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在电子邮件和智能手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入职,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经济衰退、公司战略调整和首席执行官(CEO)的不断更迭,至今仍坚守岗位。
转载:WSJ
直播预告
正文
他们在电子邮件和智能手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入职,历经一次又一次的经济衰退、公司战略调整和首席执行官(CEO)的不断更迭,至今仍坚守岗位。
在美国企业界,有一小部分员工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几十年,他们的职业生涯横跨了几个不同的时代,而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减少。
在如今普通员工一份工作平均只做四年左右的时代,《华尔街日报》试图寻找那些“异类”:在美国一些最大、最知名的公司里工龄最长的员工。毕竟,对于工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未来可能走向何方,还有谁能比他们更有发言权呢?
他们中的许多人刚开始工作时,为同一个雇主效力终身即使算不上一个普遍的理想,至少也仍是可能实现的。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职业生涯中,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亲历了改变工作的技术:诸如Target的条形码、福特汽车(Ford Motor)的机器人;也见证了随着更多女性踏入职场并晋升管理层阶梯,劳动力队伍的日益多元化。
一些员工认为,工作可以帮助他们保持活力,即使年过八旬也是如此。几乎所有人都把乐于拥抱变化视为他们成功的关键。有好几位员工当年仅经过一次面试就被录用,这与如今求职者往往需要经历的长达数月之久的招聘过程形成鲜明对比。
以下是其中八位员工分享的故事:
01
Target的杰奎琳·格拉夫
职位:顾客服务专员(及其他职务)
年龄:80岁
入职年份:1970年
Target工龄最长的员工杰奎琳·格拉夫在丹佛郊区阿瓦达的门店。
早期岁月:1970年,居住在丹佛附近的杰奎琳·格拉夫开始在这家零售商工作时,条形码还未问世。收银员需要输入一长串数字来结算订单。收银机会在纸带上打孔以记录销售额;随后,这些纸带每天会被送到总部,输入电脑进行销售分析。“我总是称它为我们的电报带式收银机,”格拉夫说。“所有这些带小孔洞的纸带都会放进一个罐子里。”
1969年Target的一则靶心耳环广告。
Target当时卖什么东西: 当时,Target门店里还有假发部和一个提供一日三餐的餐厅。汉堡、冷切三明治和薯条是晚餐菜单上的主食。
招聘过程:当格拉夫申请兼职工作时,她正在丹佛附近的一家保险公司和一家女装店工作。她在科罗拉多州莱克伍德市被录用,那里是当时Target在全国的第七家门店。Target是百货连锁店Dayton Hudson的衍生品牌,八年前在明尼苏达州开设了第一家门店。格拉夫在周日参加了面试,第二天就开始工作了。“我不需要做什么小测试,也不用做其他任何事情。我当场就被录用了。”
多种角色:在这55年里,她做过收银员,还做过安保工作,在她任职的大部分时间里,她担任顾客服务团队负责人,负责门店前场的运营,并招聘或培训了数以百计的新员工。她见证了Target门店变得更加自动化,拥有了更复杂的库存管理系统,也见证了消费者习惯的改变和人们更多地在网上购物。“我乐于在变化中成长,”她说。“但有些人做不到。”
1977年的一家Target门店,当时格拉夫已入职数年。
她的绰号:格拉夫现在每周仍经常工作40个小时,她在店里被大家称为“女王”(the Queen),这个绰号既是因为她的超长工龄,她开玩笑说,同样也是因为她的年龄。在Target约40万名员工中,她是工龄最长的一位。尽管如此,她还没有退休的打算。“我不想待在家里对着墙壁发呆,”她说。“与人打交道能够让我保持快乐。”
02
蒂芙尼的哈罗德·盖纳
头衔:雕刻大师
年龄:82岁
入职年份:1961年
蒂芙尼雕刻大师哈罗德·盖纳在曼哈顿旗舰店。
职业生涯:哈罗德·盖纳17岁时开始在蒂芙尼(Tiffany)工作。他在82岁生日前一个月刚刚退休。
