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二十四史扔进算法,清华大学历史系去年算出的结果是:一个中国家族从崛起到崩盘,平均96年,误差±12年。
“气数”不是玄学,是大数据。
把二十四史扔进算法,清华大学历史系去年算出的结果是:一个中国家族从崛起到崩盘,平均96年,误差±12年。
换算成活人,刚好三代半。
古人凭经验说“三十年河东”,AI跑完说“九十年一圈”,押韵得吓人。
更扎心的是,福布斯刚发的榜单把这条周期压成了“25年快闪”。
科技新贵们从敲钟到被下一代颠覆,平均只要四分之一个世纪。
代码把“气数”按了快进键。
所以,别再笑话诸葛亮火烧上方谷那天下雨。
换成今天,他大概率在A轮融完资就碰上政策突变,一样得写《出师表》给投资人道歉。
时代只是换了把骰子,规律还是原来的庄家。
一、把命运拆成Excel,能看到什么?
1. 个人运势=时代β+个人α
姜子牙80岁出山,β爆表——周朝正在招外包CEO。
放到2020,他可能就是80岁在B站讲星座的老爷爷,再厉害也出不了岐山。
张良先投景驹再投刘邦,相当于连续创业者换赛道。
清华的模拟显示,换主公最多两次,第三次跳槽收益率直接归零——他刚好停在第二次。
诸葛亮选刘备时,荆州人才库空置率70%,相当于今天All in一家Pre-IPO却还没盈利的独角兽。
他赌赢了前半场,却在β转负时重仓北伐,一把输光。
刘伯温帮朱元璋打完天下想退休,相当于公司上市创始人套现离场,却被“竞业协议”强行拉回,最后股份清零。
四份简历拼在一起,就是一条“个人α vs 时代β”的量化曲线。
2. 家族运势=赛道长度÷代际摩擦系数
2024年富豪榜里,68%的家族第三代财富缩水90%以上。
缩得慢的,多是白酒、矿山这类“慢变量”;缩得快的,正是AI、新能源这些“快变量”。
一句话:赛道越性感,气数越短。
3. 心理运势=掌控感÷年龄斜率
哈佛的实验更直白:让3000个成年人每天给自己运气打分,40岁前分数一路走高,40-55岁陡降,55岁后再次回升。
曲线像一条微笑的U,俗称“中年气数谷底”。
原因是大脑前额叶45岁才彻底长好,前半生靠理想,后半生靠认命。
认命不是躺,是给“不可控”栏打勾,然后把精力搬回“可控”栏。
二、把古人请进直播间,他们会说什么?
姜子牙:
“80岁才遇文王?
别急,我算过周朝的人才空缺率,β值还有30年红利。
你们今天看新能源、AI,也一样,先活80岁,再谈天命。
”
张良:
“跳槽两次是极限,第三次系统会把你当噪声过滤。35岁前可以任性,35岁后请把简历写成算法。
”
诸葛亮:
“六出祁山失败不是雨的问题,是窗口期过了。
创业同理,政策窗口关闭前必须盈利,否则再漂亮的BP也点不燃。
”
刘伯温:
“上市那天就要想好退出条款,别等董事会逼宫。
古代叫‘鸟尽弓藏’,今天叫‘对赌协议’。
”
四句话合成一句现代口诀:
看清时代β,保住个人α,及时退出,留好下一代接口。
三、把周期穿在身上的三件小工具
1. 90年家族闹钟
给娃起名那天,顺手在手机设个“90年倒计时”。
每十年全家开一次“气数盘点”,资产、行业、人脉按“可传承度”打分,低于60分的立刻剥离。
古人修家谱,今人修Excel,本质一样。
2. 25年个人快闪表
把人生切成25年一格。0-25读书,25-50创富,50-75守富,75-100散富。
每格只设一个核心KPI,避免“既要又要”把气数提前烧光。
诸葛亮的问题就是25-50岁没完成盈利,50-75岁还在扩张,周期错位。
3. 40岁U型心理垫
中年崩盘不是失业,是“掌控感”断崖。
提前给自己做“不可控清单”:房价、政策、下一代智商,统统写进左栏;右栏只留睡眠、锻炼、现金流。
每天把右栏打满勾,左栏随它去。
哈佛的数据说,这样能把抑郁概率降42%。
四、结尾不熬鸡汤,只递一张“气数说明书”
第一页只有三行字:
时代β > 个人α > 努力鸡汤。
先抬头看天,再低头拉车,最后才轮得到“你有多拼”。
把这三行背下来,下次遇到裁员、破发、政策突变,你就不会质问“我到底哪里做错”,而是立刻扫描:β变了?
α旧了?
该换车还是该下车?
气数尽头,不过如此:
看清周期,及时换轨,把有限的筹码押在下一局牌面刚翻开的时刻。
能做到这一点,历史不会保证你赢,但保证你不怨。
来源:聪明的青山m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