太后的罪名将我打入冷宫。他一声令下,更多的御林军涌入。可他一句话还没说完,突然一口黑血吐出来,整个人都软倒下去。太医就在当场,正好帮他诊脉。

却诊出他和太后中了同样的毒,且他中毒剂量过多,如果不能及时解毒怕是有性命之忧。皇帝面上大惊,下意识地看向跟随我来的嫡姐。“这怎么可能,朕如何会中毒?”“尔等还在这里等什么,还不快去开药救朕!”太医却一脸无奈。“陛下,此毒刁钻,非一般药材可解。”“眼下唯一的法子是找到下毒之人,或许能有解药。”

太后中毒本就是嫡姐暗中耸勇皇帝做的。只因太后说沈疏影入了皇家玉碟就只能为皇家守丧,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想着以太后殡天一事阻止沈疏影出嫁。二来设计得当,他们正好借机除去我这个眼中钉。只是千算没算没想到他自己也会中毒。皇帝心中疑虑重重,却仍然坚持毒是我下的。嫡姐隐在人群中同样眼神震惊,却隐隐暗含期待。

他们大概想着我今天无论如何都逃不掉了。皇帝撑着一口气指向我。“皇后下毒谋害太后与朕,当是死罪。”我却一脸无畏。笑道。“陛下既选了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法子,本宫也只能叹一声可惜了。”

说着我看向指认我的太监。“来人,把他拉出去杖毙。”皇帝想出声喝止,却因中毒气力不足。那太监也在被按在地上挨板子的时候大声求饶,终于喊出实话说此事于我无关,都是有人安排他这样做的。“奴才如果不照做,奴才一家都性命不保。”“皇后娘娘,是奴才错了,您饶了奴才一命吧。”我并没有问他是谁指使的,只看向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如今皇帝命在旦夕,皇帝若殡天,你们一干人等谁也别想活命,若再查出有伙同贼人下毒一事,便是诛九族的死罪。”“现下本宫给你们一个机会供出原凶,或许可以保你们家人不死。”

9

总管太监看了眼因情绪激动不停口吐黑血的皇帝,跪下颤巍巍地供出了江绾卿。江绾卿见形势不对想逃,却很快被人按在地上。侍卫在她身上搜出了一包用剩的毒粉,再加上一干人等的供词。

下毒一事人证物证确凿,我当即发落将她押入大牢。她想喊冤,想向皇帝求救。才一开口侍卫便一个大嘴巴子抽上去,直打的她嘴角淌血再说不出一句整话。皇帝本就毒发,再一急火攻心,更是撑不住晕死过去。只可惜江绾卿身上只有毒没有解药,皇帝这一晕竟再也醒不过来了。他虽没死,却也和死了差不多。

等他被人抬着送回养心殿后,太后才缓缓睁开眼。太后根本没中毒,只不过是配合着我演了一出戏。自然皇帝中毒也是我的手笔,江绾卿身上的毒粉同样是搜身人的障眼法。但眼下事情还没有结束,太后对外依旧称自己中毒, 与皇帝一样命不久矣。后宫储事全权交由我打理。我在后宫坐阵, 前朝又有谢家的七十万大军保驾护航,楚临舟成功的以皇长子的身份监国。

皇帝一直病危, 边塞又蠢蠢欲动。朝臣也担心夜长梦多, 纷纷谏言让长公主提早出嫁。我成全了江绾卿的愿望, 许沈景然以送亲使的身份陪着沈疏影前往边塞。

沈疏影前脚出嫁, 太后和皇帝紧接着殡天。江绾卿在狱中得知消息后, 用她死去夫君拿军功换来的一块免死金牌想为自己争一条活路。我本也没打算让她死得这么轻松, 便顺水推舟成全了她。以新帝登基大赦天下为由, 夺了她的诰命将她流放出京。

同时, 她不知道的是皇帝也根本没有死。我命人救活了他, 把所有真相告之并给了他两个选择。一真死让位给临舟,二假死出宫和江绾卿双宿双飞。我不赶尽杀绝,他也该懂得见好就收。皇帝心知自己已无回天之力,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假死出宫。在我的安排下, 他成功的江绾卿相遇。

