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程序员回乡考编月薪3500,母亲说为你好,他崩溃直播破防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19:18 1

摘要:这事发生在2025年11月,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在短视频里哭着讲他的经历,他毕业于985高校,曾在深圳的互联网公司工作,每月工资两万多元,后来他母亲坚持让他回家考事业编,说这样更稳定,结果现在他每月收入三千五百元,房贷要还两千八百元,生活过得挺紧巴,视频一发出来

这事发生在2025年11月,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在短视频里哭着讲他的经历,他毕业于985高校,曾在深圳的互联网公司工作,每月工资两万多元,后来他母亲坚持让他回家考事业编,说这样更稳定,结果现在他每月收入三千五百元,房贷要还两千八百元,生活过得挺紧巴,视频一发出来,就收到五十多万条评论,好多人都在留言说自己也一样。

很多人以为体制内工作是个铁饭碗,其实并不是这样,不少地方的事业编制人员工资好几年没涨过,过了三十岁基本就没有晋升机会了,湖南那边2024年编内人员离职率增加了18%,这不是他们自己想走,而是实在干不动了,身体累,心里也累,父母嘴上总说“稳定”,其实是把他们自己的安全感强加在子女身上。

还有人被劝着去送外卖跑快递,说这行收入高,可一到三十五岁腰椎就落下毛病,转行又缺乏其他技能,中国劳动保障研究院的数据明明白白显示这一点,年轻人用几年青春拼来的,可能是将来长期的病痛和找不到工作,父母总想着能吃苦就有出路,但他们没意识到,吃苦不一定就能换来好日子。

创业这件事风险更大,父母经常提到邻居老王靠办厂赚了钱,但他们从不提老王亏掉房子的情况,2024年能挺过来的小微企业连15%都不到,家里既没资金又没经验的人去创业,一旦失败就会欠下很多债,最后还得子女来还,这不像创业,倒像是在赌上性命。

有些工作工资给得高,比如在海上钻井平台干活,或者爬高架电线,一个月能挣五万块,但这些工作风险也大,应急管理部去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建筑行业和其他高危行业里,因工死亡的人里头,四十五岁以下的占了超过六成,父母说起这些工作,总说“干这个来钱快”,却很少提可能人回不来的事。

他们总是说这是为你好,实际上在用老经验来管着你的生活,百分之七十二的回家乡的年轻人不敢提辞职的事,担心父母会失望,老一辈人经历过计划经济时期,觉得稳定工作比什么都强,但现在人工智能在抢走饭碗,平台经济也在改变规则,人要是不学习不更新自己,再稳定的工作也可能保不住,他们因为害怕变化,所以硬要你停在原地别动。

没人告诉你还有别的出路,比如学点写作、做自媒体、搞线上课程,这些门槛不高,回报却不错,县城里已经有年轻人靠这个过生活,但父母总是不信,觉得“读书才有出路”,可他们不知道,现在的“读书”不是考大学,而是学习怎么管理项目、怎么算账、怎么沟通情绪,这些才是真本事。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鼓励人们回家乡创业,但实际上缺乏资源、培训和支持,父母希望子女回来,并不是帮他们寻找新机会,而是切断他们去大城市发展的道路,他们以为这样做是保护,实际上却剥夺了子女的选择权,让子女只能按照他们的安排生活。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情况,这不是个别现象,不是人们不够努力,而是这个体系没有给普通人留下出路,父母的爱太沉重,让人感到喘不过气,但生活不像考试那样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要自己找到方向,哪怕走得慢一些,也比被别人推着走要好。

来源:白帆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