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小去年赚了300万,告诉我这9个搞钱的底层逻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9:16 1

摘要:搞钱的底层逻辑,从来不是靠运气或者风口,而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我发小阿哲,两年前还是个在工地搬砖的,现在名下三家小店流水稳定,刚提了辆特斯拉,跟我说的9个搞钱逻辑,拆开看全是普通人能上手的实在招。

搞钱的底层逻辑,从来不是靠运气或者风口,而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的能力。我发小阿哲,两年前还是个在工地搬砖的,现在名下三家小店流水稳定,刚提了辆特斯拉,跟我说的9个搞钱逻辑,拆开看全是普通人能上手的实在招。

第一个逻辑,不追风口,挖深自己的坑。现在谁都知道风口赚钱,直播、AI、新能源……但阿哲说,他身边追风口的人十个有九个亏,因为风口是泡沫,风来了猪都能飞,风停了摔死的都是猪。他自己前半年就踩过坑,跟风做跨境电商,囤了一仓库货,结果平台政策变了,货砸手里亏了10多万。后来他学乖了,死磕本地装修这个细分领域,用三个月时间把全市的老房改造案例翻了个遍,把老房防水+软装搭配做成自己的标签,现在客户排队找他,连邻市的人都打电话来咨询。

方法很简单:用3个月死磕一个细分领域,直到能解决80%同行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别人只会刷墙,你就会刷墙+电路改造+旧物改造,客户自然觉得你专业到离不开。

第二个逻辑,反着来,别人恐慌你贪婪。去年餐饮行业最惨的时候,很多老板关门转租,阿哲却拿着仅剩的8万启动资金,在市中心地段租了个空铺。那时候房东急着出手,租金压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别人都笑他疯了,他却带着施工队进场,把店重新装修成社区便民食堂,主打家常菜+平价套餐。半年后疫情好转,大家不敢下馆子,反而更愿意吃家门口的实惠饭,他的店每天排队,现在已经开了三家分店。

方法是:每周看3次行业报告,记录别人忽略的市场信号——比如商场人流下降但社区便利店生意好,或者大家不敢花大钱但愿意花小钱,在别人犹豫时,用20%的本金先试错,试对了再追加,试错成本控制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

第三个逻辑,把自己当产品卖出去。阿哲不是单纯做装修,他是把阿哲这个名字打造成了靠谱装修顾问的IP。客户找他装修,他会先花2小时帮对方分析户型,画草图,甚至帮着找家具,分文不取。有个客户一开始只想花5万装修,他设计的方案帮客户省了2万,还推荐了性价比高的建材商,客户后来直接把自己亲戚的装修都介绍给他,现在他60%的单子来自老客户转介绍,报价比同行高10%也有人愿意付。

方法:每天花1小时输出自己的经验,哪怕是朋友圈发个老房改造避坑指南,或者在小区群里帮人解决小问题,让别人提到装修就想到找阿哲,信任一旦建立起来,赚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第四个逻辑,算清每一分钱的机会成本。阿哲说他最开始做装修,为了接一个大单子,推掉了三个小客户,结果大单子拖了半年没落地,三个小客户转头找了别人。最后他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人工成本。后来他学了机会成本法则:做任何事,先问自己如果不做这件事,可以用同样的时间钱做什么?比如有个项目能赚10万但要花2个月,他发现这2个月如果用来服务10个老客户,每个客户复购3000元,能赚3万,还能积累口碑,果断选了后者。

方法:准备一个决策本,每次做选择前,列出选项A和选项B,分别计算投入(时间金钱)和产出(短期长期),优先选时间短、回报快、可复制的,别让自己困在看似赚钱但耗死自己的坑里。

第五个逻辑,借别人的鸡下自己的蛋。阿哲现在开了三家店,却没有买一套设备、没有雇满员工。他的装修店用的工具都是租的,每月租金比买新的便宜60%;他的食堂厨师是兼职的,每天只需要做午晚两顿高峰;他还跟附近的建材商签了合作,卖他们的材料自己抽成,建材商不用自己囤货,他不用自己找货源,双赢。

