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11 月 1 日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的一记法槌落下,为大衣哥” 朱之文被网暴一案的闹剧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
面对持续四年的网络暴力,“大衣哥”朱之文终于拿起了法律武器,而判决结果大快人心。
一纸判决,终于为“大衣哥”朱之文长达四年的噩梦画上了句号。
11月1日,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对“大衣哥”被网暴案作出一审宣判。
这名长期制作、发布侮辱诽谤视频的女子,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法律代价。
那么,这些年,大衣哥朱之文究竟都遭遇了什么呢?
2025 年 11 月 1 日 ,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的一记法槌落下,为大衣哥” 朱之文被网暴一案的闹剧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
被告人孙某某,因长期在网络上发布侮辱、诽谤“大衣哥”的视频,被判定构成侮辱罪与诽谤罪,数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六个月。
回顾孙某某的恶劣行径,从 2020 年到 2024 年,这四年间,她仿佛着了魔一般,发布数百条恶意视频,在网络的土壤中肆意生长、扩散,着实令人愤慨,
在这些视频里,孙某某无所不用其极,又是P图恶搞,把朱之文的脑袋P到别人的身体上,丑化他的形象;
又是在标题上直接辱骂,编造各种不实谣言,对朱之文及其家人进行全方位、持续性的攻击。
这种毫无底线的行为,既严重损害了朱之文的名誉,也扰乱了网络环境的和谐与安宁,最终,她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但其实,朱之文并不是没有想过息事宁人……
面对长达四年多的网络暴力,朱之文并非一开始就选择反击,他也曾试图用温和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开始,他尝试通过私信与孙某某沟通,希望能以理服人,让对方停止这种伤害行为。
可孙某某就像被流量和恶意冲昏了头脑,对朱之文的善意置之不理,反而变本加厉。
后来,朱之文又向平台投诉,期望平台能出面制止这种不良行为,维护网络的清朗空间。
然而,投诉的效果微乎其微,孙某某依旧在网络上肆意妄为。
直到2023年5月,朱之文终于忍无可忍,首次拿起法律武器,委托专业律师团队进行公证取证。
四年多的折磨,让他从一个单纯热爱唱歌的农民,被迫成为了一名为尊严和名誉而战的法律维权者。
如今,这场胜诉让他 “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也让大众看到了法律对网络暴力的零容忍态度,但回过头来细数“大衣哥”案,孙某某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发指!
闹事者的狂欢孙某某就像一个网络背后的“毒箭手”,每一支“毒箭”都精准地射向朱之文及其家人。
她将朱之文的头像 P 到低俗画面中,对朱之文个人形象恶意丑化,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公然践踏,让朱之文在不明真相的网友眼中成为了笑柄。
而编造“出轨”、“逃税”等谣言,更是给朱之文的名誉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在当今社会,名誉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像朱之文这样的公众人物,名誉受损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事业发展和正常生活。
而孙某某却全然不顾这些,为了所谓的流量,肆意编造谎言,企图用这些虚假信息来吸引大众的眼球。
更让人愤怒的是,她的恶意攻击还延伸到了朱之文的家庭,就连他未成年的孙子都未能幸免。
孩子是无辜的,本应在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环境中成长,却因为孙某某的恶行,被卷入了这场可怕的网络暴力漩涡,遭受着无端的恶意和伤害。
这种牵连家人的行为,无疑是网暴者最恶劣的行为之一,严重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和人性准则,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和网络秩序的严重破坏。
但事实上,朱之文所遭遇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仅仅是孙某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反映了整个社会在流量诱惑下的思想道德滑坡和价值观的扭曲……
朱之文成名后,部分村民的行为就已经让人寒心。
他们将朱之文视为 “摇钱树”,觉得他既然出名了、有钱了,就应该无条件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
于是,索要钱财、车辆的事情屡屡发生,甚至有人为了拍直播,直接踹开朱之文家的门,毫无礼貌和尊重可言。
借钱不还更是成了常态,他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朱之文的财富,却从不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
这种“升米恩斗米仇 的现实版演绎,让朱之文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曾经的乡亲情谊在利益面前变得一文不值。
而孙某某的出现,则是网络时代“流量焦虑”的极端体现。
她明知恶意发布侮辱、诽谤他人的内容是违法的,却被流量冲昏了头脑,“脑子一热” 就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她以为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可以快速获得关注,成为网红,却没想到最终要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自由的代价。
而她的案例也并非个例,在网络上,还有许多人为了流量不择手段,低俗炒作、恶意攻击、虚假宣传等行为屡见不鲜。
人们不再关注内容的质量和价值,而是只看重流量的多少,甚至为了获取流量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尽管朱之文在这场维权之战中取得了胜利,让闹事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大快人心。
“大衣哥” 案的判决结果,不仅仅是对明星维权的一次有力支持,更是给广大普通人敲响了警钟: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言论。
但这种自由是有边界的,一旦越过了法律的红线,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长沙政法频道:《“‘大衣哥’被网暴”案宣判,造谣女子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4年期间剪辑数百条侮辱视频,称与对方素不相识》2025年11月2日
凤凰资讯:《“大衣哥”遭网暴案被告人获刑6个月!代理律师发声》2025年11月1日
极目新闻:《胜诉四年网暴案,被告人获刑六个月,“大衣哥”朱之文:“忍得了攻击我,忍不了攻击家人”》2025年11月4日
首都文明网:《大衣哥”胜诉!要让每一名网暴者付出法律代价》2025年11月5日
来源:春日筆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