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肝病年会:乙肝功能性治愈研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19:03 1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功能性治愈是全球肝病领域的核心挑战,现有核苷类药物虽能抑制病毒复制,但难以清除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及表面抗原(HBsAg),无法实现停药后持续应答。AusperBio公司研发的非偶联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AHB-1


撰文:paperplaneTH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功能性治愈是全球肝病领域的核心挑战,现有核苷类药物虽能抑制病毒复制,但难以清除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及表面抗原(HBsAg),无法实现停药后持续应答。AusperBio公司研发的非偶联反义寡核苷酸(ASO)药物AHB-137,在2025年11月举行的AASLD 2025(美国肝病2025年会)年会上披露了完整的2a/2b期临床数据(NCT06115993、NCT06550128),为CHB治疗带来重要突破。该研究合计入组119例HBeAg阴性CHB患者,通过"AHB-137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单用核苷类药物维持"的两阶段方案,在治疗第24周(EOT)时300mg剂量组完全应答率达75%,停药维持至第48周时仍有26.6%的患者保持HBsAg与HBV DNA双阴状态。与同类标杆药物葛兰素史克GSK的bepirovirsen相比,AHB-137在体内外活性、临床应答率及维持效果上均展现显著优势,其非偶联设计与高生物活性是核心竞争力所在。目前AHB-137已启动3期临床试验(CTR20252792),有望成为推动CHB功能性治愈的重要候选药物,本文将从临床试验设计、数据解读、作用机制、竞品对比及行业影响等方面展开系统分析。

研究背景与临床需求

(一)慢性乙肝治疗现状与困境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全球约有2.96亿感染者,每年因相关肝硬化、肝癌死亡人数超82万。当前CHB治疗的主流方案为核苷(酸)类似物(NA),虽能强效抑制HBV复制,降低肝纤维化与肝癌风险,但无法清除肝细胞内的cccDNA,也难以有效降低HBsAg水平。患者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停药后病毒反弹率高,功能性治愈(定义为停药后持续HBsAg阴转、HBV DNA检测不到,伴或不伴抗-HBs阳转)率极低,成为临床治疗的主要瓶颈。

(二)ASO药物在CHB治疗中的发展

反义寡核苷酸(ASO)是一类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HBV mRNA,抑制病毒转录与蛋白表达的新型核酸药物,具备直接靶向病毒基因组、降低HBsAg的潜力,被视为实现CHB功能性治愈的核心方向之一。ASO药物分为GalNAc偶联型与非偶联型:GalNAc偶联型通过肝细胞表面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靶向递送,理论上可提高肝细胞摄取效率;但临床实践发现,非偶联型ASO如bepirovirsen反而展现出更优的HBsAg降低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激活 Toll样受体8(TLR8)介导的先天免疫反应相关,为后续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借鉴。

(三)AHB-137的研发定位

选择非偶联ASO路线开发AHB-137,目标通过"直接抑制病毒转录+激活先天免疫"的双重机制,实现HBsAg深度清除与停药后持续应答。此前在2025年5月EASL 2025大会上,AHB-137 2b期EOT前数据已显示出优异的短期应答效果,而AASLD 2025披露的EOT后24周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其长期维持潜力,为药物推进提供了关键支撑。

AHB-137 2a/2b期临床试验设计

(一)试验人群与分组

两项临床试验合计入组119例HBeAg阴性CHB患者,均为NA治疗后病毒抑制但HBsAg持续阳性的人群,具备明确的功能性治愈需求。试验分组设计如下:

• 2a期试验:分为225mg剂量组(n=23)与300mg剂量组(n=32),均接受AHB-137联合NA治疗24周;

• 2b期试验:统一采用300mg剂量,分为16周治疗组(n=32,前8周使用安慰剂)与24周治疗组(n=32),均联合NA治疗。

(二)试验分期与终点指标

试验全程48周,以治疗结束(EOT,第24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 EOT前24周:联合治疗阶段,主要终点为完全应答率,定义为HBsAg