方法:列一张资源清单,看看哪些环节能外包——比如设计外包给工作室,仓储外包给物流公司,甚至体力活找兼职——轻资产运营,把精力放在能产生核心价值的事上,你的钱才能流动起来,而不是压在固定成本里。

第六个逻辑,不盯着眼前的10%,抓牢后面的90%。很多人做业务总想着签大单,阿哲却反着来,他宁愿花时间服务100个小客户,也不盯着一个大客户死缠烂打。他的装修店有个保洁阿姨,第一次找他装修花了8万,后来阿姨家亲戚装修、同事装修,全找他,一年下来光是这个阿姨圈子就带了20多个单子。他说小客户的复购率比大客户高3倍,而且他们的圈子能帮你裂变。

方法:每天花10分钟维护3个老客户——比如节日发个祝福,生日送个小礼物,或者定期发点装修干货,让客户觉得不找阿哲装修就亏了,老客户的转介绍成本是拓展新客户的15,而且信任度高得多。

第七个逻辑,把失败当提款机,别怕试错。阿哲说他两年内失败过3次:第一次做跨境电商亏10万,第二次开奶茶店因为选址错了亏5万,第三次做短视频带货因为内容没定位亏3万。但每次失败后,他都会写失败复盘表,只记三件事: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下次怎么避免。比如跨境电商失败他发现不会选品,后来做装修前先调研一个月市场,确保选的产品有人买;奶茶店失败是因为没考虑社区需求,后来做食堂就先问了小区居民想吃什么菜。

方法:每次试错后当天写复盘,别拖到明天,记住失败的价值不是让你emo,是让你下次少走弯路,把每次错误变成自己的避坑指南,你就离成功越来越近。

第八个逻辑,先让自己值钱,钱自然会来找你?不对,是你值钱了,钱才敢来找你。阿哲最开始做装修,报价比同行低20%,客户觉得他便宜,结果做着做着发现自己总被压价,利润薄得可怜。后来他去考了高级装修设计师证,还学了3D建模,能给客户出3D效果图,报价直接涨了50%,客户反而觉得值。他说客户愿意付高价,不是因为你有多牛x,是因为你的能力不可替代。

方法:每周留20小时学一个硬技能——哪怕是Excel高级函数,或者短视频剪辑,或者行业认证,让自己的技能库比别人多一层,当你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赚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第九个逻辑——也是最后一个,搞钱的核心是控制成本,放大杠杆。阿哲的钱很少躺在银行卡里,他会把60%的利润用来撬动更大的杠杆:比如赚了钱就去租更好的场地,招更有经验的人,或者投10%的钱做小成本试错项目;同时他会把固定成本压到最低,房租只付押一付三,员工工资按业绩提成,连办公室的灯都是节能的。他说钱不是省出来的,是流动起来生出来的,你得让钱像水一样转起来,而不是堆在一个地方发霉。

方法:每天花5分钟算成本账,看看哪些钱能省(比如少买不必要的办公用品),哪些钱该花(比如投资自己的技能、拓展人脉),记住成本是你的底,杠杆是你的翅膀,底稳了,翅膀才能飞得高。

其实阿哲说的这9个逻辑,没有一个是高大上的理论,全是普通人能上手的实在招。但很多人搞钱总想着走捷径,要么追风口要么等机会,结果越等越焦虑。搞钱的本质,从来不是找到一条捷径,而是把这些简单的道理做到极致——深耕一个领域,反着看市场信号,维护好自己的价值,在试错中成长,在控制中放大。

你今天愿意多花1小时研究一个技能,明天就能多赚100块;今天愿意多维护一个客户,下个月就能多进1000块。别总想着明天就能暴富,把这些小事做好,两年后的你,说不定也能笑着说我当年就是靠这几招,把自己从普通人变成赚钱的高手。

来源:人人洞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