工作内容:在这家著名珠宝商工作的六十多年里,盖纳雕刻了15座授予超级碗冠军的文斯·隆巴迪奖杯,以及许多其他银器,从刻有少女名字首字母的心形吊牌手链,到为钢琴家阿瑟·鲁宾斯坦制作的一个大餐盘,上面刻着他演出过的所有城市。盖纳从艺术部做起,一路晋升为雕刻大师——蒂芙尼仅有两人拥有这一头衔。
1967年位于曼哈顿的蒂芙尼门店,当时盖纳加入这家珠宝商已有数年。
职业道路:1961年,当盖纳以学徒身份加入蒂芙尼时,约翰·F·肯尼迪正在白宫执政。对于一个来自皇后区的孩子来说,这里并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归宿。他的父亲在大都会运输署工作,开过有轨电车,后来开公共汽车。他的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盖纳将他能申请曼哈顿艺术与设计高中归功于他的初中辅导员,是她在看到他包括汽车和小丑画作的作品集后,鼓励他申请曼哈顿的这所高中。他主修招牌和画笔字体设计,毕业时成绩名列班级前2%。
学习入门:盖纳从蒂芙尼的艺术部门开始,学习不同的字体,六个月后转到雕刻部门。他接受了三年的培训,才被允许为顾客雕刻小件物品。
工作方式: 他把雕刻比作木雕。首先,他会在银器上涂上一种特殊的快干白色水彩颜料。然后,他在涂了颜料的银器上画出字母组合、徽章或其他图案。接下来,他用钢尖铅笔在银器上刻出图案,然后洗掉颜料。最后,他用特殊的工具雕刻金属,留下凹痕。
哈罗德·盖纳正在雕刻一件作品
他完成的作品之一
自动化的风险:盖纳所从事的这门手艺自蒂芙尼于19世纪成立以来几乎没什么变化。“我认为它永远不会改变,”盖纳说,他驳斥了也许有一天机器人可以完成他的工作的说法。他说,没有机器能匹配出这种艺术性。
最棘手的任务:那是为纽约游艇俱乐部雕刻一个沙滩排球大小的地球仪形状的奖杯。在他雕刻时,这个球体先是被切成了两半,当他最终把两半合在一起时,他屏住了呼吸——祈祷着各个国家、纬度和经度线能够对齐。结果它们确实对上了。
03
安博的鲍比·布兰斯菲尔德
职位:美洲基金管理业务负责人
年龄:60岁
入职年份:1994年
安博的鲍比·布兰斯菲尔德在一次演讲中。
他见证的工作中最大的变化:“时间、速度和节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早期在办公室工作的日子里,晚上和周末加班要多得多,因为那时候根本没有移动办公的条件。在收集信息以做出决策的速度方面,业务进展要慢得多。”
早期的工作:常驻波士顿的鲍比·布兰斯菲尔德被聘为收购分析师时,安博(Prologis)只有60名员工和一个办公室,之后他不断晋升。现如今,安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房地产公司。该公司拥有2,700名员工,在20个国家开展业务。
鲍比·布兰斯菲尔德(前排右二)在他工作初期与妻子和一群员工坐在一起。
现在的工作日与90年代初有何不同:“那时候的工作日绝对有开始和结束,与生活泾渭分明,而现在,这种界限已经模糊——这给团队的管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带来了挑战,因为成员们始终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
工作节奏为何加快?“技术使之成为可能,但竞争要求如此。那些想要蓬勃发展的公司必须行动更快,它们必须适应,并且必须能够随时应对变化。”
“我们(在90年代)没有寻呼机,但我清楚地记得,当那些人有了黑莓手机或其他品牌手机时——那就像是只有特定级别才能享有的地位象征。然后它才逐渐普及开来,”现在,他补充道:“手机已经成了我们所有人的一个附属品。”
04
福特汽车的亚瑟·’阿特’·波特和卡尔伯特·赖特
波特是芝加哥冲压厂的自动导引车管理员
年龄:86岁
入职年份:1961年
赖特是芝加哥冲压厂的装配通用操作员
年龄:85岁
入职年份:1963年
亚瑟·’阿特’·波特和卡尔伯特·赖特
芝加哥的缘分:福特汽车工龄最长的两名员工亚瑟·’阿特’·波特和卡尔伯特·赖特都已经80多岁了,他们在同一家工厂工作,即芝加哥冲压厂。该厂生产福特探险者和林肯飞行家等车型使用的车门和举升门等部件。
早期岁月:该工厂于1956年开业,最初生产用于福特Galaxy、Taurus和Thunderbird的零部件。当波特和赖特加入时,工厂里还没有雇佣女工——第一批女工是在70年代初雇用的。当时的自动化程度也很有限,整个工厂的空气流通也很差。“感觉上厂里得有华氏100度,”赖特说。“地下室所有的热气都会冒上来,吹在你脸上。”
1972年的福特芝加哥冲压厂。
最初的任务:赖特的最初工作包括在整个工厂内储备材料和装载挡泥板;亚瑟·波特当时担任焊接操作员。
