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既叫好又叫座的群众文化品牌——访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段小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4 08:29 1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陕西省群众文化品牌化发展,指导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持续打造优秀品牌项目,11月3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段小虎。

记者 李卫

为进一步推动陕西省群众文化品牌化发展,指导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持续打造优秀品牌项目,11月3日,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段小虎。

记者:品牌化是一个行业品质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截至目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已经发布了两批70个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名单,请您谈谈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发展的战略意义与实践价值。

段小虎: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建设具有多重战略意义。一是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来自群众、植根于文化、形成于认同,是群众热情与智慧的交融升华,可显著增强群众对本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社会凝聚力。二是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建设,是促进全民文化素质整体提高的过程,通过参与活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三是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展示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窗口。

就实践价值而言,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往往是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有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改革注入新动能。如周至秦腔精品剧目展演等活动创新推出“戏曲+电商”模式,农民演员通过直播带货年增收超10万元;“武功镇河滩会”将传统庙会升级为集商贸、文旅、非遗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IP,带动周边乡镇餐饮、住宿收入增长35%;“凤县国潮巡游”融合羌族文化与AR技术,海外社交媒体曝光量达2亿次;岚皋“村BA”通过品牌化运营,带动当地文旅消费增长200%,成为“文化+体育+乡村经济”融合的全国标杆。

记者:在打造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中,如何落实好“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等要求?

段小虎:在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方面,一是要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精准把握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特点,实现文化产品供给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匹配。二是重点做好县(区)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通过流动服务、志愿服务、创意进乡村、“文化下乡”及加强与省市院团、高等院校结对共建等多元举措,建立“直达基层”的立体化通道。三是将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与在地化培育优质文化资源相结合,通过基层文化人才的挖掘培养、文化创意理念的引入、内在发展动能的激活,帮助基层培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优质文化资源植根于基层。

记者:目前发布的陕西省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中,给您印象最深的有哪些?

段小虎:陕西省公布的两批共70个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中,以下几个项目因其独特性、创新性或持久影响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极具历史传承价值的品牌——陈仓区民间社火。陈仓区民间社火被誉为“中国社火之乡”的活化石,每年正月吸引超10万名观众。

二是年轻化创新的品牌——岚皋“村BA”。该活动将篮球赛事与非遗展演、山货集市结合,抖音话题播放量2.3亿次,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40%。

三是具有文旅融合价值的品牌——关中忙罢艺术节。艺术家驻村创作,麦田剧场、大地艺术装置,带动西安市鄠邑区乡村旅游收入年增35%。

四是具有科技感的创新品牌——陕西省图书馆“听声音看世界”文化助盲公益项目。3D打印盲文图书、无障碍电影解说数据库、建立视障读者“一对一”陪读制度,让科技造福视障群体。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好的项目。这些项目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除了坚守文化根脉、解决现实痛点、敢于突破边界、善用现代科技外,共同点是有效增加了群众文化获得感,形成了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构成了陕西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样本库”,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现代表达、精准供给、破圈传播积累了宝贵经验。

记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如何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项目?

段小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需要系统性思考和创新实践。

一要依托地域特色文化,做好品牌策划。要结合当地非遗项目、民俗节庆、历史人物等来策划品牌活动。

二要体现分众化服务的策划思想,精准对接受众需求。

三要突出内容创新与形式突破。如凤县国潮巡游将传统民俗与角色扮演结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关中忙罢艺术节、“村BA”的跨界融合模式,将文化广场改造成了“沉浸式体验空间”。

四要优化运营机制。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单一的主导模式向多元主体协同转变,完善“政府指导+机构执行+社会参与”。

五要注重品牌传播与影响力提升。

六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汇聚社会各方智慧。可采取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设立“金点子”奖激励吸纳创新提案等方式,汇聚各方面的智慧。

总之,打造群众文化品牌需要坚持“群众主体、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惠民为本”的原则,通过品牌战略规划、创意性的活动策划、精细化运营、持续化创新,培育既叫好又叫座的群众文化品牌,实现从“有活动”到“好活动”再到“品牌活动”的升级跨越。

来源:陕西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