2. EOT后24周:维持阶段,停用AHB-137,继续单用NA治疗,核心终点为第48周时的完全应答维持率,即持续保持HBsAg与HBV DNA双阴状态的患者比例,该指标直接反映药物实现功能性治愈的潜力。

(三)试验设计亮点

• 聚焦HBeAg阴性患者:该人群治疗周期更长、治愈难度更高,试验结果更具临床参考价值;

• 设置不同剂量与治疗时长组:2a期探索剂量-效应关系,2b期验证不同治疗周期的应答差异;

• 长期维持观察:通过EOT后24周的随访,规避短期应答的局限性,更客观评估药物的持久疗效;

• 基线分层分析:针对影响治愈的关键因素(如基线HBsAg水平)进行亚组分析,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AHB-137临床数据解读

(一)核心疗效数据:短期应答优异,长期维持表现突出

1. EOT前(第24周)完全应答率:2b期16周治疗组(前8周安慰剂)为66%(21/32),24周治疗组达75%(24/32),显示延长AHB-137治疗周期可提升短期应答效果;2a期300mg剂量组与2b期24周组数据一致,进一步验证300mg为最优治疗剂量。

2. EOT后24周(第48周)维持率:合并2a期300mg组(n=32)与2b期24周组(n=32)共64例患者数据,26.6%(17/64)的患者维持完全应答,即停药AHB-137后仅靠NA维持即可保持HBsAg与HBV DNA双阴,展现出显著的持久疗效潜力。

3. 安全性特征: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也无相关症状表现,表明AHB-137联合NA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为长期用药提供了安全保障。

(二)基线HBsAg水平对疗效的影响

亚组分析显示,患者基线HBsAg水平是影响治疗结局的关键因素:

• AHB-137治疗后,基线HBsAg ≤1000 IU/mL的患者第48周维持率为28.9%,而>1000 IU/mL的患者维持率为23.1%;

• 这一结果符合CHB治疗的普遍规律——基线HBsAg越低,病毒库规模越小,越易实现深度清除与持续应答,也为后续临床筛选优势人群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与竞品bepirovirsen的头对头对比

葛兰素史克GSK的bepirovirsen是当前CHB领域最具代表性的非偶联ASO药物,其2b期B-Clear试验结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AHB-137在关键指标上全面占优:

尽管在低基线HBsAg亚组中两者差距有所缩小,但AHB-137仍保持显著优势,尤其在整体维持率上近乎是bepirovirsen的3倍,彰显出更强的临床竞争力。

AHB-137的核心优势与作用机制

(一)非偶联设计的机制优势

AHB-137采用非偶联ASO结构,借鉴了bepirovirsen的成功经验,同时规避了GalNAc偶联型ASO的局限性:

• 激活TLR8通路:非偶联ASO可进入肝脏非实质细胞(如库普弗细胞),激活TLR8介导的先天免疫反应,诱导抗病毒细胞因子产生,协同攻击被感染肝细胞,而GalNAc偶联型ASO因靶向性过强无法激活该通路;

• 临床数据验证:此前GalNAc偶联型ASO如GSK3389404(GSK404)的HBsAg降低效果显著弱于非偶联型,证实非偶联设计在CHB治疗中的独特价值。

(二)超高体内外生物活性

AHB-137的强效疗效源于其卓越的生物活性,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较bepirovirsen高达10倍的优势:

• 体外活性:抑制HepG2.2.15细胞HBsAg产生的EC50为0.13 nM,选择性指数达769倍;而bepirovirsen的EC50为1.50 nM,选择性指数仅67倍,表明AHB-137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更强、安全性更高;

• 体内活性:在小鼠模型中,40 mg/kg剂量的AHB-137可使HBsAg降低超过3 log10 (IU/ml),而同等剂量下bepirovirsen仅降低1.8 log10 (IU/ml);

• 剂量优势:两款药物的临床治疗剂量均为300mg,AHB-137凭借更高的生物活性,在相同剂量下实现了更优的病毒抑制与抗原清除效果,成为其临床数据占优的核心原因。

