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中观点仅为本人查阅各类资料和本身知识融合后得出的粗鄙观点和见解,若有不同意见或结论还请评论区留言讨论。
【声明】文中观点仅为本人查阅各类资料和本身知识融合后得出的粗鄙观点和见解,若有不同意见或结论还请评论区留言讨论。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混账儿混蛋”,这句民间俗语在烽火连天的近代中国,屡屡被现实击碎。
晚清名臣张之洞之子张仁蠡,甘当汉奸沦为千古罪人;无锡望族杨宗濂之子,附逆叛国遭人唾弃——英雄父辈未必能养出忠义子嗣。
反之,“老子混账儿英雄”的例子亦不鲜见。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的孙子郑统万、孙女郑昆仑,毅然加入平津抗日锄奸团,以热血锄奸救国;大汉奸张景惠之子张梦实,更是与家庭决裂,成为中共东北情报组核心成员,冒死传递日军机密,为莫斯科保卫战立下奇功 。乱世之中,人心向背从不由出身定夺。
广东南海人陈启沅,堪称近代中国的“传奇儒商”。因在家中排行第七,且眼神锐利、过目不忘,乡人赠号“鬼眼七”。他通易理、精算学,著有《周易理数会通》《陈启沅算学》《理气溯源》等专著,更写下《蚕桑谱》总结植桑缫丝经验,惠及万千农户 。其才艺更是一绝:能在方寸折扇上写下整部《字汇》,小如米粒的篆字竟达百余,所绘蝴蝶栩栩如生,单凭书画篆刻便足以名留艺坛。
陈启沅
但陈启沅的毕生抱负,是兴民族工业、救黎民于水火。1872年,他从南洋带回先进缫丝技术,在家乡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这是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械缫丝厂,自行设计的缫丝机让出丝率翻倍,丝质光洁远超土丝,畅销欧美南洋。
继昌隆机器缫丝厂设备
出身贫寒的他深知民生疾苦,致富后便广行义举:开办克勤义学让贫童读书,设立寿世堂药材店赠医施药,开设平价棺木铺助穷人入土为安,还重修吉水窦、资助普济堂,凡能解民困之事,无不倾力而为。
更难得的是他的胸襟,同业来学技术,他毫无保留悉心指导,带动广东缫丝业蓬勃发展,成为全省出口支柱。即便工厂曾遭地方官吏查封,被迫迁址澳门,他仍坚守实业救国初心,最终促成清政府昭雪冤案,认可机械缫丝“有益于贫户资生”。
缫丝厂
这样一位兼具才学、仁心与气节的民族脊梁,却没能料到,自己寄予厚望的孙子,会成为陈家最大的耻辱。
陈启沅的儿子因吸食鸦片无法承业,他便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孙子陈廉伯身上。13岁时,陈启沅便为他延请名师教授英文,深知与洋人打交道的重要性。16岁时,凭借祖父的人脉与资源,陈廉伯进入英国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任职,从此踏入买办行列 。
当时的汇丰银行广州分行
这位被人称为“马脸买办”的小个子男人,虽英文仅够日常应酬,却总自吹精通西学,甚至将“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曲解为“孔子重视妇科与小儿科”,闹出不少笑话。但他投机钻营的本事却远超常人:担任多家欧美商行代理,炒作金融从未失手。
陈廉伯
张发奎联合汪精卫攻打广州时,他提前得知消息,抛售广东毫券后低位抄底,一夜赚得盆满钵溢, 逐渐坐稳广州商界“老大”的位置,身兼商会会长与商团团长两职 。
张发奎
商界的呼风唤雨,让陈廉伯的野心急剧膨胀。他竟妄图成为“中国的华盛顿”,认为只要有钱有枪,便能问鼎政权。1919年出任商团团长后,他开始疯狂扩充武装:将各地商团组成联防总部,自备专线电话、互派巡逻队,约定“一方有难四方支援”,形成独立于政府的武装王国,常备商团军达4000人,后备军4000人,全省总兵力号称十七八万。
商团军会徽
为实现割据野心,他通过汇丰银行从海外订购9841支枪械、337万多发子弹,由丹麦商船“哈佛号”运抵广州,却被孙中山领导的大元帅府以“走私”名义扣押,转存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军火被扣后,陈廉伯彻底撕破脸皮。他煽动商团包围大元帅府请愿,下令广州西关戒严、全省总罢市,商团军荷枪实弹走上街头,与政府形成对峙。
商团军
孙中山曾致函商团,揭露其勾结吴佩孚、妄图模仿墨索里尼建立独裁政权的阴谋,但陈廉伯不为所动,反而变本加厉。
1924年10月10日双十节,广州太平路突然枪声大作,商团军向游行群众开枪,十几人当场殒命,一场旨在推翻革命政府、另组“商人政府”的暴动正式爆发。
孙中山忍无可忍,下令成立革命委员会,以李福林“福军”为主力,于15日凌晨攻入西关。
李福林
商团武装一触即溃,广州最繁华的商业区化为焦土,陈廉伯化装逃往香港。事后,孙中山怒斥:“陈廉伯可是广东第三个罪人”,这场叛乱也成为孙中山心头巨痛,间接导致他次年北上和谈时客死北京。
逃亡香港的陈廉伯,并未收敛卖国本性。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他竟上书香港总督,提议将香港“和平转让”给日本,被英方逮捕关押。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他立刻摇尾乞怜,与日军密切合作,大肆搜刮民财大发国难财。抗战胜利前夕,深知难逃清算的陈廉伯,带着二妾三子乘坐日轮“白银丸”逃往澳洲,却在妈屿岛附近海域被美军战机炸沉,全家葬身茫茫大海,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陈廉伯终其一生,都将商场的投机逻辑套用于家国大义。他有祖父的财富与人脉,却无半分仁心与气节;空有“华盛顿”的野心,却无政治家的远见与担当。在民族危亡之际,他选择背叛国家、依附侵略者,最终被历史和正义严惩。而祖父陈启沅的实业救国与慈善义举,却永远被铭记在史册中,成为跨越时代的精神丰碑。
参考史料与文献
1.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求是网
2. 孙中山《致广州商团望勿附和陈廉伯谋叛函》,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3. 《平定商团叛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4. 《1924年10月15日,广州革命政府平定商团叛乱》,黄埔军校同学会
5. 《强硬对抗引来武力镇压》,中山大学新闻网(南方都市报报道)
6. 《重温历史课本|昌栈丝庄与近代民族工业始祖陈启沅》,南方+
7. 《陈启沅》,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网站
8. 《张梦实:家国有大义 岂敢私废公》,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人民网)
9. 《北平“刺客”--鲜为人知的抗日杀奸团》,新华网
10. 《书生刺客冯运修:曾击毙文化汉奸 遭特务围攻牺牲》,人民网文化频道
11. 《妈屿岛的海防史,一砖一瓦皆有故事》,南方+
来源:墨韵简竹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