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华为&34;遇上&34;华伪&34;:一场价值300万的字母游戏玩砸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9:15 1

摘要:最近数码圈有个大瓜,福州中院判决了一起商标侵权案,直接冲上热搜。几家公司在电商平台卖智能手表,明目张胆使用"华伪"商标——啊不对,是"HUAWEL",还标注"华为适用"来误导消费者。法院判赔300万,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求锤得锤了。

李逵or李鬼?字母"I"秒变"L",这波骚操作把消费者整不会了。法院判决:赔300万,没毛病!

最近数码圈有个大瓜,福州中院判决了一起商标侵权案,直接冲上热搜。几家公司在电商平台卖智能手表,明目张胆使用"华伪"商标——啊不对,是"HUAWEL",还标注"华为适用"来误导消费者。法院判赔300万,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求锤得锤了。

刷过电商平台的都知道,现在山寨套路真是防不胜防。这个"HUAWEL"把字母"I"换成"L",玩了一手狸猫换太子,让不少老铁直呼"傻傻分不清楚"。

这波碰瓷华为的操作可以说是相当刻意了。商家不仅在商品页面疯狂使用"HUAWEL"标识,还特意标注"华为适用""华为手机通用"等字眼,这不明摆着要让消费者产生误解吗?

其实这种蹭流量的操作在数码圈早就不新鲜了。之前还有个"HUWEI.YB狐尾隐边"的商标,也是想方设法跟华为扯上关系,结果同样翻车,被判赔偿200万。更离谱的是,有商家直接把直播间装修成华为门店风格,用华为商标做背景卖其他品牌产品,这波操作也是没谁了。

为啥这次法院判得这么狠?主要是这几家公司太头铁了!收到法院传票后不但不收手,还换个马甲继续干。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法院直接来了个惩罚性赔偿大礼包——不仅要赔偿损失,还得额外罚款,就问你疼不疼?

华为在打击山寨这方面可以说是经验丰富了。从假手机后盖到翻新交换机,各种山寨套路都领教过。上海就有两个哥们因为卖假华为手机后盖,涉案金额39万多,最后把自己送进去了。

最让人震惊的是那个交换机翻新案。某公司收购华为二手交换机,翻新后直接当新品卖,涉案金额高达540多万。北京海淀法院直接判了2000万天价赔偿,这数字看着都肉疼。

这些判决背后,是司法机关对山寨行为零容忍的态度。法官说得明明白白:想靠蹭名牌发财,此路不通!特别是在直播带货这么火的当下,想靠耍小聪明蒙混过关,最后只会把自己坑了。

回过头看"HUAWEL"这个案例,之所以引发这么大关注,不仅是因为300万的赔偿金额,更是因为它给所有想打擦边球的企业提了个醒:玩火必自焚。

现在再去电商平台搜"HUAWEL",已经查无此物了。这场持续多年的商标纠纷,终于以山寨方的彻底失败告终。正如法官所说,想走捷径的结果往往是绕远路。这句话,值得所有企业细品。

大家在网购时有没有踩过山寨的坑?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让小伙伴们避避雷~

注:图文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一路生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