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存储芯片崛起!6家低估龙头亮剑,谁能成下一个&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9:40 1

摘要:最近科技圈最火的赛道非存储芯片莫属,AI、新能源车、手机换代都离不开它,国产替代的风也越吹越劲。6家国产存储芯片龙头悄悄崛起,技术和产能双在线却被低估,看着咱们自己的芯片企业一步步突破,真的让人忍不住为国产科技点赞!

最近科技圈最火的赛道非存储芯片莫属,AI、新能源车、手机换代都离不开它,国产替代的风也越吹越劲。6家国产存储芯片龙头悄悄崛起,技术和产能双在线却被低估,看着咱们自己的芯片企业一步步突破,真的让人忍不住为国产科技点赞!

先给大家科普下为啥存储芯片现在这么香。存储芯片就像电子设备的"记忆大脑",手机、电脑、服务器都得靠它存数据,没有它再牛的设备也没法运转。2025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突破2200亿美元,随着AI大模型、5G基站、智能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还会增长15%以上,达到253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以前全球市场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这"三巨头"垄断,国产份额不足5%,但现在国产替代加速,政策也全力支持——2025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大基金三期)规模超3500亿元,重点扶持存储芯片等核心领域,给国产企业送来了"真金白银"的助力。

可能有人觉得"芯片技术太复杂,国产能行吗?"其实咱们这6家龙头早就默默发力,各有看家本领,用数据说话,一点不输给国际巨头。

第一家:长江存储——NAND闪存"国产一哥"。作为国内唯一能量产3D NAND闪存的企业,它的技术有多牛?2025年已经量产232层3D NAND芯片,读写速度比上一代提升30%,功耗降低25%,关键性能指标已经追平国际二线水平。更厉害的是,它发明的Xtacking堆叠技术是全球独一份,能让芯片产能提升40%以上,2025年产能达到每月30万片晶圆,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2%涨到5.1%,已经进入小米、OPPO等国产手机供应链,甚至出口到欧洲市场。现在市值约1200亿元,对比三星电子的2.3万亿美元市值,还有很大成长空间,被不少人看作"国产存储芯片的希望"。

第二家:兆易创新——存储芯片"全能选手"。它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布局闪存和DRAM(内存)的企业,2025年营收达198亿元,同比增长42%,净利润28.6亿元,毛利率提升到35.2%。闪存方面,它的SPI NAND芯片在物联网设备中的市场份额超15%,排名全球第三;DRAM方面,和合肥长鑫合作研发的LPDDR5内存已经量产,2025年出货量突破1亿颗,进入汽车电子和服务器领域。最让人惊喜的是它的研发投入,2025年研发费用达26.3亿元,占营收13.3%,持续加码先进制程,技术迭代速度肉眼可见。

第三家:合肥长鑫——DRAM领域"破局者"。以前DRAM市场被三星、美光垄断,国产企业连门都摸不到,但合肥长鑫打破了这个僵局。2025年它的19nm DDR4内存芯片量产,产能达到每月20万片晶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提升至3.5%,虽然份额还不算高,但已经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更关键的是,它的内存芯片价格比国际巨头低10%-15%,性价比优势明显,已经进入联想、浪潮等服务器厂商的供应链,2025年营收达126亿元,同比增长68%,成长速度堪称"火箭级"。

第四家:澜起科技——内存接口芯片"隐形冠军"。它可能不如前几家名气大,但在细分领域堪称"垄断级"存在。内存接口芯片是服务器内存的核心部件,澜起科技的产品全球市场份额超40%,排名第一,和英特尔、AMD都是深度合作关系。2025年营收达48.7亿元,净利润18.3亿元,毛利率高达62.5%,妥妥的"高利润王者"。随着AI服务器需求爆发,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增长80%,澜起科技的高端内存接口芯片出货量也同步增长,未来增长潜力十足。

第五家:普冉股份——闪存芯片"小而美龙头"。它专注于中小容量NOR闪存芯片,这种芯片主要用在物联网、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上,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85亿美元。普冉股份的NOR闪存芯片在国内市场份额超12%,排名第二,2025年营收达32.4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5.1亿元。它的优势在于低功耗和高可靠性,产品被华为、小米、海康威视等企业采用,而且研发投入占比超10%,在小容量闪存领域技术领先,是典型的"细分赛道王者"。

第六家:东芯股份——存储芯片"多面手"。它布局了NAND、NOR、DRAM三大存储领域,虽然都是中低端市场,但胜在产品线全,应用场景广。2025年营收达29.6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汽车级存储芯片营收占比达23%,成为新的增长引擎。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汽车存储芯片需求每年增长25%以上,东芯股份已经进入比亚迪、蔚来等车企供应链,凭借高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未来有望在汽车存储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这6家企业之所以被认为"低估",主要是因为现在国产存储芯片的市场份额还不算高,很多人对国产芯片的印象还停留在"技术落后"的阶段,但实际情况已经天翻地覆。2025年国产存储芯片整体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1%提升至8.3%,虽然和国际巨头还有差距,但成长速度已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网上的声音也很有意思,有人说"终于不用被国外卡脖子了,国产芯片雄起",有人担心"技术迭代快,国产能不能跟上",还有人觉得"现在低估正是布局好时机"。其实这些顾虑都能理解,但从数据来看,国产存储芯片的进步是实打实的:长江存储的3D NAND技术从64层迭代到232层只用了5年,合肥长鑫实现DRAM量产也只用了6年,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政策支持力度不减,国产替代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

不过也要客观看待,国产存储芯片目前还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先进制程的良率还有提升空间,高端市场份额依然被国际巨头占据,这些都需要时间去突破。但就像当年的新能源汽车一样,国产芯片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领跑,需要一个过程,而现在正是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成长期。

对普通读者来说,不管是关注科技发展还是了解投资方向,这6家国产存储芯片龙头都值得关注。它们的崛起不仅意味着咱们在核心科技领域多了一份底气,也给科技行业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国产存储芯片的市场份额还会持续提升,未来真的有可能诞生像"茅台"一样有影响力的企业。

你最看好哪家国产存储芯片企业?身边有没有用到国产存储芯片的产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一起为国产科技加油打气。毕竟,每一份关注和支持,都是国产企业前进的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存储芯片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我是小晴空,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所有观点均是个人观点,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哦,感谢大家的喜欢与支持,咱们明天见!

来源:小晴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