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调这行当在中国发展得飞快,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到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格力电器从1995年开始,就牢牢占据了国内空调销量第一的位置,那时候它年产量刚过几万台,主要靠改进压缩机和耐用设计,赢得了南方消费者的心。
空调这行当在中国发展得飞快,从上世纪90年代起步,到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格力电器从1995年开始,就牢牢占据了国内空调销量第一的位置,那时候它年产量刚过几万台,主要靠改进压缩机和耐用设计,赢得了南方消费者的心。
人们买空调图个可靠,格力机器故障少,服务网点多,很快就成了家家户户的首选。到了2000年,城镇化加速,需求爆棚,格力工厂升级自动化,年产量破百万台,经销商网络铺满全国。2005年销量冲到1000万台,市场份额超30%,还去巴西和越南建厂,出口量年年涨。那几年,格力靠专利堆积,变频技术一推出,就适应了节能政策,甩开竞争对手。
话说回来,海尔和美的那时候也开始涉足空调,但格力总能保持领先。2008年金融危机,出口下滑,格力转内销,搞促销稳住份额,年收入过500亿。2010年后,电商起来了,格力试水线上,但还是靠线下渠道为主。
2013年,它年收入1200亿左右,空调业务占大头。2015年出口1500万台,全球份额20%,靠国际认证和技术投入。2016年行业价格战,格力推高端型号,避免低端混战。2019年销量增长放缓到5%,美的追得紧。
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格力出货降28.4%,美的只降2.3%。同年6月,美的空调销量全面超格力,结束了24年霸主时代。美的成了国内最大空调集团,年收入超3000亿,日均收入过10亿,主要靠全线家电拉动。
这个转变不是一夜之间。格力太依赖空调,占比高,疫情时供应链卡壳,库存压力大。美的则多元化早,冰箱洗衣机空调齐头并进,线上渠道强。2020年后,美的巩固位置,出口欧洲东南亚,市场份额35%。格力转小家电和智能装备,空调份额降到28%。
2021年美的空调收入764亿,超格力。2022年美的出口2221万台,格力1068万。2023年原材料涨价,美的控成本,日收稳在10亿以上。2024年美的年收入超4000亿,继续领跑。2025年前三季度,美的营收3647亿,增长13.8%,净利润379亿,增长19.5%。空调市占率29%,小米抢了些份额,但美的韧性足。格力空调线下份额35.9%,线上33.2%,但整体营收落后。
董明珠这人,1990年进格力当销售员,负责安徽区域,从零干起。1994年升销售总监,改经销商模式,建专卖店。1996年南方雨季长,销量整体跌,她协调库存,推包销制,帮公司稳住。升副总后,2001年格力债务多,管理层想卖给外资,她挡住,接手总经理位。
强调自主研发,投压缩机,减进口依赖。工厂从2万台扩到250万台。2005年主导海外基地。2012年当董事长,抓质量,推高端系列。2016年每月员工加薪1000,安装工每台多100,年底发1万奖金加手机,提效率,年收入超1500亿。
2020年后,她搞直播带货,推产品。2025年71岁,连任董事长,领多元化。但格力钛项目亏本,面临破产风险,她9年前的决定现在成包袱。还爆过商业泄密,丢12亿订单,对海归派不信任。
美的那边,何享健1968年在广东顺德办小厂,23人起步,5千元资金,产塑料瓶盖和风扇配件。1970年代转金属加工,积经验。1980年见进口家电贵,转电风扇,低价卖好。1985年推冰箱,用国产压缩机,销量升,收入破千万,员工数百。1990年代进空调,1992组团队,1993出窗式机,技术引进提效。1999年收入百亿,何享健收购本土厂,整合线。
2000年建海外网点,越南设厂,出口增。2005年变频空调,业务占比30%,收入超500亿。2010年后全球化,2012方洪波接董事长,推智能家居。2013年收入1800亿,日均超5亿。2016年收购东芝和库卡,提升技术。2017年进服务机器人。
2020年空调超格力,年收入3000亿。2022年海外占比40%,全球工厂多。2024年收入4090亿,日收约11亿,扩新能源家电。何享健2012退休,方洪波掌舵,专注创新。
两家竞争推进行业升级。格力专利多,质量硬,但渠道老化,线上弱。美的供应链优,多元化强,抓电商风口。2020年后,美的领先稳,格力追赶难。董明珠铁腕,方洪波低调,但结果是美的拉开差距。空调新能效标准下,两家都投研发,提供高效货。本土品牌影响力大,消费者受益多。
未来智能领域是重点,美的有优势,格力需调整。话说到底,这行靠市场敏感和技术,停步就落后。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