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是没想到,缠了十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2025年11月4日,在盐湖区司法局局长郭春红的现场指导见证下,王氏姐弟在南城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郑重签署调解协议,握手言和的瞬间,积压多年的隔阂烟消云散。这场因遗产分配与住房占用引发的家庭矛盾,终在矛调中心与派出所五个多
“真是没想到,缠了十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2025年11月4日,在盐湖区司法局局长郭春红的现场指导见证下,王氏姐弟在南城矛盾纠纷调解中心郑重签署调解协议,握手言和的瞬间,积压多年的隔阂烟消云散。这场因遗产分配与住房占用引发的家庭矛盾,终在矛调中心与派出所五个多月的联合攻坚下,以“冷法理+暖亲情”的调解艺术圆满化解。
生活困顿引风波 家庭矛盾陷僵局
今年年事已高的王某某,在家中排行老二,早年买断工龄后失业,长期靠捡废品维持生计。母亲在世时,他尚能得到家人照料,而母亲的离世不仅让他失去生活依靠,更点燃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据称母亲生前曾口头承诺,身后将用积蓄帮扶生活困顿的他,这份未书面确认的“遗愿”,成为王某某索要父母“遗产”的核心诉求。
母亲去世后,王某某多次前往大姐家中“讨要说法”,甚至通过播放高音喇叭等方式制造不良影响,引发激烈争执。社区多次介入协调无果,辖区派出所三次出警仅能暂时平息事态,却无法根除矛盾。雪上加霜的是,王某某长期占用五弟的单元房拒不搬离,严重侵害了五弟的合法权益,原本和睦的姐弟五人反目成仇,家庭关系陷入无法收场的僵局。期间,家人曾通过中间人多次协商达成初步共识,却均因王某某的临时反悔功亏一篑,派出所的“刚性”告诫更激化了他的对抗情绪,矛盾陷入“调解-反悔-再闹-再调解”的死循环。
警调联手破坚冰 冷暖相济化积怨
2025年5月8日,走投无路的五弟向南城矛调中心正式申请调解。接案后,调解员徐正平深知案件的复杂性与敏感性,立即启动“警调对接”机制,与辖区派出所组建联合调解工作组,共同制定“冷暖结合”的攻坚策略。
“调解不能只讲法理硬压,也不能只谈亲情纵容,得刚柔并济才能触动人心。”徐正平介绍,一方面,工作组拿出法律条文,严肃指出王某某“无理骚扰他人、非法侵占房产”的行为已涉嫌违法,明确告知其法律后果,用“冷”法理校正其认知偏差,让他正视自身过错;另一方面,调解员与民警主动关心王某某的生活困境,耐心倾听其诉求,设身处地为他谋划后续生计保障,用“暖”真情化解其对立情绪。
五个多月的拉锯战中,调解团队从亲情伦理和法律事实双维度切入,“举实例、分责任、讲法律”耐心疏导,同时重点做通其他姐弟的思想工作,用血脉亲情唤醒大家的包容之心。在补偿金额协商环节,姐弟们从最初愿意支付的6万元,逐步让步至7万元、7.5万元,每一次提升都凝聚着调解员的不懈努力和家庭成员修复亲情的诚意,最终各方达成8万元补偿及王某某限期腾退房屋的一致意见。
案结事了人和 彰显基层治理智慧
“此案的成功化解,关键在于‘警调结合’的机制优势和‘法理+亲情’的调解艺术。”徐正平总结道。这场历时五个多月的调解,不仅为生活困顿的王某某解决了基本生活保障,厘清了姐弟间的房产权益,更弥合了濒临破裂的家庭亲情,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
这起案例是盐湖区南城矛调中心“以人民为中心”调解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中心持续深化“警调对接”“诉调联动”机制,针对复杂矛盾纠纷采取“法律刚性约束+情感柔性疏导”的双轨模式,让法治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盐湖区南城矛调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战略部署,着力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质效,以扎实的基层治理成效护航社会和谐稳定,让法治阳光照亮千家万户。
来源:十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