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格力副总裁王自如,为何负债一亿?小心对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11:00 1

摘要:然而协议的残酷性在2019年显现:因业绩未达目标,触发回购条款,王自如需返还本金3383万元及年利率12%的利息。

王自如坐在绿皮火车硬座,吃着泡面,他坦言自己因负债一亿元被限制高消费。

许多人疑惑,这位曾被称为“格力之狐”的前副总裁为何沦为“老赖”?

事实上王自如的负债与格力及董明珠并无关联,而是源于十多年前他亲手埋下的一颗雷。

简单来说一切源于四个字:对赌协议。

对赌协议在法律上称为估值调整机制。当时王自如的ZEALER公司为获取发展资金签署了对赌协议。

然而协议的残酷性在2019年显现:因业绩未达目标,触发回购条款,王自如需返还本金3383万元及年利率12%的利息。

2021年8月王自如退出相关借贷,并卖车卖房、转让股份以筹措资金。2024年1月法院强制执行3383万元。

若进行简单推算:初始本金3383万元,每年12%的利息约为406万元,五年累计利息达2030万元。

再加上违约金、诉讼费、税费等约500万至1000万元,员工赔偿及运营遗留费用约1000万元,以及其他欠款,总债务规模约9000万至1亿元。

对赌协议的恐怖之处在于个人连带责任。它让王自如从公司老板沦为负债亿元的“老赖”,而这并非孤例。

王健林因对赌失败失去万达控制权,断送王思聪接班可能;王思聪因熊猫直播对赌,从身价数十亿到负债数亿,靠母亲援助才得以缓解;俏江南张兰被迫低价出售公司,失去控制权。可以说,对赌协议将许多企业家逼上绝路。

王自如坦言再次创业是为还债,但他能否还清这亿元债务?可能性极低。

乐观估计年营收5000万元,净利率20%,年净利润1000万元,还清债务需十年。

现实是当前创业环境下,连406万元的年利息都难以偿还。那么王自如究竟欠哪家公司的钱?他为何当初同意这份对赌协议?

时间回到2012年。iPhone横空出世,带动智能手机爆发。

王自如凭借对数码的热情、能说会道的口才以及酷似刘翔的形象,创办ZEALER,迅速成为数码圈顶流。2012年7月,雷军的顺为基金投资200万元,获得25%股份,公司估值仅800万元。

2014年4月至8月OPPO、vivo、步步高三家手机厂商共投入600万元,获得约9%股份,估值跃升至6700万元。

这一轮融资虽解决资金问题,却埋下争议种子:拿厂商的钱如何保证评测独立性?

2015年1月腾讯系投资平台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入场,以15%股份换取投资。

按工商登记推算,此轮融资额约2250万元,估值抬升至1.5亿元,较上一轮提升2.2倍。

至此ZEALER三轮融资总额约3050万元,投资方占股超40%,远超王自如最初设定的投资人持股不超过30%的预期。

王自如真正出圈,还是因为与罗永浩的公开辩论。

2014年8月两人就锤子手机评测展开三小时论战。罗永浩当着数百万网友的面,逐条揭露王自如收取厂商资金、为厂商说话的证据,将“独立评测”的底牌公之于众。

辩论后ZEALER知名度暴涨,但公信力一落千丈。核心问题浮出水面:一家依赖厂商赞助的评测机构,如何保持独立立场?

更致命的是商业模式的困境。

ZEALER业务分为三块:测评视频维持影响力但不赚钱;实验室可用于融资但烧钱巨大;维修业务被寄予盈利厚望,但要做大必须与厂商深度绑定,进一步加剧独立性争议。

长视频制作周期超一周,而2016年后短视频崛起,流量分发逻辑变革。据多家媒体报道,2016年前后的A+轮融资中,上海曙晖创业投资中心投资ZEALER,正是这一轮埋下隐患。

部分轮次存在业绩目标加回购安排的对赌结构,且附带个人连带责任。2024年1月深圳南山区法院立案强制执行,执行标的约3383万元,申请执行人为上海曙晖创业投资中心。

许多网友认为,王自如与ZEALER错失短视频黄金时代,否则可能成为“影视飓风”的加强版。

同样从事评测,为何差距如此之大?

影视飓风创始人父亲是圆通总裁,家境优渥,让他能从容探索商业模式,如今年营收破亿。而王自如从出租屋起步,为获取发展资金签下致命对赌协议。

在短视频崛起、流量逻辑巨变的节点,他既无试错余地,也无转型时间。

查阅早期资料,从王自如前女友的描述到ZEALER的创业历程,不难在他身上看到许多创业者的影子。

此前一位女网友发帖缅怀因脑溢血去世的堂哥,称其好高骛远、创业屡败、油嘴滑舌、终身未娶。本以为网友会附和批评,不料却掀起祭奠浪潮,数十万条评论几乎清一色为“堂哥”鸣不平。

最戳心的评论是:“作为家族唯一嫡子,自知背后无人,一人扛之,本想以一己之力光耀门楣,奈何命运多舛,折戟沉沙。”

成王败寇,向来如此。正如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所说,未成功时,投资人评价其“相貌平平、文化不高、说话无感染力”;成功后,却变成“沉稳偏执、具有优秀品质”。

王自如不过是那个背着一亿债务、坐着绿皮火车的“堂哥”罢了。他曾是科技圈顶流,也曾怀揣梦想、拼尽全力,只是对赌协议的利滚利,将他从公司老板推向了失信“老赖”的深渊。

来源:溪说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