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手机,双十一榜单蹦出来:120块的南池翠N9销量翻了三倍,10万箱五粮液尖庄金装版三天被抢空。
钱包瘪得比脸还快,偏偏酒瘾不肯打折。
昨晚刷手机,双十一榜单蹦出来:120块的南池翠N9销量翻了三倍,10万箱五粮液尖庄金装版三天被抢空。
我盯着“9年基酒+15年老酒”这行小字,心里咯噔一下——口粮酒什么时候也卷起了年份?
去年我还蹲超市货架,专拿25块的绿瓶尖庄,结账不心疼,喝完不回味。
现在倒好,80后90后把“窖池等级”挂嘴边,挑酒像挑学区房,先看有没有老酒身份证。
邛崃那个40年老窖池被盖章“世界美酒特色产区”,消息一出,南池翠老板连夜把外包装印上“40年窖池+9+15勾调”,生怕年轻人看不见。
我好奇下了一单,顺丰第二天送到。
开箱最显眼的是一张小卡片:扫码看窖池直播。
点进去,灰砖老窖咕嘟冒泡,弹幕一排“电子爸妈在酿酒”,差点把我笑喷。
倒进杯子,酒线挂壁比前任的借口还长,入口不辣喉,舌根回甘带着熟糯米味,确实不像二十块的冲劲。
喝完我去翻评论,最高赞只有八个字:终于喝到数据酒。
瞬间懂了,大家不是怕花钱,是怕花得不明不白。
以前酒厂爱吹“百年古法”,现在年轻人直接甩一句:百年是多少度?
多少年老酒?
占比多少?
答不上就划走。
五粮液反应最快,金装版尖庄还是25块,但瓶肩多了行小字“三年以上基酒”,预售三天清空,评论区清一色“嫡系良心”。
另一边,茅台王子稳坐百元档,却开始被南池翠N9偷家。
后者便宜二十块,老酒年份标得比简历还细,双十一京东实时榜单把王子挤到第三。
有酒友晒图:同样129,王子瓶身只有“五年”,南池翠直接甩出“9+15”,配图大字“别为牌子交智商税”,点赞两万。
最惨的是那些光瓶酒,没窖池、没年份、没直播,以前靠“地道川味”四个字走天下,如今月销跌去一半。
经销商群里爆料,某老厂库存积压三万吨,老板急得在直播间吼“纯粮正宗”,弹幕飘过一句“数据呢?
”瞬间安静。
我算了笔账:以前一周喝三瓶25块的,一个月三百。
现在换成120块的南池翠,一周一瓶,花费差不多,醉得慢、醒得快,第二天不耽误搬砖。
表面涨价,其实省钱,关键心里踏实——每一口都能在扫码里找到那口40年老窖池,像给胃开了个VIP通道。
有人担心这么卷下去,酒厂会不会造假年份?
邛崃刚上线的“窖池区块链”把路堵死:出酒时间、窖池编号、老酒比例一键上链,改一行数据全市警报。
技术我不懂,但看见政府给窖池装摄像头,比给路口装红灯还上心,就知道这回动真格。
晚上十点,我又打开直播间,南池翠老板光着膀子铲糟醅,背景音是隔壁五粮液园区吊塔的嗡嗡声。
弹幕刷“尖庄金装下一批啥时候”,他咧嘴笑:别催,老窖就这点肚子,酿快了味不对。
屏幕外的我突然踏实——原来年轻人要的不是便宜,是“别骗我”,是“让我看见”。
酒还是那杯酒,谁把老底亮出来,谁就赢。
接下来一年,没年份、没窖池、没直播的三无光瓶,大概只能留在记忆里的货架落灰。
来源:勇者湖泊OpXE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