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法律援助中心成功办结一起七旬老人征地补偿款纠纷案件,帮助72岁的乔某某拿回被拖欠近两年的树木附着物补偿款3万余元,以专业法律服务为老年群体撑起法治“保护伞”。
近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法律援助中心成功办结一起七旬老人征地补偿款纠纷案件,帮助72岁的乔某某拿回被拖欠近两年的树木附着物补偿款3万余元,以专业法律服务为老年群体撑起法治“保护伞”。
乔某某是准格尔旗大路镇某村村民,1998年响应退耕还林政策,在村集体土地上种植了杏树、杨树等林木。2023年11月,某公司因铺设管道征用该地块,发放征地补偿款4万余元,其中地上附着物补偿费3万余元。然而,补偿款拨付至村委会后,同村其他社员均顺利领取,乔某某的补偿款却被社集体以“树木种在集体土地上,补偿应归集体”为由拒绝发放。
多次沟通无果后,2025年6月,年事已高、缺乏法律知识的乔某某来到准格尔旗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鉴于其符合老年人法律援助条件,立即启动“老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当日便完成案件受理、审查,并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承办。
承办律师迅速介入案件,通过梳理案情、调取证据,明确本案系典型的承包地附着物补偿分配纠纷,社集体以“社员会议”为由扣发个人补偿款缺乏法律依据。随后,律师协助乔某某撰写诉状、整理证据材料并完成立案,全程提供免费法律服务。2025年10月23日,案件开庭审理,庭审中援助律师围绕案件事实与法律依据据理力争,清晰阐述承包地附着物补偿款应归种植人所有的法律规定。最终,法院采纳律师代理意见,判决涉事社集体向乔某某支付附着物补偿费30000.7元。因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该判决为终审判决,一场持续近两年的纠纷就此圆满化解。
近年来,准格尔旗法律援助中心聚焦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不断完善“助老护老”法律援助服务机制,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理流程、优化律师指派、开展专项服务等举措,高效解决老年人在征地拆迁、赡养抚养、财产继承等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2025年以来,中心已办理涉老年人权益法律援助案件49件,成功为老年人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用法治力量守护老年群体的幸福晚年。(张瑞祥)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