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夫画者,载道之器也;荷者,君子之象也。吴定玉先生此六帧残荷写生,以水墨为媒,于枯槁处见生机,在留白中藏丘壑,诚为写荷之佳作、寄情之妙品。今逐帧品之,探其构图之巧、技法之精、寓意之深,兼以诗句典故,发人生之慨。
夫画者,载道之器也;荷者,君子之象也。吴定玉先生此六帧残荷写生,以水墨为媒,于枯槁处见生机,在留白中藏丘壑,诚为写荷之佳作、寄情之妙品。今逐帧品之,探其构图之巧、技法之精、寓意之深,兼以诗句典故,发人生之慨。
残荷数枝,或屈或直,错落于水泽之间。
技法
寓意
枯梗犹带残叶,于风中似有摇曳之姿。
昔周敦颐《爱莲说》赞荷 “出淤泥而不染”,是赞其盛时之洁;今吴先生写残荷之 “摇翠”,则是赞其衰时之韵。寓意在于,人生如荷,盛时当惜,衰时亦当歌。欧阳修有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观荷之意,亦不在荷之荣枯,而在观荷者于荣枯中悟得的逍遥心 —— 荣时不骄,枯时不馁,方是对生命最好的敬惜。
墨叶虽残,却有凌云之势。
禅家有 “枯荣一如” 之语,谓世间万物,荣枯本是一体,无荣何谈枯,无枯何显荣。此帧残荷,正应此理。李白诗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境遇,或荣或枯,若能如残荷般,于枯槁中守一份凌云之志,便可得 “荣枯无碍” 之禅心,纵身处低谷,亦有仰望星空之勇气。
残荷间藏莲子数颗,且有游鱼水鸭隐于水泽。
《庄子・知北游》云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此帧之妙,正在于 “不言之美”。残荷之枯,莲子之实,游鱼之乐,构成一幅生生不息的画卷。寓意上,人生之趣,往往藏于 “残荷深处”—— 少年慕繁华,中年识枯荣,晚年方知,那些看似残败的时光里,恰有生命的真意沉淀,如莲子藏于枯蓬,待时而出,便是新的轮回。
荷枝孤挺,墨色苍寒,于孤寂中见韵致。
苏轼尝言 “人间有味是清欢”,此帧残荷,便是 “清欢” 之象。人生多求热闹,然热闹易散,孤寂难守。残荷孤枝,不媚俗,不趋时,独守一方水墨天地,正如君子 “慎独”,于无人处亦能守本心。寓意在于,人生不必尽逐繁华,偶得一隅枯寂,于残荷墨色中品出清欢,方是智者之选。
残荷似有微风拂过,茎秆叶瓣皆带动感。
《逍遥游》有云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此帧风荷,正得 “逍遥” 之旨。荷之荣枯,皆顺天时;人之穷达,亦随境遇。若能如残荷般,于风动时顺势而为,于静处时安之若素,便是乘天地正气、御六气之辩的逍遥人生。
吴定玉先生此六帧残荷写生,于构图则得 “经营位置” 之妙,于技法则尽 “笔墨纸砚” 之能,于寓意则含 “修身齐家” 之理。每帧荷画,皆是一首水墨写成的诗,一则以荷喻人的典,一番关于人生的深沉感悟。
荷之荣,如人生少年,鲜衣怒马;荷之枯,如人生暮年,苍劲沉雄。然荣枯之间,有君子之节,有禅家之悟,有逍遥之境,此乃先生笔底之春秋,亦是观者心中之山河。观罢六帧,如阅人生一卷,于残荷墨韵中,悟得 “荣枯皆是境,进退总由心” 的豁达,诚为艺之妙、道之深也!
感谢阅读
-END-
来源:蓝鹰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