只是彼时, 江绾卿身边已经多了一个身材壮硕的护卫。两人正在马车上恩恩爱爱好不快活, 一身粗布麻衣的皇帝看到这一幕气得脸色涨红。冲上去与江绾卿理论。“如果不是因为你,朕怎么会失去皇位。”“朕舍下所有只愿与你过好下半身,你这个荡妇竟然在此与人私通!”皇帝气得口无遮拦,把江绾卿做过的恶事全说了出来。

“是朕帮你掩下毒害沈夫人一事, 是朕给了你和一双儿女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竟背叛朕, 你简直该死。”他越说越气, 江绾卿听着一阵心惊。她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命,实在不想再被关回大牢里。更何况眼前的皇帝早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 也再给不了她任何想要的。于是她心一横,竟伙同护卫将皇帝活活勒死。抛尸山崖。

10

江绾卿思子心切,当下便唤来护卫,神色急切道:“即刻收拾行囊,带着本宫一路向南,定要追上沈疏影的送嫁队伍。”她满心盼着,此番定能与儿女团聚,一家骨肉得以相拥。

然,命运弄人,途中却听闻一则令她肝肠寸断的消息。有路人言,那南蛮人阴狠狡诈,早已私下对沈景然用刑,竟将其阉割。其目的,竟是想让他安心留在公主身边当随侍,好一同侍候他们的统领。江绾卿听闻此言,如遭雷击,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待她悠悠转醒,已是卧于榻上,却觉浑身无力,病痛缠身。

那护卫初时还假意照顾几日,后见她病势沉重,恐难痊愈,便没了耐心。一日,护卫竟卷了钱财,趁着夜色,偷偷逃了,只留下江绾卿一人孤苦无依。江绾卿挣扎着起身,却因体力不支,摔倒在地。她拖着病体,好不容易挪到那破庙之中,苟延残喘。奈何命运不济,最终被一群流窜的乞丐遇到。那些乞丐见她貌美,又孤身一人,便起了歹心,将她凌辱至死。可怜她一生坎坷,竟落得如此凄惨下场。

另一边,临舟历经诸多波折,终登基为帝。他端坐于龙椅之上,神色庄重,对着满朝文武道:“朕今日要迎娶谢家女为皇后,此乃朕之幸事,亦是国家之福。”有大臣出言劝阻:“陛下,后宫不可无妃,以充后宫,方显皇家威严。”临舟却力排众议,斩钉截铁道:“朕意已决,废除后宫,此后唯皇后一人。”随后,他下旨许谢惊澜掌管兵权,与他共理朝政。“惊澜,你智勇双全,有你在,朕可安心治国。”临舟拍着谢惊澜的肩膀说道。谢惊澜单膝跪地,恭敬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保我大好河山。”

我带着同样假死脱身的太后出宫那日,阳光正好。临舟、惊澜,还有昭宁三人,皆乔装打扮,早早便在城门外等候。

三个孩子早已在诸多事中历练成长,褪去了往日的稚气。临舟看着我,眼中满是不舍:“母后,您此去定要保重身体。”惊澜亦道:“母后,若有何事,尽管差人送信回来,孩儿定当尽力相助。”昭宁拉着我的手,眼中含泪:“母后,昭宁舍不得您。”

我看着他们渐渐褪去稚气的脸庞,心中既欣慰又不舍。我拉着他们的手,一一叮嘱道:“日后无论发生何事,你们都要守望相助,绝不能做出背弃彼此之事,可记住了?”三个孩子齐声应道:“孩儿记下了。”我还想再多唠叨几句时,太后在旁急得直跺脚,催促出声:“哎呀,你要实在舍不得就留下好了。”“反正哀家往后是要与谢老将军共度余生,也不能时时把你带在身边。”

太后一边说着,一边拉着我。我立时冲着三个孩子摆了摆手,笑道:“母后此去,定会照顾好自己,你们也要好好保重。”说罢,我扶着太后上了马车。太后年逾五十,尚且有勇气改名换姓,去追求余生的幸福。

我尚不到四十,又凭什么要把自己的一生都困死在那红墙砖瓦内?从此天高任鸟飞,我亦要在广阔天地间干一番事业。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快活的日子,方不负此生。

来源:芮芮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