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99元一片的“黄金面膜”被实验室扒出成分表:0.0克黄金,99.9%是刷墙用的二氧化钛。24小时掉粉20万,评论区齐刷“把消费者当傻子”。
向太的直播间又翻车了。
999元一片的“黄金面膜”被实验室扒出成分表:0.0克黄金,99.9%是刷墙用的二氧化钛。24小时掉粉20万,评论区齐刷“把消费者当傻子”。
镜头里她照旧微笑,只是背景板那行“港岛第一豪门”的金字,在美颜滤镜里晃得发虚。
这不是第一次翻车,只是最响的一次。
过去十二个月,她先骂王家卫“浪费演员生命”,再爆张国荣“坠楼前已立遗嘱”,又暗指何超莲窦骁“各玩各的”。
流量像过山车,每次尖叫后都留下一地碎玻璃——观众边吃瓜边记账:原来豪门也靠八卦续命。
可账本不会骗人。
中国星最新年报:直播带货4.7亿港元,影视业务2.1亿,电商首次压过老本行。
但净利润率从18%腰斩到6.8%,说明“向太”两个字越卖越便宜。
观众的新鲜感折旧速度,远超她换滤镜的速度。
更尴尬的是,她拼命变现的每一分钱,都在给“对家”张兰递子弹。
张兰同样靠爆料+直播救企业,却能把“酸辣粉”卖成单品年销3亿,秘诀只有一句:我卖的是产品,不是人设。
网友总结:张兰直播间里,产品是主角;向太直播间里,主角永远是自己。
于是南张北向,一个越卖越贵,一个越卖越掉价。
眼看老妈的流量池水位下降,向佐赶紧接班。
港媒爆料,他拿下3000万投资拍《九龙城寨2》,杜可风掌镜,海报写着“向佐导演作品”。
有趣的是,向太前脚刚说“以后不再与王家卫合作”,后脚就把王家卫御用摄影请来给儿子抬轿。
网友笑疯:封杀了个寂寞,身体倒很诚实。
可惜二代接班的故事,资本市场并不买单。
向佐上一部《门前宝地》票房250万,片方分账不到90万,连付杜可风一周片酬都不够。
新片还没开机,豆瓣已涌进一星:“先看预告再决定要不要提前骂”。
向家想复制“谢霆锋拍《线人》翻身”的奇迹,却忘了谢霆锋当年拿金像奖影帝时,没人把他当“谢贤儿子”,现在人人都把向佐当“向太儿子”。
更致命的一击来自法律。
何超莲的律师函摆在向太面前:限你7天公开道歉,赔偿名誉损失。
这是豪门圈第一次有人把“家丑不可外扬”改成“家丑法庭见”。
一旦开庭,向太那些“圈内人告诉我”的爆料,必须交出信源,否则就是诽谤。
观众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吃瓜也可能吃出警局笔录。
眼看三条路都被堵死,向家开始“元宇宙”自救。
内部人士透露,向佐正接触某Web3基金,准备发NFT“九龙城寨角色卡”,一张定价0.3ETH,号称“买卡可当电影群众演员”。
消息一出,币圈群瞬间刷屏:明星收割完粉丝,又来收割韭菜?
有人贴图回怼:同样的像素风,别人卖艺术,你卖“港圈情怀”,情怀一斤值几个Gas费?
故事讲到这儿,套路已经清晰:
老钱豪门想靠流量续命,却发现“豪门”二字在Z世代眼里早已贬值。
黄金面膜事件像一面照妖镜,照出“剩余价值变现”的极限:当信任赤字大于品牌溢价,每一次露脸都在消耗最后的信用存款。
观众不是傻子,他们只是以前没选择;如今张兰们提供了“同样狗血但至少能吃饱”的替代方案,谁还愿意为999元的二氧化钛买单?
接下来向太只有两条路:
一是学张兰,把镜头对准产品,把故事留给供应链,用“真便宜”换“真信任”;二是继续秀豪宅、秀珠宝、秀“我跟成龙打麻将”,把剩余光环一口气套现离场。
选前者,要放下“港圈太后”的身段;选后者,就要接受从“豪门”滑向“网红”的落差。
时间窗口不超过两个季度——年报里的6.8%净利润率已经亮黄灯,再跌一次,资本市场就会用脚投票。
直播间的灯光再次亮起,向太对着镜头举起新款面膜。
弹幕飘过一句:“这次含多少钛?
”她笑了笑,没有回答。
屏幕外,何超莲的律师函、向佐的导演梦、Web3的像素韭菜,一起挤进画面,像三把倒计时器,滴滴作响。
豪门故事未完,但观众已学会提前按“退出直播间”。
来源:苏八时髦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