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湖北监利农商银行毛市支行,客户经理的“办公室”从不局限于室内,更多时候是在田间地头、养殖场周边。我们坚持走进农户的生产现场,倾听他们最真实的金融需求。而这一次,我却在一位养猪户的猪圈门口,被“毫不留情”地拦了下来——也正是这个特别的瞬间,让我亲身经历了一堂关
在湖北监利农商银行毛市支行,客户经理的“办公室”从不局限于室内,更多时候是在田间地头、养殖场周边。我们坚持走进农户的生产现场,倾听他们最真实的金融需求。而这一次,我却在一位养猪户的猪圈门口,被“毫不留情”地拦了下来——也正是这个特别的瞬间,让我亲身经历了一堂关于现代农业发展、关于专业信任建立的生动课程。
那天,我和同事按照工作安排,前往当地一家生猪养殖场开展贷前调查工作。养殖场户主老李早已在院子门口等候,他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与我们交流时语气十分热络。我们跟着老李在院子里边走边聊,从养殖规模谈到经营规划,气氛始终轻松融洽。可就在我抬脚准备跨进猪舍大门,进一步了解养殖实况时,老李却快步上前一步,伸手拦住了我和同事。
“两位同志,实在不好意思,现在真不能就这么直接进猪舍。”他说话时语气温和,带着歉意,但态度却十分坚决,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
突如其来的阻拦让我们一时有些错愕,我忍不住疑惑地问:“李师傅,要是不进猪舍看看,我们怎么了解猪的实际养殖情况呀?”
老李闻言,伸手指了指猪舍门口设置的消毒池、旁边的更衣区,还有墙上安装的紫外线灯,神情严肃认真,仿佛在交代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对于我们养猪人来说,防疫就是行业的生命线,哪怕是一点小细节都马虎不得。为了做好今天的防疫工作,我今早还特地提前洗了澡,等会儿进猪舍前,还得换上这身专门的防疫衣服。”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一件迷彩纹的防疫罩衣,熟练地套在身上,动作干脆利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在执行既定任务。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突然豁然开朗——我们眼前的老李,早已不是传统印象中“靠经验养殖、凭感觉管理”的传统养殖户,而是一位具备现代养殖管理意识、严格遵循科学流程的新型农人。
人被拦在猪舍门外,但贷前调查的服务不能就此中断。我快速在心里思索解决方案,随后灵机一动,向老李提议:“李师傅,既然现在不方便进去,那要不咱们开个视频?您拿着手机进猪舍,带我们‘云上看猪’,这样既能了解情况,也不耽误您的防疫工作,您看行吗?”
老李听了这个提议,立刻露出了笑容,连忙掏出手机,打开视频通话功能,瞬间化身“养殖主播”。他一边切换镜头,一边如数家珍地介绍:“你们看,这批是刚进的仔猪,那边是怀孕母猪区……我们用的全是标准化饲料,定期做环境消杀。”
画面那头的猪舍干净整齐,猪只健康活泼;画面这头,我们仔细记录,不时提问。一场因“被拦”而临时发起的视频调查,反而成了我们对老李专业程度最直接的见证。
基于这份“隔空”建立的信任,我们很快完成了后续流程,为老李发放了贷款,支持他继续扩大规模、升级设施。
事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被拦在猪舍门外的瞬间。那并非阻碍沟通的隔阂,反而成了我们与老李之间更深层次理解的开端——我们尊重他坚守的防疫规矩,认可他的专业管理理念;而他也信任我们的服务态度与专业能力,愿意配合我们开展工作。这个小小的插曲,其实正是监利农商银行多年来服务“三农”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们深知,自己不只是贷款的提供者,更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同行者。从蔬菜大棚里精准调控的温度、粮食仓库中严格把控的湿度,到养猪场里规范执行的防疫标准,正是这些田间地头的细节,让我们读懂了新一代农人对土地的深厚眷恋、对农业事业的执着坚守,以及对实现现代化种养的坚定追求。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最贴近基层、最贴近农户的服务姿态,把金融支持的“活水”精准滴灌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为这片土地上的农业提质增效、农户增收致富,持续注入源源不断的暖心力量。
来源:中国农信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