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份新国标征求稿冒头,最抓眼的就一条,每次上电或者点火,默认动力要把百公里加速拉到不小于5秒,发动机自动启停不算,这一句出来,朋友圈都在问,是不是以后车都要变慢?
最近一份新国标征求稿冒头,最抓眼的就一条,每次上电或者点火,默认动力要把百公里加速拉到不小于5秒,发动机自动启停不算,这一句出来,朋友圈都在问,是不是以后车都要变慢?
简单说,默认得收敛,别一开车就满功率,想快行不行,可能得你自己切模式,再开性能,再去冲,但默认不鼓励猛炸街,这点意思看懂没?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不止这条,里面还有不少新规,都是直戳用车习惯的点,大家在意的,车企也在意,结果呢,讨论越聊越热
先看按键,挡位、转向灯、喇叭、除霜除雾、雨刮、车窗、智驾激活,都要有实体操纵件,按键也好,拨杆也好,总之得摸得到,屏幕里找不到位置这事,结束,不少人立刻想到特斯拉,屏幕换挡这回彻底没戏,焕新Y为啥又把转向拨杆装回去,现在算是解释清楚了?
座椅这块也管,所谓零重力、可躺可旋的那些花活,不禁,但要安全带真保护得住,主驾驶靠背角度不能超过35度,旋转座椅行车时必须朝前,这话听着像常识吧,但真有车主爱躺平,真有改装爱旋转,现在都得规规矩矩
单踏板呢,大家最有感的还是这项,现行标准本来就要求松电门不能刹停,这次又补了一刀,松开加速踏板,减速度不得大于0.08g,说白了,一脚松电门就一路强回收,再把车停住,这套玩法要告别了,一脚到底开车省心吗,很多人喜欢,但安全边界更重要,你认吗?
智驾这块更严了,每次上电都要确认驾驶员通过智驾培训,要人脸要指纹也行,不走生物识别的话,就每次输入账号密码,刷卡不行,车钥匙不行,听着麻烦,目的很明确,别让不懂的人随便上来开智驾,你愿意多这一步吗?
还有DMS,强制上,手部检测加视线检测一起上,别说拿个小东西忽悠系统,双手不扶,视线飘,过去一些取巧的所谓智驾神器,有报道说风很大,这回漏洞就得堵上,车会更严,人会更累吗,这事见仁见智
门把手也有规定,内外都要机械释放,真遇到紧急情况,伸手就能开,隐形门把手帅不帅,帅,但是要能抓,要能拉,这回标准给了明确方向
娱乐屏幕呢,车速超过10公里每小时,驾驶员侧屏幕和HUD不许播放娱乐影像,不许游戏,一句话,驾驶区别玩,别分心,你说枯燥吗,安全优先这点也没啥争议
回到那条5秒的默认加速,不少人担心高性能车被阉割,其实看措辞,更像默认模式保守,后续你手动切回运动或者赛道,应该还在,不少人认为这是在给驾驶员留一步确认,别让车替你决定冲刺,说到底,人得负责,车得配合
这份征求稿像两把尺子,一把量安全,一把量人机交互,把看不见的痛点拉出来,把可见的风险压下去,有人拍手叫好,有人觉得过头,车企怎么改,用户怎么适应,市场会怎么反应,问题一个接一个
对于喜欢极简的品牌,这次是个不小的拐点,屏幕换挡撤了,实体按键补上,单踏板去掉,智驾流程加一道,人机关系再回到可见可触,是不是倒退,还是回归常识,这个争论还会继续
对于喜欢智能化的用户,生物识别也好,密码确认也好,每次多一步,安全感可能更强,方便度可能更弱,你更看重哪边,开车这件事,到底该多智能,还是多人为,这些年一直在拉扯
对于改装和新玩法,旋转座椅锁正向,靠背别过35度,娱乐别开在主屏,门把手留机械,这些都不新鲜,但第一次写进强制线,红线更清晰,灰度更小
新规还在征求意见,有报道说后面还会微调,车企会提案,专家会讨论,用户也会留言,最后成稿怎么落地,留点悬念也好,技术在走,标准在跟,人在中间做选择,你站哪一边?
来源:小艾说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