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话题还是要从目前网上战火尤未息的“吃瓜蒙主”事件说起。反对方宣称她一直宣扬“元清非中国论”,是在借抨击满清之名行为日寇洗白之实,甚至抨击她在宣扬内亚史观。支持者则大多宣称她没说过“元清非中国论”,当然的确有一部分支持者在宣扬“元清非中国论”。反正现在舆论一
这个话题还是要从目前网上战火尤未息的“吃瓜蒙主”事件说起。反对方宣称她一直宣扬“元清非中国论”,是在借抨击满清之名行为日寇洗白之实,甚至抨击她在宣扬内亚史观。支持者则大多宣称她没说过“元清非中国论”,当然的确有一部分支持者在宣扬“元清非中国论”。反正现在舆论一片混乱。
不过阿越从看过的“吃瓜蒙主”相关视频切片分析,可以明确一点,她本人一直持“元清属于中国历史”的观点,这是毋庸置疑的,至于其他相对比较飘忽,很多时候认为元清属于侵略者。
吃瓜蒙主直播截图
那么什么是“元清非中国论”呢?这还要从网络上流传多年的两句话说起:“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通过这两句话,将中国历史分为四个单元,即两宋及其以前的中国,大明时期的华夏,以及蒙元、满清两个亡国时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唐宋正统在日本”和“大明正统在日本”的理论(甚至连朝鲜、安南都敢自称小中华)。
所以这套理论的源头出自哪里也不问可知了。
对,没错,就是我们“一衣带血”的“好邻居”日本提出的,时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套看似“爱国”的言论,实际上是一个精心包装的历史陷阱,目的是为其侵华寻找理论基础,弱化我们的抵抗心理。
“元清非中国论”出现的根源
这种扭曲历史的软刀子举措,往往比刀剑更具破坏力。在长达14年的抗战时期,汉奸们和投降派们,高举着这一理论,与日寇狼狈为奸,在思想上造成了不小的混乱,很多人还真信了这个邪。时至今日,“元清非中国论”还时不时的沉渣泛起,呼啸于网络之上。只是随着我国民族自信心的回升,这套东西已无多少市场可言。
元代,在元世祖忽必烈与哈拉和林的蒙古旧贵族决裂,建国号“大元”,依靠汉人力量击败阿里不哥,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吸收传统文化、政治制度等时,就已经转化为一个华夏政权。当其开始编修《宋史》、《辽史》和《金史》时,这种转换正式完成。
也正因此,明太祖朱元璋在未称帝前,虽然高喊“驱逐鞑虏”,可称帝之后还是在第一时间承认了元朝的正统中原王朝地位。明太祖称帝前的祭天告文如下:
“吴元年十二月甲子,上御新宫,以群臣推戴之意祭告于上帝皇祇,其略曰:‘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臣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惟臣帝赐英贤为臣之辅,遂戡定诸雄,息民于田野,今地周回二万里广,诸臣下皆曰:‘生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臣不敢辞,亦不敢不告上帝皇祇。是用明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帝祇,惟简在帝心,如臣可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祇来临,天朗气清,如臣不可,至日当烈风异景,使臣知之。’”(《明太祖实录》)
明太祖朱元璋像
满清同样如此,不管你说它是为虚情假意邀买人心也好,自欺欺人也罢,虽然出了“剃发易服”等令人痛彻心扉的恶政,可一句“清承明制”基本没错,毕竟大体框架还是延续了明朝的政治制度。
自顺治朝起,满清便称自己统治的区域为“中国”(满语为中央之国)从中俄《尼布楚条约》,到近代诸多不平等条约,再到《大清国籍条例》,都使用了“中国”进行表述。乾隆在遗诏中也自称“中国至圣皇帝”。所以在当时“大清”和“中国”是一体两面。
至于网上流传的诸如“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国之人”,“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保大清不保中华”之类的言论,阿越查阅了《清实录》和《清史稿》,都没找到其出处,倒是在《大义觉迷录》中找到了类似内容:
“在逆贼等之意,徒谓本朝以满洲之君,入为中国之主,妄生此疆彼界之私,遂故为讪谤诋讥之说耳。不知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
雍正帝画像
在很多人眼里,元清属于少数族裔建立的外来政权。那为何要以华夏正统自居,沿用华夏传统制度呢?
举个不怎么恰当的例子,当今的小英,在白左们主动开门引黑绿印入关,以至于现在十个市长半数以上是黑绿,唐宁街10号的主人也换成了阿三,可以说快变天了,然而制度吗依然在延续此前的制度。
什么原因呢?
还不是因为落后文明想要统治先进文明极其困难。
元清同样如此,蒙古、满洲相对于中原文明而言属于落后文明,再加上他们的基本盘又小,想要让自己以原有的政治格局统治先进了不知道多少的中原,只能自叹臣妾做不到啊。
但日本不同,虽然他们属于我中华文明的衍生子文明,可架不住人善于学习啊,其文明程度(至少在他们自己看来)并不比我们逊色多少,一旦让他们侵入进来实现换国,我泱泱华夏真得亡国亡种了。
所谓的汉地十八省分割法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所谓的“汉地十八省”这个概念了。它是“元清非中国论”的衍生产物,即将清朝通知区域分为:传统汉地(又称中国本部)、满洲、蒙古、藏区、新疆五部分。
以此为基础,宣扬汉人王朝的传统领地为关内地区,即汉地十八省,其余四部是满清带来的嫁妆,清朝被推翻,各部之间例当各自立国。实际上是日本早年提出的“七块论”的变种。目的是为肢解中国,以便更好入侵。
清末起义期间,受这一思潮影响,革命者内部曾有过相关论调。比如武昌起义后树起的铁血十八星旗,就是这一思潮的典型反馈。好在很快国人便反应过来了,随即推出“五族共和”相抵抗。
事实上呢,自先秦时代起,更具体点来说,自周王朝建立起,中国奉行的一直是大一统思想,秉持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从周到清皆尽如此,是以才能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一次次浴火重生。
代表汉地十八省的十八星旗
就阿越本人而言,满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差劲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其地位仅高于司马晋,恶行罄竹难书。可再怎么吐槽,再怎么不屑满清,有一点功绩无法否认,当代中国的版图奠定于清,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甭给我扯什么其余各朝怎么怎么滴。正是从《尼布楚条约》到近代的一系列不平等卖国条约中的相关内容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甚至哪一天我们制霸蓝星了,也可以以此为法理去索回那些暂时离去的故土。
所以,批判满清请随意。但今时今日,依然持“元清非中国论”和“汉地十八省”观点,拿这个来驳斥满清的,非蠢既坏。
来源:钱越说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