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幕时刻,股神巴菲特,依然用他喜爱的方式——写信,向全世界的人们,散发人生感悟,非常珍贵。与以往不太一样,这一次,他并没有谈及过多的投资策略、理念以及对财经热点的思考,而是站在一位长者的立场,回顾自己的挚友和人生,并殷切地诉说他对后辈们的期许。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巴菲特在其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多次涉及对报纸的投资甚至亲身经营,并且还领衔过一些重磅文章/报道的选题和撰文,其实也算是一位优秀的专栏作者。这当然也能从他多年来记录下的无数致股东信和其他文章中得以印证。可谓笔耕不辍,善于将自己的思想向大众传播。有人说,每次读他写的信或者文章,总有一种“如诗般隽永”的感觉,也有投资者会仔细揣摩每一句句子,希望从中获得超额回报的灵感。细读这封信后,第一感觉就是巴菲特是围绕人在徐徐展开他的论述。正如文章最后一句的点题:“仔细选择你的英雄,然后效仿他们。你永远不会完美,但你可以变得更好。”其中不乏格雷尔·阿贝尔、查理·芒格这样的伯克希尔继承人、亲密投资战友,也包括他投资过的奥马哈太阳报、可口可乐、中美能源公司当年的企业领袖,甚至提到了他小时候的家庭医生和小学老师。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曾经住在离他唯一的居所和办公地点附近。这里巴菲特显然是惊叹于人生际遇的奇妙之处,这些他投资生涯中的重要伙伴和朋友,居然都那么近。也是在抒发对家乡奥马哈以及美国中部地区的深厚感情。这再次提醒人们:要和优秀的人为伍,从他们身上不断学习好经验品质。正如瑞·达利欧、稻盛和夫经常提及的一样。当然,这封信中也不乏他对后巴菲特时代伯克希尔的布局思考。巴菲特虽然去意已决,但不会完全退出伯克希尔,主要是通过较长期保留大量伯克希尔A类股,以及通过可能是极少的参与度,帮助伯克希尔“得到一个有用的想法,或者得到一个我们本来可能不会得到的机会”。当前巴菲特依然每周有五天在办公室,只不过由于伯克希尔的规模和市场水平,他对这家巨无霸企业的日常经营想法已经很少,但不是零。从明年开始,他很可能会继续保持这种工作节奏,只不过他对日常经营和投资决策的参与度势必会越来越少,但压阵感很可能依然还会保持。他在信中表达了对“接班人”格雷尔·阿贝尔的高度信任和重托。阿贝尔势必将担负起伯克希尔未来发展的重任,鉴于他的专长主要在能源和会计等方面,伯克希尔投资组合未来的重点很可能也会在能源和守成方面。当然,财产与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依然还会是伯克希尔未来的重中之重。巴菲特在信中或许已经暗示:阿贝尔对此类保险业务的上升潜力和危险的了解,远远超过许多长期从事该业务的高管。这类保险业务的模式是“预付保费、事后赔付”,所带来的浮存金虽然是短久期的,但多笔且连续的保单带来的浮存金则是长期稳定的。而且这种保险业务反而因为其保险责任期短,更容易合理预测其赔付率,从而提高浮存金的稳定性。保险浮存金是巴菲特能够长期保持股市优秀战绩的根本,他可以通过保险浮存金获得更多杠杆资金,而这些资金的年均成本非常低,甚至远低于同期国债利率。换句话说,他的资金实力来自这些保险浮存金,从而能够帮助他在和企业高管谈判时候,获得优先股、高股息、回购协议等等“优惠”,帮助他在普通股价增长之外,获得额外的护城河。这类护城河才是真正的稀缺资源和实力,往往能够帮助他几乎锁定胜利果实,而不太在意一只股票普通股的涨跌。从这点看,如果普通人没有这方面的资金实力和话语权,而盲从他的选股策略,就很可能吃大亏。当然,保险业务本身的盈利也非常不错,第三季度财报中,仅仅单个保险业务的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逾两倍至23.7亿美元,有力支撑起伯克希尔整体的营业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近34%。截至今年九月底,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增至惊人的3817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这显然是一种“防御性”的做法,为伯克希尔未来的投资提供了大量弹药。只不过,在后巴菲特时代,摊子已经铺得很大的伯克希尔能否继续维持住其投资领域的神奇业绩,还是进一步转型成一家以保险业务为核心的巨头企业,还有待观察。总之,与其希望向巴菲特学习炒股策略,还不如多读读他多年积累下来的大量论著,学习他的做人方法。摘要:落幕时刻,股神巴菲特,依然用他喜爱的方式——写信,向全世界的人们,散发人生感悟,非常珍贵。与以往不太一样,这一次,他并没有谈及过多的投资策略、理念以及对财经热点的思考,而是站在一位长者的立场,回顾自己的挚友和人生,并殷切地诉说他对后辈们的期许。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来源:财经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