临床进展与商业化前景

(一)临床试验推进节奏

• AusperBio公司已于2025年7月启动AHB-137的3期临床试验,临床登记号CTR20252792,目前正在全国40家医院招募患者,试验将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药物在更广泛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 竞品bepirovirsen计划在2026年读取3期B-WELL 1、B-WELL 2试验结果,并向中美欧日等主要市场递交上市申请,AHB-137与bepirovirsen的赛道竞争已进入关键阶段。

(二)资本市场认可度

在一级市场整体冷清的背景下,AusperBio公司凭借AHB-137的优异临床数据获得资本热捧:

• 2024年7月完成3700万美元A轮融资;

• 2024年12月完成7300万美元B轮融资;

• 2025年5月完成5000万美元B+轮融资;

• 2025年9月完成6300万美元B2轮融资;

• 多轮高额融资不仅为3期临床试验与商业化布局提供了充足资金,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AHB-137临床价值与商业化潜力的高度认可。

(三)商业化潜力分析

全球CHB功能性治愈市场空间广阔,若AHB-137成功上市,有望凭借以下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疗效优势:较现有药物显著提升功能性治愈比例,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 安全性优势:临床数据显示耐受性良好,适合长期治疗;

• 人群适配:可覆盖不同基线HBsAg水平的HBeAg阴性患者,适用人群广泛;

• 竞争格局:当前CHB功能性治愈领域尚无成熟药物上市,AHB-137有望成为首批上市的ASO药物之一,抢占先发优势。

挑战与展望

(一)当前面临的挑战

1. 应答维持率仍有提升空间:尽管AHB-137的26.6%维持率已显著优于竞品,但仍有超70%的患者出现停药反弹,提示病毒库清除仍不彻底,可能需要联合其他机制药物(如TLR激动剂、PD-1抑制剂等)进一步提升疗效;

2. 基线筛选的精准性:如何通过生物标志物精准筛选最可能获益的患者,减少无效治疗,是后续临床应用的关键;

3. 长期安全性监测:ASO药物的长期潜在风险(如肾脏毒性、肝脏纤维化影响等)仍需更大样本量、更长时间的随访验证;

4. 竞争压力:bepirovirsen的上市进程稍快,AHB-137需加速3期试验推进,争取同步或接近的上市窗口。

(二)未来发展方向

1. 联合治疗探索:开展AHB-137与其他作用机制药物的联合临床试验,如TLR8激动剂、cccDNA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通过协同作用提升功能性治愈比例;

2. 优化治疗方案:基于2a/2b期数据,进一步探索更长治疗周期、个体化剂量调整等方案,提升应答维持率;

3. 拓展适应症:未来可探索在HBeAg阳性患者、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的疗效,扩大药物适用范围;

4. 生物标志物研发:挖掘与疗效相关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如cccDNA水平、免疫细胞亚群比例等),实现精准医疗。

(三)行业影响

AHB-137的临床突破不仅为CHB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为ASO药物在病毒性疾病领域的研发提供了重要启示:非偶联设计的机制优势、高生物活性的分子设计、精准的临床试验设计,是推动药物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AHB-137等候选药物的推进,CHB功能性治愈的目标正逐步从"难以实现"走向"部分可达",有望重塑全球CHB治疗格局,推动行业进入功能性治愈的新时代。

结论

AusperBio公司的AHB-137在2a/2b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卓越的临床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其300mg剂量治疗24周后,75%的患者实现完全应答,停药维持24周后仍有26.6%的患者保持双阴状态,显著优于同类竞品bepirovirsen。非偶联ASO设计带来的TLR8激活机制与超高生物活性,是AHB-137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目前药物已进入3期临床试验阶段,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为其商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仍面临应答维持率提升、竞争格局等挑战,但AHB-137无疑是当前CHB功能性治愈领域最具潜力的候选药物之一。随着临床试验的推进与联合治疗方案的探索,AHB-137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上市,为全球慢性乙肝患者带来实现停药治愈的新选择,推动肝病领域治疗理念的重大变革。

文章标题:American research found that AHB-137 is a new candidate for functional cur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可以存活多久?

感染HIV后多久进入艾滋病阶段

科普读懂CD4——向日葵班

美国停止HIV援助,印度仿制药与HIV患者...

关注「纸飞机说HIV」,抗病毒不迷路

来源:纸飞机HIV新消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