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好莴笋,教你四招让它又粗又壮,看到就是赚到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9:50 1

摘要:“我施肥浇水一样没少,不知道为什么莴笋就是不长肉,急死人了!”——这是后台一位粉丝的留言

先问你个扎心的问题:为什么你种的莴笋总是细得像筷子,而菜市场卖的却粗壮得喜人?

“我施肥浇水一样没少,不知道为什么莴笋就是不长肉,急死人了!”——这是后台一位粉丝的留言

别着急,这篇文章带你一步一步揭开莴笋增粗的秘密...

想象一下,你要拍一部武侠剧,选了个文弱书生当主角,再怎么培养也成不了武林高手。种莴笋也是这个道理!

1选角失误的悲剧
很多朋友买种子时只看价格,结果:

• 买了叶用型品种,专门吃叶子的,茎秆天生细长

• 买了早抽薹品种,还没长粗就要开花

经过多年试验,这三个品种表现优异:

“大胖墩”莴笋:节间短,茎秆粗,抗病性强

“金刚”系列:名字就说明了一切,粗壮如金刚

本地老品种:适应性强,虽然卖相稍差,但味道绝佳

选种口诀:“买种不看价,先看品种名,茎用是基础,粗壮有保证!”

“多种几棵,产量不是更高吗?”——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莴笋种得太密,会出现:

• 互相遮挡阳光,个个都成“豆芽菜”

• 根系纠缠,谁都吃不饱

• 通风不良,病害频发

我总结出最佳间距:

行距35-40厘米:给锄草、施肥留出空间

株距25-35厘米:让每株莴笋都有“私人领地”

间苗时机:“三叶间,五叶定”——2-3片真时间苗,4-5片真叶定苗,去弱留强,优中选优

施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抓住三个关键时期...

1底肥:打好基础

• 腐熟农家肥+复合肥,和土壤充分混合,为整个生长期储备营养

2三次追肥:精准投喂

第一次:缓苗期(定植后7-10天)
• 目的:促进叶片生长
• 配方:尿素8-10公斤/亩

第二次:莲座期(肉质茎开始膨大)
• 目的:这是增粗的关键期!
• 配方:高氮钾复合肥
• 秘密武器:加施硼肥,促进细胞分裂

第三次:快速膨大期
• 目的:让莴笋最后冲刺
• 配方:硫酸钾15-20公斤/亩
• 配合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独家秘方:在茎部膨大期,用100克硼砂+5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喷施,效果让你惊喜!

前面三步做好了,这就是锦上添花,让你的莴笋从“合格”变成“优秀”!

1水分管理:不早不涝
莴笋是个娇气包:

• 生长前期:土壤见干见湿,促进根系下扎

• 茎部膨大期: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 采收前7天:适当控水,提高品质和耐储性

2及时摘叶:集中营养

• 摘除下部老叶、黄叶、病叶

•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让养分集中供应给茎部

4预防病虫害:防重于治
重点防治:

• 霜霉病:多雨季节的高发病

• 菌核病:重在预防,发现立即处理

• 蚜虫:及时防治,避免传播病毒

紧急情况处理:发现早期抽薹(顶端出现花蕾),立即摘除花蕾,还能挽救!

第一部:选对品种是前提,茎用类型要牢记
第二部:合理密植很重要,三十厘米是参考
第三部:三次追肥抓时机,氮钾充足茎粗壮
第四部:精细管理四件事,水肥病虫都管到

现在,轮到你了!

这套方法就像追剧一样,一环扣一环,缺一不可。从下一茬莴笋开始,按照这个步骤来做。

来源:李三十的农情笔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