有关机器人的问题:第一批机器人于20世纪70年代到来,当时它们通常比人类慢,而且容易出错——经常在零部件上烧出洞,导致这些零部件后来不得不报废。而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改进,福特汽车为该工厂增添了数以百计的机器人。“现在已经没有那个问题了。机器人工作都很稳定,”赖特说。自动化也使人类员工的工作更安全。“我们现在感觉轻松多了,”波特说。
福特芝加哥冲压厂的手套和汽车零部件。
长寿的秘诀:波特说:“我只是努力让自己忙个不停。我妈妈曾经说过,‘人只要忙起来,坟头土就没那么快盖上来。’我一直以来就是这么做的,一直保持忙碌。”赖特则说:“总有一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我再也不去那儿了。’”他的医生给他的建议是,只要还能爬上工厂的楼梯就该继续工作。“如果你一旦坐下来,你就会待在沙发上不动了,”赖特说。“你的身体会逐渐僵化。不管做什么,都要保持活动。别坐下。别赖在沙发上。”
05
Patagonia的文森特·斯坦利
职位:企业品牌文化总监
年龄:73岁
入职年份:1973年,Patagonia创立之年
文森特·斯坦利加入公司时,公司甚至还没有自己的logo。
招聘过程:“没什么招聘过程。事实上,我第一天去上班时,我的老板去冲浪了。那位54岁的簿记员非常忐忑地看着我,花了大约两个小时教会我如何做应收账款,我就从那里开始了。”文森特·斯坦利说。
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职位的?“靠关系。Patagonia的创始人伊冯·乔伊纳德是我的叔叔。”
第一份工作:“我被雇来做发票打字员、包装工,还有什么我忘了。我当时有三份小差事。那时我们公司还不是一家服装公司。当时公司名叫乔伊纳德装备公司(Chouinard Equipment),是生产登山装备的。那时候,我们一年的营业额还不到100万美元,公司大约有10名员工。当浪好的时候,其他人都会出去冲浪。我不喜欢冲浪,所以我就留在公司接电话。我就是这样进入销售领域的。我是唯一一个真正在接订单的人。”
早年岁月:“我们在第一年设计了公司logo和最初的三款产品。我本来没打算长待。我最初就想着赚点钱,存点钱,然后再次去旅行。我当时21岁,那时候刚订婚。但我喜欢那个地方的氛围。公司里的人都很随意,有点反权威。我们的产品质量很高。我们打交道的社区和接触的人都是一些体面人,所以我就留下了。”
伊冯·乔伊纳德(左)和文森特·斯坦利。
工作方式的变化让你感到惊讶的是什么?“如今每个人都被科技工具牢牢地绑住了——不是盯着电脑屏幕,就是被各种系统所套牢。现在的工作完全受制于一个信息采集系统,从销售数据汇总到物流调度,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这套数字化枷锁。”
带来的后果:“我记得和我们一些年轻的设计师交流时的情形。当我们刚开始走进样品间亲手缝制服装样品时,他们显得手足无措。他们这些人早已习惯了所有设计都在电脑上完成,却对服装肩线如何与人体曲线契合毫无概念,这最终会导致工厂生产时出现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这种脱离实物的设计困境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 By Lindsay Ellis
06
3M公司的罗恩·斯塔芬
职位:制造工程师
年龄:79岁
入职年份:1965年
罗恩·斯塔芬从18岁起就在3M工作。
早期岁月:罗恩·斯塔芬(在18岁高中毕业后不久就加入了公司。他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奶牛场长大,在那里他学会了修理几乎所有东西。他在《圣保罗先锋报》上看到一则分类广告后,顺道去了3M公司。(当时,这家公司还叫明尼苏达矿业与制造公司。
最初的想法:3M公司有制造和生产线,但斯塔芬想加入一个专注于新产品和商业风险投资的团队,他认为那样的工作重复性会更低。
那意味着什么: “那时候真是令人振奋。我们负责大量产品的前期开发工作,然后才移交给其他工厂进行全面生产……我们生产的其中一个产品就是思高(Scotch)透明胶带。如果你有思高透明胶带,你就会看到上面有绿色和白色的拉片。当时我们有一台机器专门生产这些拉片之类的东西——这就是我的工作之一。”
1985年,罗恩·斯塔芬(左)因在3M公司任职20年而接受祝贺。
工作中的变与不变:“那时候肯定没有电脑。所有的记录都是靠手写的,沟通则靠电话……但如今我从事的核心工作,本质上仍是同样的概念研发。”
