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0日,叶县洪庄杨镇的一处农家小院中,传出阵阵清脆的笑声。青年志愿者正俯身细致地为残疾老人刘奶奶测量血压:“136/88,比上次好多了,您要记得按时吃药啊。”话音刚落,老人脸上便漾开了欣慰的笑容。
11月10日,叶县洪庄杨镇的一处农家小院中,传出阵阵清脆的笑声。青年志愿者正俯身细致地为残疾老人刘奶奶测量血压:“136/88,比上次好多了,您要记得按时吃药啊。”话音刚落,老人脸上便漾开了欣慰的笑容。
随后,志愿者在随身携带的健康档案上仔细记录下这一数据。这温馨的一幕,正是叶县“青力助残·阳光伙伴”行动的一个缩影。
助残之路,任重道远。面对服务与需求不匹配的现实问题,共青团叶县县委主动联合其他部门,建立全县“一人一档”精准台账,组织志愿者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通过每月更新、动态调整,真正实现“缺什么补什么”的精准服务,让关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残疾人的心田。
在保安镇的一间教室里,教师志愿者张梦娜正耐心引导听障儿童小安(化名)用画笔表达内心。她设计的游戏化课程,帮助孩子在缤纷色彩中打开心扉。“自从志愿者来了以后,孩子变得开朗多了,也愿意和人交流了。”一位家长感动地说。
如今,在叶县这片热土上,一个集“需求精准识别、专业结对服务、就业赋能发展、社区网点支撑”于一体的四维联动助残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推动助残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润”转变,让温暖抵达每个需要帮助的角落。
为扩大服务覆盖面,叶县在18个乡镇(街道)均组建了“专业人才+志愿者”服务队,汇聚了医疗、心理、法律等领域专业人才400余名,提供从日常照料、康复指导到心理疏导的全链条关爱服务。
同时,城区建成10个助残服务点,不仅是应急服务驿站,更兼具“微心愿收集站”“志愿者联络站”等功能,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关爱在身边”。
精准帮扶,久久为功。叶县秉持“造血胜于输血”的理念,着力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共青团叶县县委联合残联开展多项技能培训,并积极培育“残疾人主播”等新业态,助力残疾人从“受助者”转变为“创造者”,用双手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9场,惠及500余人次。
常村镇的蜂农刘都因车祸双腿瘫痪,今年又逢蜂蜜滞销,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共青团叶县县委乡村振兴联盟成员、本地网红马小波主动为他策划直播带货,首场直播仅两小时便售出300斤蜂蜜,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如今,刘都依靠养蜂实现了自给自足,笑容也重新回到了脸上。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智慧助残’平台建设,推动服务从‘应急响应’向‘长效赋能’升级,从‘输血帮扶’向‘造血发展’转变,全力打造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叶县样本’。”共青团叶县县委书记滕丽敏说。(蔡长伟 姬冠鹏 赵一霖/文图)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