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被卖柬埔寨后续,父母跪求放人,园区撂下狠话:互换人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22:20 1

摘要:父母为了寻求帮助选择在网络发声,跪倒在地请求园区能够高抬贵手。

15岁男孩去外地打工结果被骗至柬埔寨,至今已经失联90多天。

父母为了寻求帮助选择在网络发声,跪倒在地请求园区能够高抬贵手。

视频里,母亲头发花白,父亲膝盖磨破,屏幕那端的人只回一句:拿三个人来换。

这句话像钉子,钉在所有看的人心里。

换谁?

怎么换?

没人知道。

大家只知道,90天前,孩子跟邻居说去广西学汽修,包吃包住,月薪五千。

再出现,定位已在西哈努克港一栋围着铁丝网的小楼。

楼里贴着中文标语:今天不骗够,明天没饭吃。

柬埔寨的园区不是第一次被提起,却是第一次把条件开到未成年人头上。

过去抓的是二十出头欠债的成年人,现在直接跳过高考,瞄准初中刚毕业的小孩。

理由简单:未成年好管,胆子小,跑不了,家里还会砸锅卖铁。

少年父母报警后,警方查到车辆轨迹最后停在广西防城港一处废弃停车场,再往前就是边境土路,没有摄像头,没有基站,手机信号一夜归零。

三个月里,家里接到过两次微信语音,一次是哭,一次是背景声里有人喊快说话,说完就挂。

父母不会外语,跑到北京求大使馆,填表、按指纹、交照片,得到的回复永远是正在协调。

他们又把房子挂网上,准备卖,却发现同小区同户型半年都没人问价。

救人的窗口期,被现实一点点掐死。

很多人以为被骗去国外的是想挣快钱的成年人,数据不这么说。

驻柬埔寨使馆去年通报的解救案例里,17岁以下占一成,今年第一季度直接翻三倍。

最小的一个14岁,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护照上写着出境事由探亲,落地金边就被收走。

团伙新话术也换了包装,不再喊游戏客服、电商运营,而是学厨师、学纹身、学直播剪辑,听起来像技校招生。

少年在镇上读职校,成绩垫底,老师说他动手能力强,家长一听有地方学手艺还发工资,立刻点头。

孩子自己也没觉得危险,邻居大哥拍胸口担保,包机票。

那趟航班一共八个未成年人,值机时排在一起,像春游。

如今八个人全部失联,家长拉群,每天互发消息,没人敢停,一停就怕自己孩子永远沉下去。

园区提出互换,不是电影情节,是真实算盘。

他们缺的是新血,国内打击越来越紧,偷渡路线被斩断,干脆让家属把人送来。

三个人换一个人,听起来离谱,其实划算:送来的三个里,只要有一个能骗到钱,成本就回来。

父母到哪去找三个愿意跳火坑的人?

就算找得到,谁肯去?

无解的题,把绝望再放大一圈。

更残酷的是,即使真凑齐,对方也未必放人,转手再卖一次,家属连证据都留不下。

少年父亲在视频里磕头,额头青紫,屏幕那端的人笑,说别演了,赶紧找人。

隔着六千公里,哭声传过去只剩电流杂音。

有人骂父母心大,让15岁孩子出省打工。

可现实是,县里没有高中,职校学不到东西,毕业还是进厂,月薪三千两班倒。

邻居说去广西学汽修,家长眼里那是条路。

城市人帮孩子规划雅思、竞赛、保研,乡镇家长只能抓住任何写着包吃包住的小广告。

骗子比政府更早看清这种需求,所以把广告贴到镇上的电线杆、贴进职校的厕所门板。

你不骗,别人骗,孩子早晚得出门,差别只在落进谁的网。

贫穷不是原罪,却成了别人手里的钥匙。

大使馆的提醒写得清楚:别信高薪,别走小路,出境前查公司。

可对一个连电脑都没有的家庭来说,验证是奢侈品。

少年家里没WiFi,手机是父亲淘汰的旧款,点一次网页转三圈。

报警回执上写着涉嫌拐卖,派出所让等,说跨国案件流程长。

父母不懂流程,只懂天数,90天,孩子头发该剪了,指甲该修了,人却回不来。

夜里刷短视频,看见别的家长直播哭,他们也录,录到手机发烫,点赞只有七十七个。

第二天视频被下架,平台提示涉嫌血腥,父亲对着客服吼,孩子血都没见,哪里血腥。

客服挂线,只剩嘟嘟声。

更深的问题是,即使这次救回来,下次呢?

镇上初中三年级共九十八人,一半考不上高中,剩下一半里又有大半付不起学费。

打工是必由之路,骗子只是比正道更早伸手。

有人提议国家直接包机把人都接回,可接回后没学上没活干,还是同一批人继续找出路。

打园区容易,打需求难。

只要国内底层岗位还是两班倒、没社保、住十二人间,就有人愿意赌外面比里面强。

少年父亲在采访里说过一句:要是家门口有活,谁舍得把孩子往外送。

话糙,理不糙。

现在最急的是三条命。

父母把亲戚电话打遍,能借的都借,能问的都问,眼看限期只剩九天。

有人劝他们找媒体,他们连夜坐车去省城,电视台门口蹲到保安换班,只得到一句等通知。

也有人劝筹钱交赎,可去年同县另一户人家凑了三十万,人没回,钱也没了。

走哪条路都像踩雷,不动就是等死。

母亲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对着墙磕头,求老天让对方发善心,可园区没有良心,只有账本。

屏幕前的我们,能做的事不多,却也不是零。

看到类似招工信息,顺手点举报;朋友圈有人晒境外发财,留言提醒一句;村里邻居孩子想出省,帮他查一下公司底细。

救不了所有人,至少让网破个洞。

少年父母还在磕头,第九天倒计时像滴血,滴答滴答。

我们盯着屏幕,像盯着一面镜子,镜子里映出的是:只要贫穷和信息的裂缝还在,下一个15岁随时可能出现。

愿那面镜子,早日碎。

来源:花漫小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