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赛科龙RT250以14999元的起售价,将250cc排量的动力塞进150cc级别的价格带时,整个踏板车市场都被这波“降维打击”震撼。而新大洲本田NS150GX以15980元起售,凭借本田品牌口碑和成熟品质,成为城市通勤的热门之选。两款车落地价相差无几,却在排
#头条媒体人计划#150与250的纠结!赛科龙RT250对决新大洲本田NS150GX,1万5预算选排量还是选稳妥?
当赛科龙RT250以14999元的起售价,将250cc排量的动力塞进150cc级别的价格带时,整个踏板车市场都被这波“降维打击”震撼。而新大洲本田NS150GX以15980元起售,凭借本田品牌口碑和成熟品质,成为城市通勤的热门之选。两款车落地价相差无几,却在排量、动力、配置上呈现鲜明差异——是花同样的钱拿下更强动力和智能配置,还是坚守合资品质与低使用成本?这场“排量与稳妥”的博弈,答案藏在你的用车需求里。
动力对决:250cc的碾压式优势 vs 150cc的够用就好
动力层面,两款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差异直接体现在日常骑行的底气上:
赛科龙RT250:247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19.5kW大功率、24.5N·m大扭矩,动力输出直接碾压150cc级别。不管是城市通勤时的起步超车,还是国道上的中后段加速,都能给到随叫随到的强劲反馈,甚至短途摩旅跑高速也毫不吃力,满足对动力有追求的骑手。
新大洲本田NS150GX:149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11.4kW功率、14.4N·m扭矩,动力刚好适配城市通勤。日常代步、穿梭车流足够灵活,但高速超车或满载爬坡时,动力储备略显不足,更适合“够用就好”的务实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RT250的发动机采用高硅铝合金缸体和DLC类金刚石涂层,稳定性经过市场验证;而NS150GX虽动力较弱,但本田发动机的皮实耐用是公认优势,不过也有用户反馈存在后轮ABS触发过早、发动机异响等小问题。
配置比拼:智能越级 vs 实用够用
1.5万级预算里,两款车的配置取向截然不同,一边是“科技卷王”,一边是“务实派”:
赛科龙RT250:配置直接拉满到越级水准。全系标配双通道ABS、TCS、无钥匙启动、TBOX车联网;智境版更搭载汽车级毫米波雷达(支持起步/碰撞/盲区/变道四大预警)、哨兵模式(振动/碰撞自动录像)、全彩TFT仪表和胎压监测,这些配置在同价位几乎独一份,智能安全体验拉满。
新大洲本田NS150GX:配置以实用为主,ABS、TCS、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测等主流配置齐全,满足日常骑行的安全需求。但相比RT250,缺少车联网、毫米波雷达等智能功能,配置水平在150cc级别属于主流偏上,却无太多惊喜。
价格与使用成本:落地价相近,长期成本差异明显
表面看,两款车价差仅1000元,但隐性成本让实际支出趋于一致,长期使用成本却有差距:
购车成本:RT250运动版14999元(需缴购置税,约1300元),NS150GX 15980元(免购置税),落地价相差无几,相当于花同样的钱,RT250多给了近100cc排量。
使用成本:NS150GX作为150cc车型,油耗更低(百公里约2.5L),长期通勤更省钱;RT250排量更大,油耗略高(百公里约3L),但动力提升带来的骑行体验也更出色。
保值率:NS150GX凭借本田品牌加持,二手残值率超75%,远超多数国产车型;RT250作为新上市国产车型,保值率暂无明确数据,大概率不及NS150GX。
设计与实用性:运动年轻 vs 灵活务实
两款车的设计和实用性,准匹配不同骑行场景:
赛科龙RT250:游隼仿生学前脸+紧凑运动车身,外观犀利年轻化,风阻系数仅0.55。171kg整备质量在250cc踏板中算轻量化,操控灵活;座桶能轻松放下带耳机的全盔,前置置物箱方便存放随身物品,满足日常代步+短途出游的双重需求。
新大洲本田NS150GX:延续本田经典流畅线条,设计低调耐看。135kg的整备质量比RT250轻36kg,城市穿梭、低速挪车更省力,但用户反馈座桶空间较小,部分细节处理不够完美,更适合纯城市通勤场景。
选购建议:按需求对号入座
选赛科龙RT250:预算1.5-1.7万,追求强动力+智能配置,不仅满足城市通勤,还经常短途出游、跑高速的年轻用户。花同样的钱,能买到250cc排量和越级智能安全配置,动力和体验的提升肉眼可见,适合喜欢新鲜感和驾驶乐趣的骑手。
选新大洲本田NS150GX:预算1.5-1.6万,以城市通勤为主,注重燃油经济性、品牌可靠性和保值率的务实用户。本田的品质口碑、更低的使用成本和更高的保值率,让它成为“闭眼买不踩雷”的稳妥之选,适合新手或追求省心的骑手。
其实这场对决没有一定的胜负,核心是“需求匹配”:想要动力和科技,选RT250;想要省心和稳妥,选NS150GX。1.5万预算,你是愿意为排量和体验买单,还是坚守品牌和实用?想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答案自然一目了然。
来源:聪明的船帆r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