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的两次旅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5:22 1

摘要:墨绿色的信箱、草绿色的“校长信箱回音墙”、手绘的“欢迎投递”奖品提醒单和“星期四早上9:00”开箱时间提示牌,构成我校校长信箱板块的主要物理元素。这里成了许多孩子小心事的安放处,也是新学期一年级学生首次参观校园的打卡地。

墨绿色的信箱、草绿色的“校长信箱回音墙”、手绘的“欢迎投递”奖品提醒单和“星期四早上9:00”开箱时间提示牌,构成我校校长信箱板块的主要物理元素。这里成了许多孩子小心事的安放处,也是新学期一年级学生首次参观校园的打卡地。

当一个学生攥着皱巴巴的信纸,踮脚把信塞进校长信箱的那一刻,这封信就开始了它的第一次旅行:周四开箱—周五回信—下周一反馈—发奖品—公众号刊发—专项解决。

周四上午9:00,校长信箱准时开箱。全校师生都知道,当周信件必须在周四前投出,下周才能被及时回应。周五,我会抽出专门时间读信、回复,并有针对性地转发给相关部门。对写得比较好的信件标出“优”字,得“优”的学生都会奖励一份精美的小奖品。下周一升旗仪式上,我会面向全体师生宣读被评为“优”的信件以及我的回复意见。对没有评上“优”的信件,将会在“校长信箱回音壁”上公布,供学生们查阅。同时,周一学校公众号会刊登所有来信以及我的回复。周三校长会,针对来信所提到的一些问题会专题研讨解决,并由校办督办。

从写信到读信、复信、评信,再到解决信中的问题,一封信的第一次旅行结束了。而作为校长,因这封信触发的专门针对校长信箱来信的第二次旅行也开始了:每封必读,每封必回,每封必藏,这是我每周的必修课。

每封必读,读的是“爱”与“被爱”。校长信箱设立7年来,我们收到了2000多封来信,信中包含着快乐或忧伤的情绪。小情绪需要有出口,有时,当他们提笔时,小情绪可能就已经开解一半,等到他们看到我的回复时,小情绪就已烟消云散。正是这样点点滴滴的爱意,才汇聚成学校深深浅浅的暖流。

每封必回,回的是“关系”与“联系”。写信是一种对话方式,学生说话,校长成了“听话”的人。孩子从小多一些这样对话的仪式,那他们长大之后,就会增强很多责任感。我慎重回复每一封信,字斟句酌,这是我和他们的第二次对话。当学校公众号每周如常发布信件与回复,信件与社会的第三次对话又开始了。

每封必藏,藏的是“善待”与“期待”。从来信中,我能明显感受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他们有期待,我们就要善待。善待是土壤,期待是种子。2000多封来信都被我珍藏在专门的文件夹中,厚厚4本。信的旅行让我们看到“走自然生长教育之路、办有温度有故事学校”的美好模样。

(作者:李建华 系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校长)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