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亦将圆满收官。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特别是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等重要领域的主导作用持续增强。近期,《国资报告》杂志第11期刊登了贺程的署名文章《国企改革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亦将圆满收官。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特别是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等重要领域的主导作用持续增强。近期,《国资报告》杂志第11期刊登了贺程的署名文章《国企改革:抱持历史敬意 勇毅中道前行》,特此分享。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亦将圆满收官。国资央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十三五”末的不到70万亿元增长至超过90万亿元,利润总额同步显著提升。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国有资产质量更优、“家底”更厚,特别是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等重要领域的主导作用持续增强。
国有企业的发展成就,与国企改革密切相关。国企改革是贯穿四十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关键主线。作为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一场前无古人的事业,国企改革在“摸着石头过河”中艰难探索、逐步推进。经过数十年改革,国有企业已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融合,国有经济布局实现大幅调整,结构显著改善。国有企业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柱力量,在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铁、特高压等领域更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应当看到,国企改革始终伴随着探索与突破、争议与质疑。前段“倒查三十年国资流失”的自媒体传闻,就是有关争议的一种折射。当时传闻甫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就明确辟谣,指出该说法缺乏官方依据,并强调国有资产监督审计是常态化、法治化的日常工作,而非运动式清查。这一传闻,既忽视国企改革的时代背景、历史必然,也忽视其“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试错、动态优化特征。总体上,关于国企改革的争议与传闻,往往既反映出国企改革背后的观念冲突,亦映衬着对今后国企改革的取向差异。
正确理解把握国企改革,还需回到党领导国企改革的宏阔历程。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国企改革。上世纪80年代,党领导国企改革通过放权让利、实行承包经营制等,不断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在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国有企业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有进有退、加快调整布局结构,为实现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融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卓越贡献;党的十六大基本结束国有资产管理“九龙治水”局面,建立起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亲自谋划国企改革,党中央更加注重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新时代国企改革呈现出蹄疾步稳、昂扬奋进的崭新态势。由此可见,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党中央都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深刻把握形势和任务变化,适时调整完善国企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制度安排,确保国企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前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描绘了宏伟蓝图,国企改革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下一步,需要在巩固既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不断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并加强改革实践的理论总结与阐释传播,通过扎实的行动和清晰的叙事,赢得社会最广泛的理解与支持。
要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推动国有资本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国企改革应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这一要求,持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使其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与关键领域集中。通过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引导国有资本投向现代化基础设施、传统产业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等领域,展现国有企业在提升产业链韧性、保障民生中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争取最广泛的支持。
要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快打造现代新国企。国有企业要勇担科技创新的国家队重任,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内化为行动指南。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攻坚产业“卡脖子”难题;同时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在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性转变,展现出卓越效益与市场活力。
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理论体系。当前改革的诸多争议,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实践成果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总结与阐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国企改革关键领域的成功实践进行学理化提炼,形成有效的理论框架,清晰阐释改革的制度逻辑与独特优势,为深化改革提供坚实学理支撑,降低舆论争议、增进社会理解。
国企改革是一场持续的征程,回首来路,成就辉煌、历程艰辛;展望未来,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开启“十五五”新征程的历史节点上,国资央企应继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更全面的总结、更系统的理论建构和更扎实的行动,不断将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