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十届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欧美代表面露尴尬。美国联邦政府缺席此次会议,欧盟成员国在能源价格飙升和经济受挫的背景下考虑放弃碳中和目标。
二十年磨一剑,谁能想到如今的中国清洁能源已在世界领跑。
第三十届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欧美代表面露尴尬。美国联邦政府缺席此次会议,欧盟成员国在能源价格飙升和经济受挫的背景下考虑放弃碳中和目标。
强烈的对比,在清洁能源这一块,欧美怕是赶不上了。
与此同时,中国在其他清洁能源领域也表现抢眼:运行、在建、核准待建核电机组共112台、装机容量1.25亿千瓦,居世界第一;绿色氢能产能超15万吨/年,同样位居世界首位。
实际上,与中国稳步推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清洁能源发展正陷入困境。
在美国,清洁能源投资今年已缩减超过240亿美元,流失就业岗位约2.1万个。仅9月就有16亿美元项目被取消、近3000个岗位流失。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仅切断了众多清洁能源项目的财政扶持,还提前结束了税收抵免政策,导致美国可再生能源投资下降了36%。
内华达州原本计划建设的北美最大太阳能农场项目,甚至已被美国内政部取消了环境评估。类似这样被搁置或取消的项目在全美比比皆是。
欧盟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欧盟委员会《清洁能源技术竞争力进展报告》承认,欧盟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欧盟太阳能光伏产品严重依赖从中国进口,本土制造成本比中国高约60%。
有媒体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光伏产业已成‘僵尸’,动力电池生产更是‘溃败’”。欧盟在21世纪初曾在光伏领域领先世界,如今却远远落后。
可以说,中国的成功非一日之功,而是源于长期的战略布局和政策连贯性。
在技术研发方面,中国构建了完整的未来能源技术体系,对化石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储能等主要能源领域进行全面布局。
在政策支持方面,中国不断完善新能源消纳机制。今年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要满足全国每年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需求。
中国还特别注重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推动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协同高效。
通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可以说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崛起,正在改变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清洁能源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使它们的能源转型不再是一种奢望。
香港亚洲时报评论称,清洁能源转型已变成“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运作良好、渴望发展的全球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的实际行动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信心。
外媒报道指出,中国有可能提前六年完成碳达峰目标,这一成就并非源于经济放缓,而是在用电量持续上升、工业生产力兴旺的情况下实现的,这完全得益于清洁能源发电量的持续增加。
相比之下,欧美在气候大会上的影响力正逐渐减弱。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派出高级别官员参加本届气候大会,而没有联邦政府的支持,美国地方政府的代表团能做的十分有限。
欧盟则因俄乌冲突影响,面临能源价格飙升、经济和工业受挫的不利局面,多个成员国已表示要放弃或暂缓碳中和目标。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中国清洁能源的二十年逆袭不是终点,而是新一轮能源革命的起点。中国的发展证明了一点:真正的能源安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未来十年,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期。而二十年的逆天改命的中国清洁能源已然改写的,不仅是国际竞争格局,更是地球的未来。
参考资料:
Countries seal landmark declaration at COP30—marking first time information integrity is prioritized at UN Climate Conference
全球媒体聚焦|英媒:中国成为“清洁电力超级大国” 世界应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力量——国际在线
来源:沈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