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户稳赚!消费者安心!南漳土猪凭“认养模式”火出圈了!作为山区县,南漳靠生态吃“生态饭”,县供销社牵头的“南漳供销甄选”,用订单式土猪认养这张牌,直接破局土猪养殖的行业痛点。
农户稳赚!消费者安心!南漳土猪凭“认养模式”火出圈了!作为山区县,南漳靠生态吃“生态饭”,县供销社牵头的“南漳供销甄选”,用订单式土猪认养这张牌,直接破局土猪养殖的行业痛点。
养土猪的“老大难”:周期长、风险高,农户敢养不敢扩
土猪香是公认的,但养土猪的“苦”,只有养殖户自己知道。周期长——至少要养10个月才能出栏,比普通生猪多一倍时间;成本高——玉米、红薯这些天然饲料价格浮动大,算下来每斤养殖成本比普通猪高3块多;
风险大——市场价格像“过山车”,赶上行情差的时候,辛苦大半年可能还赔钱。这些痛点像“紧箍咒”,让不少农户想养又不敢养。而这些难题的落地解决,离不开专业系统的支撑。
破局关键:供销社搭台,织密“四方共赢”产业链
而“南漳供销甄选”搞的这套玩法,正好把这些难题一一解开。核心就是“供销社+企业+农户+消费者”的闭环模式,把产业链上的各方都绑成“利益共同体”,谁都不亏。
给土猪“上户口”:溯源芯片+24小时直播,消费者看得见安心
对农户来说,签完养殖协议就相当于拿到“说明书”和“定心丸”。猪仔入栏有硬标准——体重不超50斤,还得植入一枚指甲盖大的溯源芯片。这芯片就是土猪的“电子身份证”,吃了多少饲料、打了什么疫苗、生长环境怎么样,所有信息都实时上传,从根源上杜绝“调包”“以次充好”的问题。
更让消费者放心的是“透明化养殖”。每个猪圈都装了高清摄像头,通过天翼视联就能实现24小时直播。不管是上班族午休时,还是宝妈哄睡孩子后,拿出手机就能看到土猪在圈里拱食、溜达的场景,真正实现“从猪圈到餐桌”的全程可视。企业还会不定期抽检猪粪便,确保没有激素、抗生素添加,让“生态土猪”不只是个噱头。
价格托底不“赌命”:农户稳赚,养殖热情彻底被点燃
农户最关心的收益问题,项目早就想到了前面,专门设计了“价格托底”机制。简单说,就是收购价有个“保底价”:如果市场价低于协议价,就按协议价收;要是市场价涨了,收购价也跟着涨,农户还能自主选择按市场价出售。这一下就打消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李庙镇全家湾村的张明才,就是这个模式的受益者。以前他顶多养几头猪自己吃,现在直接新建猪圈养了28头,“销路不用愁,价格有保障,咋算都划算”。同村的郝世国也说:“以前养猪像赌运气,现在有供销社兜底,心里踏实多了,干事也有劲儿。”
数据说话:89户农户参与,800头土猪见证“三赢”成果
实打实的保障,换来了实打实的成果。截至2025年8月,全县已有89户农户签约参与,订单土猪将近800头。通过整头认养(不少企业、家庭直接提前订下一头猪)、零售批发、腊肉腊肠深加工等多种销售方式,项目实现了“消费者安心、农户稳赚、企业可持续”的三赢局面。
山区农业启示:把生态优势,变成“金猪银山”
其实南漳的实践,给山区农业发展提了个好思路:不用跟风搞“高大上”的项目,把本地的生态优势挖透,用创新模式把“小农户”和“大市场”连起来,就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猪银山”。
接下来,“南漳供销甄选”还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开发更多土猪衍生产品。相信这个让农户有奔头、消费者得实惠的模式,能在更多山区复制推广,让生态农业这条路越走越宽。
来源:春哥聊小程序