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卫生间门半掩,水龙头没关,屏幕碎裂的手机泡在水里,最后一条消息停在中午12点:第43场戏重拍方案。
44岁导演倒在卫生间,公司只掏一万块,手机还停在剧组群聊界面
高先生被邻居发现时,身体已经凉透。
卫生间门半掩,水龙头没关,屏幕碎裂的手机泡在水里,最后一条消息停在中午12点:第43场戏重拍方案。
前一天夜里两点他还在盯剪辑,第二天七点要出工,中间只躺了四小时。
妻子王女士说,他干这行十年,天天这么转。
短剧这两年像火箭,一部剧三天拍完,七天上线,一个月分账破千万的新闻到处飞。
高先生去年从京城回老家,想离孩子近点,结果刚接第一部短剧就把自己耗空。
剧组时间表像催命符:第一天拍到大半夜,第二天六点化妆,演员哈欠连天,导演得硬撑。
摄影师私下吐槽,一天干十五小时算轻松,机器不停人不停,吃饭蹲路边扒两口就算开荤。
王女士翻出账本,拍这四天,丈夫自己垫了八千块场地费,发票塞在钱包里没来得及报。
公司没签合同,口头约定日薪六百,出事之后财务甩来六千元,额外再给一万元抚恤金,签字就算两清。
她跑到写字楼,前台说领导出差,保安拦着不让进。
律师告诉她,没社保没合同,只能走劳务纠纷,流程半年起步,就算赢了,公司账上没钱还是白搭。
短剧行业看上去热闹,其实底层逻辑是拿人当干电池。
去年有份小范围调查,两百名剧组人员里七成没社保,一半每天工作超十四小时,超过三十人曾在片场晕倒。
有人调侃,横店急诊室比拍摄棚还熟。
平台要速度,观众要爽点,成本压得死,最后层层落到导演、摄影、场务身上。
机器租金按小时算,演员档期按天算,只有人命看起来最不值钱。
王女士现在最怕夜晚。
六岁小女儿抱着爸爸买的尤克里里不撒手,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再去上音乐班。
大女儿在学校被同学起哄,回家把奖状全撕了。
房租、学费、丧葬费,七七八八欠下十多万。
她想把丈夫的相机卖了,挂二手平台才发现,同款新机比三年前跌价一半,评论区全是出手回血的学生。
有人劝她开直播筹款,她摇头。
丈夫活着的时候最反感卖惨,现在人没了,更不想把他最后的尊严拿去换流量。
她只想让公司把该给的给了,让两个孩子吃饱饭,把房贷续上,就这么简单。
可对方一句按流程走,就把她推到无限期等待。
短剧群里还在每天闪消息,新戏开机、爆款截图、分账红包,热闹得像什么都没发生。
王女士偶尔点开,看见有人发熬夜打卡照片,配文奋斗者最美。
她手指悬在屏幕上方,想劝一句,又怕被踢出群。
丈夫以前也爱在凌晨发片场照,现在那些记录成了他留在手机里最后的影子。
平台数据不会说谎。
去年短剧市场规模冲到三百亿,今年预计再翻一倍。
可数字背后,是多少个高先生连轴转,多少个家庭在深夜等门铃。
有人算过,一部成本五十万的戏,如果点击破亿,平台先抽走四成,制作公司再扣掉设备、演员、推广,真正落到剧组人头上的不到三成。
时间被压缩,预算被压缩,最后只能压缩人命。
王女士把丈夫的手机充上电,屏保是两个女儿在公园笑。
她告诉孩子,爸爸去很远的地方拍戏,信号不好,暂时回不了消息。
小女儿奶声奶气说,那等爸爸回来,我要弹新曲子给他听。
大女儿沉默,把脸埋进枕头,第二天一早自己坐公交去上学,没再要过零花钱。
丈夫出事那天,剧组停工一天,第二天换了个新导演继续拍。
海报上依旧写着精品短剧,爽点密集。
观众点开视频,弹幕飞过熬夜追剧的我,爽到爆。
没人知道,镜头背后的人有没有吃饭,有没有医保,有没有明天。
王女士最终决定起诉,材料厚厚一摞,包括通话记录、转账截图、片场照片。
她说不是为了当英雄,只想让孩子知道,爸爸这条命不是轻飘飘的一万元。
法院排期在半年后,她白天跑外卖,晚上剪视频,一条赚三块。
有邻居笑她傻,说耗下去连律师费都赔光。
她闷头继续跑,汗水滴在手机上,像给屏幕里那个永远灰下去的头像充电。
短剧还在翻滚,新的剧组又在招募,要求能熬夜抗压,薪资日结。
评论区有人提醒没合同别去,很快被刷下去。
一条信息挂在最顶:急招导演,时间紧任务重,爆款奖金高。
投简历的人排成长龙,手机不停震动,像催场的铃声。
来源:酷妹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