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S:月底的成都考察研学,地产观察联合麓湖共创,麓湖营销策划和品牌核心团队全员出动首次分享,还有额外成都顶豪考察,不容错过!
PS:月底的成都考察研学,地产观察联合麓湖共创,麓湖营销策划和品牌核心团队全员出动首次分享,还有额外成都顶豪考察,不容错过!
前两天实销吴昊老师发了篇文章,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市场就那样,再抱怨也没用。
重要的是要调整自己。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市场再差也有卖的好的楼盘;然后多看看这些楼盘的优点,学习一下他们都是怎么成功的;最后就是找内因提高自己的硬实力,从产品定位、工程细节、营销传播等多个角度加强一下……
其实核心就是一句话:
纠结市场原因只会陷入内耗,而挖掘自身潜力总能找到成长空间。这种向内求的能力,会成为你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底气。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两个在当下市场里卖得相对不错项目是为什么?
●●●1●●●
兰溪书院,这个项目我们去年就分享过,当时兰溪书院给我留下了两个最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实用性拉满的会所。放弃了奢华大会所的设计,转而打造功能性丰富的实用空间,让业主有可以停留的理由。会所不应该仅仅是营销道具,而是社区里除了家之外,又一个能让人尽情消磨时光的地方。
另一个是秩序感极其强烈的园区。通过对缝、堆叠、罗列、错位的方式把线条、绿植、石材甚至还有水面都束缚在各自小小的空间里,力求每一块石头、每一张板材甚至每一棵树都要在最完美的状态。
但当时只看到了示范区,前两天兰溪书院又提前100多天交付,业主满意度极高。
建筑还原度很不错,铝板和大玻璃幕墙的搭配很有质感,而且配色偏青灰色,平整度也很高,在周边的一众建筑里很有辨识度。
园区里虽然已经是深秋,但因为合理的规划深秋的黄和盛夏的绿恰好碰撞在一起,尤其是大量的乌桕树真的是怎么看都好看。
公区的颜值也很高,其实只要工程上用心,在细节上多注意一些,质感很容易出来。
着重看了下大家平常不容易关注的隐蔽工程,水泵房标识清晰,地面都是瓷砖,物业定期会保养清洁,门口有感应报警,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用水安全。
消防泵房也同样铺设了仿木瓷砖,防水防潮,而且各个细节都能经得起推敲。
屋顶在防水层为了更美观也铺设了瓷砖,虽然一般人不会上去,但卫生打扫的挺不错。
其实很多人也很好奇,这些隐蔽工程对业主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影响,我为什么还要这么关注?
如果一个项目连业主平常关注不到的隐蔽工程也能做的很好的话,那明面上的肯定会做的更好。在无人关注的角落总会下意识的懈怠,这是人的常态。
兰溪书院,明显属于表里如一的那种。
●●●2●●●
第二个项目是招商揽阅,这是招商蛇口与郑州本土国企天河投资共同打造的一个项目。
上周五开盘,卖的很好,首开热销了167套,这在当下的市场来说非常不错。个人感觉除了价格有惊喜外,招商揽阅的实景示范区也是一个很打动人的加分项。
你看,这是招商揽阅的大门,超150米的入口界面被石材和水景次第包裹着,两堵白色石材的入户景墙用圆弧形的设计,有一种很轻盈的度假酒店的感觉。
中间是一棵辗转800余公里从江苏句容移植而来的76岁丛生乌桕,待到枝繁叶茂的时候,业主回家扑面而来的是自然的气息。
招商揽阅的架空层与地下会所是相连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建筑和景观完全融为一体,不会有割裂感。
但也有一个缺点,如果楼间距不是特别巨大的话,中庭景观会显得局促。
所以招商揽阅直接做了一个下沉庭院,把中庭都留给地下会所,从空间上变相的把地下变成地面层。
与此同时,招商揽阅用了一个超大尺度的架空层把地面空间往上拔高,全落地窗的设计,让地面层一眼望去很通透,像一个个的玻璃盒子悬浮在地面上。
所以,整个招商揽阅的景观示范区就是地上地下约10米高的一个巨大空间,就像是一个有落差的海岛一样。
招商揽阅主打度假风,泳池的整体风格也是一股浓浓的海岛气息。
而且地下会所的空间除了常规的功能空间外,还有一个很大的轰趴馆,有怀旧游戏机、桌球、KTV,未来业主入住后在这里带朋友开party一定是一个不错的体验。
招商揽阅最有特色的是这个水下剧场,窗外就是下沉庭院曲折蜿蜒的水景,孩子们在这里演出一场儿童剧或者老人们来一场诗歌朗诵,丝毫不比专业剧场差。
同步开放的 122㎡、137㎡河岸样板间,也让河居日常有了清晰轮廓,现在的市场下,实景才是能越级打动客户的方式。
●●●3●●●
项目看完了,我们做一个思考和总结。
为什么兰溪书院的交付能超出客户的预期,从而收获极高的客户满意度?
项目外部的资源禀赋我们暂且不提,根本原因就是提前交付和相对不错的交付品质。带着这样口碑延续下去的下一个项目自然就有天然的优势,最近的案例就是与兰溪书院同属一脉的兰溪府交付,也是满意度很高。
这样一来,提前交付的稳健和品质交付力就能成为这家企业的标签。
还有招商揽阅的来访热潮,无非是抓住了当下客户对场景体验与产品创新的核心需求。
说白了未来房地产制胜的核心就是要有客研+设计+工程的综合能力。
所以,那些业绩暂时承压的楼盘,更要跳出归咎市场的惯性:不妨对照这两个项目,看看自身是否存在产品有亮点但表达不足、目标客户定位不准确等问题。
真的,别抱怨市场了,它从不会因抱怨而改变。市场是无数消费观的集合,真正的好产品不是等待市场顺应市场,而是创造需求改变客户。
这正是很多老一辈人叮嘱“别叹气” 的深层含义:与其困于不可控的外因,不如专注打磨可控的内因。
真正的破局者从不等待环境变暖,而是选择向内生长。
当你把产品做精、把传播做透、把本地市场读懂、把价值说清,便无需畏惧任何周期波动,终将穿越寒流,迎来春暖花开。
来源:地产一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