他现在做什么:斯塔芬现在是3M公司在威斯康星州梅诺莫尼市一家工厂的制造工程师,该工厂生产用于飞机和航天器的陶瓷纤维。斯塔芬通常会在生产车间巡视,回答其他工程师的问题,并解决维护问题。同事们称他为“纤维教父”和“欧比-罗恩·克诺比”,因为他能发现制造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
工作数十年的秘诀:斯塔芬每天凌晨4点起床,并尝试做至少50个俯卧撑和七分钟的平板支撑。(如果他一时兴起,想做半程俯卧撑,他的目标就是要做上几百个。)然后,他在办公室里会继续做健身操,时常再加练多组俯卧撑。“这套晨间仪式能让我激活身心,让我以良好的感觉开始新的一天,”他说。
准备什么时候退休?斯塔芬还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我每天都能来上班,能发挥作用,分享我的信息,为团队和公司做出贡献,我认为这就是一种胜利。”
07
高通公司的德里克·庞奇
职位:首席工程师/经理
年龄:61岁
入职年份:1987年
高通的德里克·庞奇在一面专利墙前。
早期岁月:高通公司工龄最长的员工德里克·庞奇在大学毕业后搬到圣迭戈,想找个天气暖和的地方生活。1987年,他在《圣迭戈联合论坛报》上看到一则分类广告,申请了一个技术员的职位。他当时22岁。“我完全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做什么的,”他说。高通后来为数以百万计的手机和其他设备提供了核心技术,庞奇参与了该公司的许多关键项目。
这些年来,工作方面让你惊讶的事情是什么? “自动化的速度。我们用少得多的人手完成了多得多的工作。”同样让他惊讶的是,社交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尽管你目睹了所有的变化,但这些联系和与人的互动比任何其他事情都更重要。”
高通1989年数字蜂窝设计团队的照片。庞奇在左上角。
现在的工作:“我是一名人事经理。我是一名首席工程师,管理一个从事毫米波设计的团队。我们把高通制造的芯片集成到设备中,然后我们通过大量的测试来进行评估、检验和概念验证。”
他发自肺腑的职业建议:公司内部的人员对于长期任职至关重要。“如果你最终待在一个你不喜欢去工作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人,无论什么原因让你烦恼,那么你就不会很有成效,也不会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他说。“你每天要花8、10、12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做这项工作。它最好是你喜欢做的事,或者至少是和你喜欢的人一起干活。”
08
美林公司的斯坦利·海尔布伦
职位:董事总经理,财富管理顾问
年龄:82岁
入职年份:1965年
Stanley Heilbronn
当时的工作:“我当时的一项工作是在一个挂板上贴出道琼斯指数每小时的走势,”常驻纽约的斯坦利·海尔布伦表示。他现在是美林公司母公司美国银行工龄最长的员工之一。“如果我需要一个[股票]报价——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为例——我必须在电话上拨打一个号码,加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代码,然后听股票的售价以及买入价和卖出价。这后来演变成看一个工作站,以今天的标准来看,那个工作站是极其原始的。”
现在的工作模式:“我们处在一个财务规划复杂得多的世界。如今我们依托数据分析模型,我会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年龄阶段以及未来的需求定制方案。所以,这就意味着工作已经从过去那样简单地推荐诸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股票等个股,演变为挑选一篮子符合标准、长期风险偏好与未来需求的证券组合。”
职业生涯长久的秘诀:“我喜欢拥抱变化。就这么简单。这在过去几十年里对我非常受用。”
多代同堂的工作:海尔布伦的团队里有他的两个儿子,他们现在也开始与长期客户的子女合作。
他如何知道该在这份工作上待多久:“只要我身体健康并且精力充沛,我就会一直干下去”他说。“那些已经退休了的人在做很多我根本不感兴趣的事情。我不想每天去看医生和去干洗店。”
来源:米高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