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狂揽全市6成 GDP,小作坊逆袭成行业巨头,秘诀就俩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0 20:40 1

摘要:一座地级市的民营经济能牛到这种程度:1459 家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数量比不少省会城市还多;规上工业产值和营收双双冲破 1.2 万亿,排全国地级市第十;跨境电商五年暴涨百倍,农林牧渔总产值全省第一!

你敢信吗?

一座地级市的民营经济能牛到这种程度:1459 家 “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数量比不少省会城市还多;规上工业产值和营收双双冲破 1.2 万亿,排全国地级市第十;跨境电商五年暴涨百倍,农林牧渔总产值全省第一!

更狠的是,这里的民营企业撑起了全市 6 成 GDP、7 成投资、8 成税收,妥妥的 “经济顶梁柱”。

这座城市就是山东潍坊。

最近一组数据刷屏全网,2025 年潍坊新增 5 家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32 家山东民营企业 200 强、9 家中国制造业 500 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1500 家,R&D 投入强度达到 3.2%,比不少一线城市还高。

能在竞争激烈的民营经济赛道跑出 “加速度”,潍坊到底凭什么?

走进潍坊的工业园区,你会发现这里没有 “官气”,只有干事的 “热气”。青州的建富齿轮厂车间里,轰鸣的进口设备正在加工精度达微米级的齿轮,这些 “工业牙齿” 配套中国重汽、一汽等龙头车企,国内中型卡车市场占有率超 60%。谁能想到,这家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30 年前只是一间不足百平方米的小作坊。

老板张建富的创业故事堪称传奇。年轻时学木工的他,凭着 “榫卯要严丝合缝” 的较真劲,从机床学徒一步步做起。2015 年去德国考察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企业命运,看到人家百年企业靠精品立足,他果断抵押厂房贷款 8000 万,引进千万级的国际顶尖设备,把 “薄利多销” 的标语换成 “建富精品,转动世界”。如今工厂里有近 30 对父子同岗,甚至祖孙三代都在厂里上班,员工流失率常年低于 5%,“把企业做能传三代的百年老店” 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这样的逆袭故事在潍坊不是个例。临朐的华建铝业从简单的铝型材交易,做到覆盖 7000 多个品种的产业龙头;客乐思新材料专注高分子材料研发,产品远销美国、中东,靠的就是过硬的创新实力。截至目前,潍坊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已达 146.8 万户,省级以上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超 1200 家,民间投资占比 83.9%,连续 14 个月稳居全省第一。

企业能安心搞发展,离不开政府的 “神助攻”。潍坊的营商环境好得有多实在?当地老板们说得最直白:“不用琢磨怎么请客送礼,只管一门心思搞生产、拓市场。”

这里有全国独一份的 “尊商仪式感”—— 每年 11 月 1 日的 “企业家日”,不是走形式发奖状,而是高规格召开企业家大会,涉企政策先听企业意见,涉企议题邀请企业家列席。今年刚成立的潍坊企业家国际联盟,主席由歌尔集团董事长姜滨出任,政府退到幕后搭台,让企业家站 C 位,这种尊重让老板们心里暖烘烘的。

更让人叫绝的是潍坊的 “办事效率”。山东优越橡胶项目签订投资协议的第二天,就拿到了土地证、规划证、施工证等 “五证”,原本要 3 个月的手续,硬是压缩到极致,整个项目 5 个月就投产见效。这背后是潍坊连续 6 年迭代营商环境方案,将其列为 “一号改革工程”,还出台了专门的条例,让 “高效办成一件事” 有了制度保障。

融资难是很多民营企业的痛点,潍坊却把这事办得明明白白。线上 “金融超市” 一上线,企业只需填报需求,银行、担保公司就主动找上门。2024 年民营贷款余额达到 3866 亿,6 万多户首贷户拿到了 “第一笔贷款”,再也不用为 “征信白户” 发愁。用地指标单列、人社局 “订单式培训” 输送技工,企业发展需要什么,政府就补什么。

潍坊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搞 “单打独斗”,而是打造 “热带雨林” 式的产业生态。这里推行 “链长制”,以潍柴这样的龙头为 “链主”,开放核心技术平台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一起成长。华建铝业作为铝型材产业 “头雁”,建链补链强链,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向高端升级。

“揭榜挂帅” 机制更让创新活力爆棚。政府把产业技术难题列成 “榜单”,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解题。就像高分子新材料领域,本地企业联合山东大学团队,硬是研发出原本依赖进口的特种橡胶,成本直接砍半,还成功出口欧美。政府还主动搭建 “产业带 + 海外仓” 平台,得利斯的预制菜卖到东南亚,诸城的轮胎销到欧洲,企业赚了钱再反哺本地,形成良性循环。

最让人佩服的是潍坊的政企关系 —— 不是 “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是实打实的 “合伙人”。企业敢闯,政府就敢托底。豪迈要搞 “工业母机”,政府牵头引产业基金;歌尔押注 VR/AR,政府帮忙对接北京、深圳的科研资源。全市 1.2 万项事项 “免证办”,80 个审批事项 “智慧办”,审批效率提速 90% 以上,这种 “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的服务,让企业能甩开膀子干。

如今的潍坊,民营经济贡献了 9 成就业和 99% 的市场主体,从街头小店到行业巨头,从传统制造到高新技术,到处都是干事创业的热潮。昌乐县机关办公区不设院墙,“墙内事经理办、墙外事政府办” 成了默契;民营经济主题公园里,《民营经济促进法》条文刻在景墙上,与绿植相映成趣,法治保障与创业热情在这里共生。

有人问,潍坊民营经济为什么能这么强?

答案其实很简单:把企业的事当自己事,把“服务”落到细节里,企业自然会用脚投票。

潍坊的企业为啥蓬勃?答案就在这儿:

面子给足尊重,里子兜底便利,生态托举成长,政企互相成就。

这样的城市,何愁没有下一个潍柴、下一个歌尔?

来源:纪人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