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王家卫录音风波到白百何控诉《春树》,再到署名郝蕾的朋友圈被指影射辛芷蕾,十来天里层层放料与回击交错,遮羞布被扯下的同时,也把规则空白与沉默成本摁到台面上
从王家卫录音风波到白百何控诉《春树》,再到署名郝蕾的朋友圈被指影射辛芷蕾,十来天里层层放料与回击交错,遮羞布被扯下的同时,也把规则空白与沉默成本摁到台面上
那晚我在灯下反复听古二放出的录音,外卖汤都凉了
录音里,王家卫和编剧秦雯的声音清晰,涉及对多位演员的评价,语气直接得让人一愣
有人被夸过“最好的汪小姐”,私下却被说“装”;
也有德高望重者被贴上“阴阳同体”的古怪标签;
还有老戏骨被指“不是省油的灯”
谈及金靖时出现“我一定要搞她”这类极具冒犯性的表述,更让人不适
古二称自己在《繁花》剧组不仅熬夜改剧情,还干助理活,月薪三千,最终稿费和编剧署名都没落下
说白了,创作者的基本权益在剧组层层流程里,很容易就被“消音”了
风波往往会引来反风
11月8日,《繁花》剧组声明称这些录音是恶意剪辑、抹黑造谣,古二也未拿出完整无剪辑版本,争议点至今悬着
同一时段,向太在直播里也放了话,直言自己不会聘用王家卫,质疑其拍摄控制力,并强调其成就离不开张叔平
当多方声音对冲,观众能抓住的只剩“求证”的耐心和“慎信”的惯性
更扎心的是,旧闻被翻起
1993年《东邪西毒》拍摄期间的“集体嫖娼”事件被《榆林市志》记载,再次被热议,但涉及到是否包含核心主创,多方说法并不一致
另有女演员王瑞芹早年的指控被翻出,提到“舔手”等过界要求,属于单方爆料,旁证未见
迄今为止,王家卫对这些争议选择沉默,这种“沉默的策略”在今天的舆论场里,往往不再能消解疑虑,反而加深了观感裂纹
镜头转到东京
白百何在11月3日发出“还能这么操作”的动态,搭配捂眼捂耳捂嘴的表情,像把门缝撬开了一点点
11月5日,《春树》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导演与男演员王传君登台,作为女主的她无奖在其次,连闭幕式后续活动也被制片方通知“无需参加”
她在6日发长文控诉,称导演曾“哭着求她接戏”,自己推掉手头工作、自掏腰包宣传,最后却被排除在外,她在乎的不是奖杯,而是参与与尊重
更扎眼的一句来自她的团队:“这是自首式发言”
这是对白方后续澄清的回怼,工作室还晒出聊天记录,指对方混淆视听
换句话说,这不是情绪对撞,是契约与流程在对撞
有业内人士提到,很多争端并非情感反目,而是“写不清、说不明”的合作条款埋下雷
这件事或许会倒逼演员把活动参与权、宣传义务、署名与物料露出写进合同,别再靠“口头共识”撑天
如果真能推动这一点,倒也算乱象里的微小正向
另一条线同样扎眼
辛芷蕾9月在威尼斯拿影后,《日挂中天》也在11月7日上映,按理说是顺风期,却被一则署名郝蕾的朋友圈截图“呛了一口”
截图内容未点名,却被对号入座到她身上,理由是“扯头发也能拿影后”
辛芷蕾没有躲,她说“扯头发只是角色里很小的一部分,不能断章取义”,还接连发问:“谁来运作?
该跟谁运作?
14年才得一个影后,要是能运作何必等这么久?”
需要提醒的是,这条朋友圈真伪存疑,郝蕾本人未证实
但争议像风一样,来时不问门,走时不留痕
说白了,今天爆出来的,不只是“陪玩陪睡”的陈词滥调,而是系统性的权力不对等
何炅曾提到,有公司一口气签一百个年轻人,只要出一个就回本,其他人被耗到自己解约,再从解约里赚钱
杨幂刚出道时也说过,曾接到带暗示的电话,她拒绝了,角色也就没了
戚薇讲过不接受潜规则,戏份被剪得七零八落
更早的张钰事件,更像一面冷镜:她拿出录音录像,指控靠身体换角色,最后却被彻底封杀,悄无声息
这些故事被不断复述,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记住规则是怎么失灵的
我始终觉得,真正的“修复”要从三个螺丝拧紧开始
第一,创作署名与报酬,必须用《著作权法》明文落地,不给“口头的友情”和“临时的安排”留空子
第二,言行边界要被看见,《民法典》的人格权不是摆设,侮辱性言论与肢体越界都该有代价
第三,沟通流程要可追溯,活动席位、路演安排、物料排序,凡是会伤及权益与尊严的,别靠“临场通知”
当合同条款能对得上现场安排,争吵的空间自然会被压缩
接下来几天还有看点
11月13日,留意王家卫方面会否就录音与旧闻给出更完整回应
11月14日,看《春树》剧组是否拿出有力证据回应白百何团队
11月15日,郝蕾是否会就流传的朋友圈作正面澄清,能否把这场“影后含金量”的争议落地
这些节点不是吃瓜的时间表,而是行业把真相说清楚的机会
我常想起一个小场景:片场的清晨,保温杯里茶还烫,场务窝着背搬灯,演员对着镜子练台词,大家都想把戏拍好
这份朴素的愿望,值得被保护
观众愿意为好作品买单,也愿意尊重认真做事的人,真正需要被“清场”的,是那些滥用权力、混淆权责、拿人当筹码的陋习
如果这场风波能换来更清晰的规则、更透明的合作
那些沉默许久的人,或许会终于敢把话说完
你怎么看,规则能不能从今天开始被认真执行?
来源:大眼聊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