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报道全运会女排青年赛事时,记者发现不少新一代运动员看过日本动漫《排球少年》。浙江队自由人王诺平,一位身高一米六出头的姑娘,直言自己受到这部动漫的激励,喜欢同样个子不高却热爱排球的主人公。
新华社深圳11月14日电 闲记:期待“出圈”国产体育动漫自信“上场”
新华社记者刘艺淳
最近报道全运会女排青年赛事时,记者发现不少新一代运动员看过日本动漫《排球少年》。浙江队自由人王诺平,一位身高一米六出头的姑娘,直言自己受到这部动漫的激励,喜欢同样个子不高却热爱排球的主人公。
在篮球圈,赵继伟等运动员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观看《灌篮高手》电影版的感受。这部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经典动漫,2022年以电影形式回归,依然打动人心。
体育动漫向来是日本动漫中极具影响力的类型。许多青少年正是被这些热血故事鼓舞,才萌生对某项运动的兴趣,甚至最终走上职业道路。
放眼国内,动漫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涌现出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带来惊喜;“熊出没”系列动漫电影有一大批忠实粉丝,票房在春节档也不落下风;今年《哪吒2》的票房更是突破150亿元,冲到了全球电影票房榜前列。
热度之下,体育题材的动漫作品有些落寞,真正有影响力的体育动漫并不多见。我们似乎仍在等待一部能够承载中国体育梦想、凝聚集体记忆的原创作品,在恰当的时机,自信“上场”。
其实我们从来不缺对体育的热情。每逢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相关话题总能引爆社交媒体,一些有魅力、有特点的运动员也收获了大批粉丝。国产体育动漫也并非一片空白,两年前开播的篮球国漫《左手上篮》微博阅读量、抖音播放量都破亿,但随后更新频率、情节丰富度有所下降,讨论度走低。上一部称得上时代记忆的还是20年前播出的动画《围棋少年》,豆瓣评分高达9.2分,被“90后”视为童年经典。总体来看,国产体育动漫数量偏少,尚未形成规模化效应,也未能培育出稳定的受众群体。
国产体育动漫的发展为何有些坎坷?一位参与过《哪吒》制作的动画师告诉记者,体育动漫对动作流畅度和镜头表现力要求特别高。“普通的动画片,打斗场面只是点缀;但体育动漫整场都是比赛,每一帧都要画得细致,从投入产出看,确实不太划算。”另外,爆款国漫多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像《围棋少年》也是加入了武侠、抗倭等背景才更吸引人。而纯粹的体育题材创作空间有限,若缺乏创新元素,很难引发广泛共鸣。
过去的国产体育动漫,很多时候是作为商品的附属品出现,比如为了卖玩具拍的《火力少年王》;或者是偏向知识普及,像记者儿时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羊运动会”系列。时间长了,不少观众对体育国漫的印象,就停留在“给小孩看的动画”上。
如今,呼唤国产体育动漫的时机正逐渐成熟。《哪吒2》的成功证明国产动漫制作技术和市场运营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中小学体育社团的普及,为体育动漫的创作提供了现实土壤和共鸣基础,社团组队、全国高中联赛等常见情节,已不再让观众觉得“脱离现实”;体育赛事衍生产品的火爆,更逐步打通了变现路径,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
记者在深圳一家很小的动漫周边店看到,一个成本不到一块钱的徽章,印上动漫人物后能卖到几十元。店里69元的体育动漫人物盲盒,每天销售额过万元。随着全运会的展开,体育动漫的衍生产品受到热捧。特别是《排球少年》的稀有版徽章,在二手市场炒过千元。仿佛万事俱备,只是缺少一部“出圈”的国产作品。
新一代青少年需要自己的体育动漫偶像,中国体育也需要这样的文化载体传递精神力量。当动漫技术日趋成熟,当市场需求日益旺盛,当体育精神深入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青年一代运动员能骄傲说出自己因被国产动漫所鼓舞,而对自己从事的运动充满热爱。(完)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