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笑,真有人连夜坐高铁来梧州,就为一口酸笋,结果第二天嘴是肿的,票是改签的,粉是又加了一份的。2023年,梧州螺蛳粉线上销量暴涨210%,直播间里“老梧州”店一晚卖出十万包,后台客服敲键盘敲到冒烟——这碗粉,到底下了什么蛊?
“嗦粉嗦到住院”的段子听过没?
别笑,真有人连夜坐高铁来梧州,就为一口酸笋,结果第二天嘴是肿的,票是改签的,粉是又加了一份的。2023年,梧州螺蛳粉线上销量暴涨210%,直播间里“老梧州”店一晚卖出十万包,后台客服敲键盘敲到冒烟——这碗粉,到底下了什么蛊?
先说舌头能感知的。
梧州人搞了个“三酸配方”:酸笋、酸豆角、酸萝卜,三种酸味前后脚冲进鼻腔,像一场接力赛,谁先到谁后撤,顺序错一毫米,老食客就翻脸。
更离谱的是“双汤底”——原汤八小时熬到奶白色,突然给你塞一壶番茄红,想淡想浓自己调,像把方向盘塞回客人手里,任性又贴心。
再说钱包能感知的。
政府甩出1.2亿建产业园,2024年投产,年产五千万包,流水线一开,每天大概能围着地球缠一圈塑料袋。
别嫌土,资本闻酸而动:本土品牌“骑楼巷”刚拿到融资,老板连夜把门店招牌换成霓虹灯,旧巷子里闪得像拍港片,拍照打卡的人把路堵成麻花。
还有身体能感知的。
中医院那帮白大褂也凑热闹,把茯苓、山药塞进料包,起名“养生螺蛳粉”,热量砍三成,吃完不甩锅给减肥计划;素食党也有“素臭”版本,臭归臭,卡路里低到让健身教练闭嘴。
最魔性的是非遗“纸包骨”被丢进碗里,酥皮吸饱汤汁,一口下去,骨头里窜出陈皮香,像爷爷藏在抽屉里的零嘴突然复活。
当然,文旅局不会放过任何流量。
扫码打开“梧州嗦粉地图”,28家老店被做成像素风,点哪哪亮,附带老板黑历史:哪家老板娘因为汤头咸了跟老公吵到离婚,哪家爷爷坚持用手切酸笋切到八十岁。
今年五一还要办首届“国际螺蛳粉节”,嗦粉大赛、非遗展演、六堡茶配粉一条龙,官方预估五十万人流,酒店已经涨到“心痛价”。
有人吐槽:一碗粉搞这么大阵仗,至于吗?
梧州人听完嘿嘿笑,把锅铲敲得叮当响:
“至于不至于,你吃完再说话——要是明早不惦记那口酸汤,算我输。
”
高铁末班车23:47分开,窗口还排着队。
嘴硬的人最多,嘴肿的人最多,回头的人更多。
粉还是那碗粉,只是酸笋里多了点野心,汤底里漂着一座城想翻身的梦。
至于到底臭不臭?
别问,闻了就知道。
来源: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