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条涨价堪比黄金!AI吃掉全球一半产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4 14:56 1

摘要:更骚的是,这玩意儿现在一天一个价,早上报三百八,下午可能就四百二。商家都不敢囤货,怕拿在手里砸锅。

我去年攒机子买的DDR4内存条,16G的,花了不到两百。

现在这玩意儿值钱了,京东上同款标价四百多。得嘞,一年翻一番,比我买的理财强多了。

更骚的是,这玩意儿现在一天一个价,早上报三百八,下午可能就四百二。商家都不敢囤货,怕拿在手里砸锅。

华强北的老板们现在不叫它内存条了,改口叫“黑色金条”。

这是市场规律?别逗了,这是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巨头联手给你上的一堂“什么叫垄断”的实操课。

简单说,内存涨价不是因为你电脑需求大了,是因为AI那帮人把产能全吃了。

内存本质上就是电子设备的记忆单元,分两种。一种是NAND闪存,断电也不丢数据,你的固态硬盘U盘都靠它。另一种是DRAM,需要持续供电但读写飞快,你电脑和手机的运行内存就是这玩意儿。

而基于DRAM技术的高端品类HBM,高带宽内存,专门伺候AI计算和服务器。

现在问题来了。AI训练一个模型需要海量数据实时流转,单台AI服务器对DRAM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8倍。

OpenAI一个公司,每月就要90万片晶圆,吃掉全球DRAM产能的53%。53%啊兄弟,剩下全世界所有电脑、手机、平板加一起分那47%。

三巨头一看,这玩意儿利润高啊,于是集体转身,把产能全切给AI了。

DDR4?停产。DDR5?限量。LPDDR4X?进入产品生命周期末期。翻译一下就是:爱买不买,不买滚,我可不伺候。

于是好戏开场了。

深圳华强北的档口老板们,二季度就开始大规模扫货,把民用市场的现货流通量吃得干干净净。

有经销商怕后面拿不到货,加倍甚至三倍下单。有的渠道商干脆把货囤起来不卖,人为制造短缺。数码市场,200多块的内存条直接涨到400多,1000多的涨到近2000。

红米K90系列发布会,卢伟冰和雷军专门出来解释,说内存成本涨太多,手机不得不涨价。装机党们傻眼了,原本几百块的预算现在直接翻番。手机用户也懵了,原来加内存版本差两百,现在差五百。

商家们怕拿在高价根本不敢囤,只能小批量采购维持供应。消费者怕明天又涨一百,赶紧下单。

然后,价格越涨越买,越买越涨。

那这是不是一个正常的周期?存储行业不就这样,涨涨跌跌。手机大容量化价格暴涨,厂商过度扩产,价格暴跌,周期嘛,理解。

理解个der。再说一遍,这次不一样。

以前涨跌是市场供需错配,这次是巨头们主动集体减产涨价。这不是周期,这是精准围猎。

他们看准了A这波红利,把传统消费市场当牺牲品。你装机?你买手机?不好意思,你的需求不重要,利润才重要。

HBM一片赚三片的钱,DDR4一片赚半片的钱,换你你选哪个?

所以涨价这事儿是科技巨头的“利润转移游戏”

AI算力需求爆发,全球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大规模投入,改变了存储市场的供需格局。

巨头们用技术迭代当幌子,用产能调整当武器,用恐慌心理当催化剂,完成的一场完美收割。

AI改写了游戏规则,把本该属于消费者的产能,全部吸走了。这不是周期性波动,而是资源重新分配。

现在的内存,不只是一根条子。是全球三大存储巨头利益博弈的筹码,是作为普通消费者,在这场科技浪潮里,被迫承受的那份成本。

它现在叫黑色金条,不是没道理的。

来源:牛顿顿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