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 玎 近日,在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的罗氏虾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收虾、分拣、打包装箱。网一撒下,银白色的罗氏虾便在水花中翻跃,这些鲜活的虾将被运往各地市场销售。 东兴镇水产养殖(二期)项目是由东兴市东兴镇人民政府主导实施,联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公司(东兴
张 玎 近日,在东兴市东兴镇竹山村的罗氏虾养殖基地,工人们正忙着收虾、分拣、打包装箱。网一撒下,银白色的罗氏虾便在水花中翻跃,这些鲜活的虾将被运往各地市场销售。 东兴镇水产养殖(二期)项目是由东兴市东兴镇人民政府主导实施,联合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公司(东兴市同裕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推进的东兴市2024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项目。目前两期水产养殖面积有130亩,投入资金170万元,一期项目总面积约30亩;二期共设10个养殖塘,总面积约100亩。经过近一年的养殖,目前罗氏虾亩均产量约为300斤,总产量约3万斤,按每斤30元的收购价计算,今年产值预计可达90万元。 同裕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潘玉辉介绍,今年的虾总体品质良好,但受多方面客观因素影响,产量尚未达到预期水平。理论上每亩塘应能收400至500斤,管理成熟的区域甚至可达800至1000斤。
他表示,由于竹山村基地属于二期新建项目,仍处于技术摸索阶段,管理经验和设施完善度有待提高。 一方面,罗氏虾为世界最大淡水虾类,然而项目原址为咸水塘,淡化改造需要一定周期,水草生长不均、水质转化尚未完全稳定;另一方面,部分养殖塘因未及时加装防护罩,出现本地罗非鱼跳塘捕食虾苗的情况,造成了一定损失。此外,水草管理、饲料控制及巡塘频率等细节环节也暴露出精细化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些情况,养殖团队已着手制定改进方案,将在明年全面推进塘口防护设施建设,强化封闭式管理,科学种植适宜的淡水草种,并计划引入数字化水质监测系统,实现全过程监管。“经过第二年完善后,亩产有望提升至500斤以上,产值增长可期。”潘玉辉信心十足地说。 东兴市地处北部湾沿海,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水质优良,是发展淡水养殖的理想区域。
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以罗氏虾、白虾、鲈鱼等为代表的特色水产产业,推动“渔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友好”三者并进。 竹山村罗氏虾养殖基地的建设,不仅在产业布局上延伸了东兴镇原有的罗氏虾项目的空间链条,更为周边群众打开了新的增收通道。基地在推进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的同时,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参与水产管理、饲料投放、设备维护等环节,目前已为当地村民提供4个稳定就业岗位,月薪约3500元。基地还通过“以养带培”的方式,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帮助更多群众掌握淡水虾养殖的核心技能,为村级集体经济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持续动能。 工人正忙着收虾。
本文来自【上思县融媒体中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